青海中秋节文化漫谈

27.09.2015  15:43

  “八月十五一节下,羊肉俩炒下的菜瓜;衣裳脱下了炕沿上搭,想你着阿门价睡下?”这首花儿显示,在青海民间,人们一般不叫中秋节,叫“八月十五”;这一天被视为重要节日,俗称“节下”。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八月十五”成为社会性的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准节日是在北宋,此时的中秋节尚不具备中秋具有的“团圆”文化内涵。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亲人离散、山河破碎,激发了人们对家国团圆的向往,国家的完整与中秋月之圆满联系在一起,中秋月的“团圆”特征及其象征意义被凸显和强调。南宋宁宗嘉泰年间《律令》规定中秋节休假一天,中秋节与春分、社日、端午、重阳取得了同等地位。后来,中秋节地位不断上升,明清时与春节、端午成为中华民族的三大传统节日。

  青海过此节日的民族主要是汉族,还有部分土族和藏族。青海中秋节活动内容主要有做月饼、献月、祭月、偷月、赏月以及馈赠活动。

  在八月十五来临之际,妇女们大显技艺,精心制作月饼。青海月饼是用白面面粉为原料,用蒸笼做出来的“馍馍”,有小月饼和大月饼之分。小月饼在一扇蒸笼里可做4至8个,在城市比较流行;大月饼在一扇蒸笼只能蒸一个,半径约为1尺,普遍流行于农村。月饼的具体做法是:将苦豆粉(也叫“香豆粉”)、红曲、姜黄等天然植物,分别研细作为“色素”,将上等粉发酵后,把面揉好擀开,上面涂上一层清油,均匀地撒上一种“色素”,再把面卷起来,揉成圆块,又擀开,再涂上清油,加撒上另一种“色素”。如此多次,把“色素”逐层加进去,有时还加上糖。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在玩月的大月饼的面皮上用彩面塑上花卉、动物等造型,以作陪衬。动物造型主要有青蛙和蛇,植物造型有松、竹、梅等,有的还以面塑“寿”字,周围用面做成的“花”陪衬;有些农业区的藏族妇女,在月饼上面设计三个宝塔图案,周围为十八朵艳“花”。蒸前,在月饼顶部切个“人”字形,蒸熟出笼的月饼便会绽开口子,有“笑口常开”之寓意。青海大月饼可谓色彩斑斓、精美绝伦。

  八月十五这天,要把屋舍家具打扫得干干净净,于夜幕降临之际进行祭月活动。人们通常在主房的堂屋红柜上上灯、燃香,在院落的西檐下支上供桌,摆上月饼、瓜果,合家大小等待月亮升起。在东方月出至月亮升起的时候,由家中女性完成拜月仪式。风清月朗时,大家将月饼、瓜果各掐一些,向空中抛撒,然后,一家人吃瓜果和月饼。藏族群众祭月时还在院中“煨桑”,土族群众则将供桌摆放在房顶上。

  在农村,这一晚有“偷月”习俗。在夜色的掩护下,孩子们三五成群,从大门、从墙上潜入别人家,“偷取”献给月亮的瓜果和月饼。这家的主人自然是知道的,但都佯装不知,任凭孩子们“偷窃”,看到祭品被偷走,反而很高兴。

  几个时辰后,油灯熄灭,一家人才围坐在一起,边赏月,边分享美食。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在一些关于西宁古城的回忆性文献中,有人们登上古城墙赏月的习俗。

  除此之外,八月十五、十六、十七三天,青海还有亲友和邻居家互赠月饼的习俗。在八月十五日,有些没有孩子的人家,婆婆或者媳妇趁着给别人送月饼的机会,偷偷摸抓一点人家的瓜果,据说这样一来就能生育了。

  青海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具有浓郁的文化象征意味,它包含着团圆、圆满、生育、丰收等和谐的文化因子。同时,青海中秋节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其一,青海的大月饼以及用月饼馈赠亲戚邻居等习俗古已有之。“月饼”作为一个专用名称,最早见于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和周密的《武林旧事》。在明代,月饼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在明代的各类书籍中,开始出现了大量有关中秋节月饼的描述。明代学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中对“八月馈月饼”作注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帝景景物略》云:“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建昌府志》记:“中秋,登楼玩月,多用西瓜、圆饼,亦取月圆之义。”由此可见,青海大月饼,并非是一种独创,而是有来历的;用月饼相互馈赠,与江南文化颇为相同。

  其次,青海中秋节是中秋祈子习俗与月生殖崇拜信仰的具体体现。中国中秋有久婚不孕之妇女“照月得子”的古老旧俗。在汉代画像中,奔月的嫦娥、伏羲、女娲等都是蛇身形象,蛇具有再生的能力,象征着生命的不朽。蟾蜍是与月亮神话分不开的,被视为月精,也是月神嫦娥的化身。蟾蜍(蛙)的繁殖能力很强,产子繁多,因此蛙成为女性生殖的象征。青海有“男不玩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小调中唱道:“八月里到了月儿圆,新蒸的月饼献老天”、“怀抱上大西瓜,才把个月儿玩”,这些均折射出八月十五与女性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说,献祭月亮的西瓜、月饼上的盘蛇和青蛙,以及“偷月”习俗,无不与女性的生殖祈求有关。

  其三,青海“偷月”习俗是南方文化的遗留。在南方地区中秋夜普遍流行偷瓜、送瓜和吃瓜习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所记八月秋社送瓜祈子:“人家妇女皆归外家,晚归,即外公、姨舅,皆以新葫芦儿。枣儿为遗。”“(中秋)是夜,城中妇女祈嗣者,或于园圃采瓜为验,谓之‘摸秋’,亦有亲邻会聚送瓜者。”“摸秋”又可称“偷秋”。中秋之夜,到别人的地里偷瓜,送给没生育的妇女。湘西、黔东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偷月亮菜”的风俗,这也含有求子的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