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养老服务政策问答 (七)

25.12.2015  09:31

  【什么是居家养老?】

   答: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核心、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照料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服务、家政服务、代办服务、医疗服务以及精神关爱服务等。主要形式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等。

   【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是怎么回事?】

   答: 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使用“居家养老呼叫平台”,外接有线或无线的老人专用终端呼叫器,将老年人与养老服务提供者联系起来的信息化系统,或者通过计算机互联互通,为老年人提供紧急呼叫求救和求助等居家养老服务。可以实现对老年人的紧急援助、定位找寻服务、线上呼叫线下服务等等,是“互联网+居家养老”的重要依托。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有哪些?】

   答: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受惠者,主要是“三无”老人、经济困难的空巢或独居老年人、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基本养老费用主要由其家庭和个人承担,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适当补助。其中,对特困老年人,政府为他们提供基本的兜底性养老服务,也就是“政府来养老”;对一般社会老人的养老困难,政府鼓励老年人自己购买养老服务,并按照一定标准给予适当补贴,也就是“政府帮助养老”。

   【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内容?】

   答: 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内容:首先是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如衣食住行用;第二是精神文化需求,如文化娱乐、保健康复、医疗卫生等;第三是情感和心理慰藉方面的需求,比如说心灵沟通。老人也有为社会发挥余热来实现自身价值的要求,叫作老有所为,也是心理慰藉的一种方式。

   【居家养老的关键和支撑点是什么?】

   答: 居家养老的关键是信息系统。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能够极大地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我省由民政、财政筹资研发的《青海省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将于2016年部署到位,为互联网+养老服务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养老服务大数据应用,发展智慧养老,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水平。居家养老服务的支撑点是就近的社区工作(服务)站和养老服务企事业单位。

   【什么是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服务?《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服务实施办法》有何意义?】

   答: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就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服务实施办法》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的层次和质量水平。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答: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包括:

  (一)居家养老。依托城乡社区为居家老年人提供餐饮、就医、保洁、精神慰藉等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包括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老年人服务需求评估、养老信息服务等。

  (二)机构养老。依托各类城乡养老机构为城乡“三无”“五保”老人和其他老年人提供食宿、起居护理、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以及为入住老人提供综合责任保险服务。

   【政府怎样购买养老服务?】

   :(一)购买服务项目。由购买方制定养老服务项目包,明确服务内容和服务数量、质量,并以服务外包方式向承接主体购买相关服务。

  (二)购买服务岗位。由购买方根据服务对象及社会组织、企业和机构的实际,按照一定薪酬标准设定养老服务岗位,向社会组织、企业和机构购买。

  (三)公建民营。由购买方提供养老服务场所供社会组织、企业和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或直接将政府所办的养老机构承包给社会组织、企业和机构运营。

  (四)民办公助。对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由购买方通过定额补助或定向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手段,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和机构降低养老服务价格,改善服务条件,为城乡老年人提供多层次、高品质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