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制造拿下五个“最”

26.01.2016  11:39
  过去的一年,我省大力推进工业自主创新,企业重视科技、崇尚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及医药、信息工程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产品正步向国际、国内制造领域的前列,成为我省工业响当当的名片。
  占据国内半壁江山的
  青海重型机床
  曾经,我省重型机床在国内市场上所占份额并不多。2015年,有着“青海制造”烙印的重型机床产品平均占据着国内六成的市场,其中铁路专用机床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在众多“青海制造”产品输出中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北最大的
  数据中心在青海
  高原大数据中心正式投产使用,是青海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高原大数据中心是青海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战略合作的重点工程,截至目前是青藏高原乃至西北最大的数据中心。
  目前,大数据中心已在西宁市西门口至大十字商圈、新华百货至力盟商业巷商圈、新华联商圈投用。
  我国光纤产业中
  首个实施循环经济模式范例在青海
  在全国众多光纤生产企业中,唯独我省企业率先实施了循环经济模式!这值得我们为之点一个大大的赞!
  这还要从一个叫“四氯化硅”的东西说起。
  四氯化硅是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光纤的主要原料,却是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的副产品。多晶硅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四氯化硅,生产1公斤多晶硅会产生13公斤至16公斤的四氯化硅。而废弃的四氯化硅所产生的氯化氢气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怎样处理大量囤积又无用的四氯化硅,曾成为亚洲硅业头疼的问题。
  2012年,中利公司落户青海,和亚洲硅业毗邻而建。
  如今,亚洲硅业的废料很轻松地成为中利光纤的主要生产原料。
  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毗邻而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也是我省最为成功的一个循环经济项目,已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项目。
  全球首个藏文智能搜索引擎
  目前,中国国内如百度、搜狗等主要的搜索引擎中没有藏文搜索功能。
  “云藏”搜索引擎覆盖了文化、卫生、教育、科技、宗教、人物等诸多方面,截至目前,已录入历史、文学、宗教、医学、自然以及各类词典等25类资料,12.7万词条,字数达1197.7万字。初步估算,“云藏”运行初期,青、藏、甘、川、滇五省区的藏文用户数量约为120万,随着搜索引擎产品的推广和宣传,用户量将达200万。
  万名干部入企业受到
  国家领导充分肯定
  与前四张名片不一样,第五张名片是一群人——一群来自青海各行业的入企干部。去年4月至6月,我省选派万名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深入企业听取意见、宣传政策、梳理问题,建立台账,限期解决。两个月后,入企服务活动成效显著,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充分肯定。
  入企服务以来,全省共梳理问题2379个,涉及资金、土地、环保、税收、市场等12个方面。两个月解决和提出解决方案2229个,在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协调解决问题中锻炼了干部队伍,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促进了工业逆势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