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 青海情:变身城里人,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24.09.2014  09:56

  9月19日,走进朝阳东路51号祁家城小区田发辉的家,刚刚搬了不到一年的新家客厅里,铺满了午后明媚温暖的阳光。他所在的这个小区在2013年的上半年还是一个城中村——祁家城村,目前这个村和城北区的新民村、北园村、朝阳村作为西宁市第一批户改试点村,已经全部完成户改。

  早在清嘉庆年间,田发辉的祖先们就从关内迁到了西宁现在的城北祁家城,当时这个地方也仅仅聚集了5户人家,从此,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从此,他们开始了农耕生活。之前是种粮食,后来开始种蔬菜,卖给供销社;再后来是自己到各市场售卖,生活条件逐渐改善。

  直到进入2013年,这种农民的身份,在田发辉及61岁的父亲田生元的身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先是父亲参加了农村社保,在这一年起领取到每月130多元的养老金;田发辉一家四口人在去年7月23日,成了朝阳派出所辖区的一户居民家庭,领到了户口本。

  田发辉说:“根据西宁市的政策,户改以后,我们原来享受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各项涉农基本政策和惠农政策依然不取消,宅基地可保留;自愿退出宅基地的,可以给予补偿,符合政策的仍可继续享受危房补贴。这不,我们就是户改之后,最早搬进新区并变了身份的新居民撒!”

  现在,村里的村民变成了城北区的居民,祁家城村不少的居民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不少人家买了车变成了物流运输行业的一份子,生活依然悠然自得。

  谈起户改,田发辉说:“其实好处还是更多的,比如,原来作为农民,低保户每年享受的补贴标准是1300元至1700元左右,而城镇居民每月可按照353元的标准补贴。今后,我们可以选择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学生娃们可以与城镇学生享受一样的教育,还有城镇保障性住房、就业扶助等等。我们这些变成城里人的新居民,好日子应该还在后头呢!”(  晓姝 李建平)

  新闻背景

  西宁市从2012年11月,全面启动了新一轮的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实现了全市29.4万农民转户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户改政策和工作流程,使全市城镇人口达到了总人口的62%,生活在城镇的农民逐步真正享受到城镇社会福利待遇,实现同城公共服务均等化。2014年,西宁市进一步调整和放宽了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入政策。《西宁市户口迁入政策实施细则》的调整出台,将有利于西宁市更好地吸引人才,解决企业用工难,使一些在西宁市长期居住、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落户西宁,更加便利他们及其父母、子女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