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青海,我们共同的梦想 写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
近段时间,中国最美的湖泊——青海湖“湟鱼洄游”奇观,经高科技拍摄,以视频、图像的形式生动呈现于广大受众视野。
碧波荡漾的湖水,激流勇进的鱼儿,翱翔湖面的鸟儿,行游于绿色原野的游客……一个个美到极致、震撼心灵、恍如科幻的真实画面,不仅仅呈现出一场浩荡的视觉盛宴,更让人顿生强烈的生态美之感,顿生对自然生命以及守护之力的崇敬,顿生到青海湖去看一看那如歌如画家园的强烈念头。
其实,倘若踏上青海这片辽阔的土地,与“湟鱼洄游”比肩生动而又绝美的自然景观目不暇接。
有人说:“世间最美的画面莫过于自然。”瞭望今日青海,经过年复一年的坚韧守护、坚持建设和不懈努力,最美的画面连绵。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之前一天,《2014年青海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打开公报,这样一段段文字闪亮入目——
2014年,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西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3.1%,东部各主要城镇环境空气质量在良好以上,三江源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优,青海湖流域、柴达木盆地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全省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长江及黄河干流水质优,黑河、大通河和格尔木河水质均保持在良好以上,湟水干流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在75%以上。
……
每一段文字都足以叫青海人的幸福值暴涨,每一段文字也足以让众多外省人无比倾慕向往,而每一段文字也足以折射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发展理念、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构建和谐美丽家园的行动。
海拔3200米之上青海湖水质寒冷,传说湟鱼在如此特质水域,“一年只生长一两,十年才能长到一斤”。
何其艰难!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经过青海人民30多年的有效保护,湟鱼亦即青海湖裸鲤资源数量到去年年底,从2002年监测的2592吨,增长到45000吨,12年间增长了17倍多。
何其努力!当靓丽的青海蓝、高原绿、江河清耀动高原,精彩的“湟鱼洄游”大片激情满怀,穿越苍穹、草原、河流,我们看到一直以来青海人民坚定不移为美丽中国坚守生态红线,艰难中成就的江河美、自然美、生态美、发展美,将青海“宁可少点GDP”、舍弃诸多经济利益创造的生态文明,熔铸成大美青海、乃至美丽中国实现升级的坚实路基。
创建生态文明是青海的梦想,这个梦想日益盛放。回望2014年——
青海全面推进生态领域改革,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使我省成为全国首家出台生态领域改革“总设计图”的省份,被国家列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试点地区。并在建立三江源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基于主体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差别化绩效考核、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奖与保护责任效果挂钩试点、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及排污权交易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取得了良好开局,为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屏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省将西宁、海东两市的33家企业48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列为年度限期治理项目。全省共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88万辆。大力开展湟水流域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企业废水深度治理、人工湿地工程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全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完成了118项减排工程,启动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强化环境执法监督检查,省政府组成5个检查督导组,深入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地区、柴达木地区、湟水流域等地区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检查,发现并梳理出了122个问题清单。
加大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农村牧区环境整治。省级财政投入专项补助资金1亿元,重点针对国省道交通沿线、高速铁路沿线、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卫生及乱堆乱放等“脏、乱、差”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国家和省财政安排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三江源农牧区清洁工程专项资金3亿元,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三江源农牧区清洁工程,完成436个村庄和游牧民定居点的整治任务。
……
高原初夏,走进黄河源头地区,人们看到近年来黄河源头“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的水面进一步扩大,“千湖之县”的大小湖泊总数已超过5000个。
来自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对2014年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结果的通报,我省27个被考核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均呈现“总体稳定,稳中向好”的态势。
何以成就“湟鱼洄游”胜景?何以促进“中华水塔”坚固又丰沛?何以让清清源头净水润泽半个中国?前行的步履敲击出一排排密码。
在今天,“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这样的认识已是青海全社会的共识。2015年,从“实属不易”的往昔走来,“和谐美丽”青海建设继续顺势而为、乘势而进、迎难而上——
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合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从主体功能、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深入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保护好大自然赐予的绿色财富,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加快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家园美化”行动,重点在三江源地区、铁路沿线、国省干道、旅游景区、主要乡镇所在地整体推进,提高乡村连片整治覆盖率。深入实施清洁水行动,巩固提高湟水河治理成果,开展重点企业废水深度治理,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构筑生态文明制度新体系,充分利用青海生态品牌的放大效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维护“中华水塔”的生态安全屏障,让青海蓝、高原绿、江河清……
鱼翔浅底,源水流长!把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成青海最大的优势、财富和品牌,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在深入递进。(张利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