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拉面,打响“第一碗面”品牌正当其时

23.03.2016  03:30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世界第一碗面条,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它彰显了青海面条的悠久历史和高超的制作技艺。在青海拉面经济亟需加强品牌建设的今天,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考古成果,以“天下第一碗面”作为青海拉面的品牌,推动青海拉面经济提档升级。

  青海新闻网讯

   青海拉面与兰州拉面有什么区别?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青海东部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地的农民为了摆脱贫困,走出大山,到东部沿海城市开起了拉面馆。他们制作的青海拉面,选用青藏高原特有的藏牦牛肉、藏羊肉等原材料,口味独特,特色鲜明,在全国各地深受欢迎。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省农民工在全国280多个城市中开办经营的拉面店已达2.9万家,年经营收入达180亿元,年纯收入45亿元,在全省转移输出的117万人(次)农村劳动力中从事拉面经济的达18万人(次),年工资性收入近65亿元,青海拉面经济已构建起“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像化隆县一位副县长所言:“外出做拉面,农民练了胆子,挣了票子,育了孩子,换了脑子,闯了路子,整个人都得到了提升。”

  但与此同时,青海拉面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品牌建设滞后,青海拉面馆普遍处于经营理念落后、规模偏小、组织形态分散、市场竞争力较弱的状况,严重制约了拉面经济的提升发展。

  近30年来,青海拉面闯出了一些自有拉面品牌,如在深圳的“中发源”、在杭州的“伊滋味”、在上海的“骆驼泉”等,尤其是化隆回族自治县政府部门2004年就已注册“化隆牛肉面”商标,并投入资金,开展店面形象、店员服务、经营模式、使用招牌“四统一活动”。但这么多年, “四统一”示范店只有810家,仅占化隆拉面店的5%。大部分青海拉面馆仍然借用“兰州拉面”的牌子,据业内人士统计,目前全国约5万家“兰州牛肉面馆”中有近50%至60%的面馆为青海人所开。

  看到青海拉面馆开遍全国,近年来,甘肃省开始举全省之力,助推多家品牌牛肉面到省外抢占市场。早在2009年,兰州市政府就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兰州牛肉拉面”商标,并委托牛肉面餐饮企业“东方宫”面向全国推广。前不久,兰州市市长袁占亭还表示,当地将可能会对“假冒”“兰州牛肉拉面”品牌的拉面馆“打假”。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是:几万青海人以近三十年的努力,把“兰州牛肉拉面”品牌推向了全国,可如今,人家宣布“打假”,要收回品牌,不让你用了!

  不仅如此,随着一些城市餐饮业准入门槛的提高和其他快餐企业的围追堵截,很多经营模式落后、规模较小的青海拉面店已举步维艰。

  名不正则言不顺。借用别人的品牌争议颇大,自有品牌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品牌建设的缺位,已严重妨碍着青海拉面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这样的局面,倒逼我们加强拉面品牌建设,这既是一种挑战,又何尝不是一次自我革新的良机呢?不少有识之士呼吁:青海拉面当自强!应该打出自己的牌子,提档升级,赢得属于我们自己的那片蓝天!

   “世界第一碗面”出自青海!

  地处高原,青海给很多人的印象是气候寒冷,农业水平落后,饮食文化匮乏,但一碗面的出现击碎了这一偏见。

  2002年,考古人员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喇家遗址发掘出了一碗4000多年前的面条。这说明青海农业在4000年前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为世人提供了世界上最早面条的实物证据。

  其后,“世界第一碗面发现于中国,发现于青海”这一论断得到了世界考古学界的普遍认同。

  据研究,这碗面是用类似制作饸饹面的方式挤压而成,还不是拉面,但它的发现,却足以说明青海面条历史悠久、制作精良,也赋予青海面条文化以深远的历史维度。

  4000年前,青海先民凭借创新精神和高超的制作技艺,留下了“世界第一碗面”,为世界饮食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让人赞叹。

  4000年后,青海农民发展拉面经济,闯出了一条西部地区向贫困宣战的青海之路,在中国快餐业界占据了一席之地,其敢为人先的精神,同样值得称道。

  如今,面临种种发展困境,正需要我们再次发扬创新精神,迈过面前这道坎儿,实现青海拉面经济的再次跨越。

  以“天下第一碗面”作为青海拉面的品牌,足以彰显青海面条悠久的制作历史和精良技艺,它唯我独有,名副其实,响亮生动,堂堂正正。如果我们不充分利用这张金名片,加强青海拉面经济的品牌建设,就是对祖先宝贵遗产的巨大浪费。

  打响“天下第一碗面”的青海品牌,可以让青海拉面走出借用“兰州拉面”品牌的尴尬,整合青海拉面品牌,形成凝聚力,扩大影响力。

  打响“天下第一碗面”的品牌,可以建设若干品牌示范店,发挥其示范作用,带动全国各大城市的青海拉面馆转型升级,促使青海拉面经济走上现代化经营、连锁式发展的道路,提高市场竞争力。

  打响“天下第一碗面”的品牌,能够以拉面产业为龙头,带动其上游的牦牛和藏羊养殖、菜籽油生产加工、物流配送等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以拉面原料为主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配送的接续产业链,开辟青海牛羊肉和土特产品直供直销的绿色通道,使更多的青海农民参与其中,获得收益,脱贫致富。

  打响“天下第一碗面”的品牌,以遍布全国各地的“天下第一碗面”餐饮企业作为宣传大美青海的亮丽窗口,可以提高青海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知名度,促进青海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乃至全省旅游业的发展。

   如何打造“第一碗面”品牌?

  如何打造“天下第一碗面”品牌,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打造“天下第一碗面”品牌,要严把准入关。必须正式注册“天下第一碗面”商标,以法律手段维护品牌的使用权,防止假冒和未经授权的使用。为保证品牌的美誉度,工商、劳动就业等部门要严格把关,只有声誉良好、规模在中等以上的青海拉面餐饮企业才可以使用这一品牌。严格禁止规模小、卫生差、管理混乱、食品质量不合格、偷税漏税等不遵纪守法的餐饮店使用,要做到宁缺毋滥,否则就会自毁品牌,对青海拉面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政府相关部门要从资金、管理、人员培训、转变经营方式等方面对使用该品牌的餐饮企业加以扶持、规范,做到名副其实,发挥示范作用,带动青海拉面业界加强品牌建设,促进青海拉面经济的提档升级。

  必须处理好与现有拉面品牌的关系。经过多年经营,青海拉面餐饮企业在各大城市闯出了一些好牌子,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如果完全废弃原有品牌,殊为可惜。可在自愿前提下,将一些现有品牌纳入“天下第一碗面”麾下,作为“天下第一碗面”总品牌下的子品牌,在招牌上凸显总品牌,带出小品牌。

  打造“天下第一碗面”品牌,要做到融合发展。遍布全国280多个城市的28000多家青海拉面馆,就是宣传大美青海的28000多个窗口,不善加利用,同样是对资源的浪费。应该在使用这一品牌的餐饮店里陈设喇家遗址出土的“第一碗面”的照片和介绍文字,悬挂展示“大美青海”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发展成就的图片和文字,设置枸杞、虫草等青海土特产的销售专柜。这样,可以使品牌示范店具备较高的文化品位,成为宣传青海的一扇亮丽窗口。要用喇家遗址的“第一碗面”宣传历史悠久的青海面食文化,用品牌店来宣传大美青海,做到考古文化、拉面经济、旅游经济互相促进,融合发展。

   青海拉面要更有“青海味”

  “青海拉面和兰州拉面有什么差别?”在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有此一问。

  这一问,直指青海拉面经济的短板——品牌建设。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省农民开始走出大山,走向沿海城市,用开拉面馆的方式摆脱贫困、圆致富梦。为了尽快打开局面,他们借用了当时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兰州拉面”牌子。如今,“兰州拉面”遍及全国二三百个大中城市,其中有60%甚至更多其实是青海农民开的。

  拉面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甘肃人也开始走出去,在拉面市场上攻城略地。兰州市政府注册了“兰州牛肉拉面”商标,声称要“打假”。发展近三十年后,青海拉面还没有一个响亮的品牌,还在牌子上和他人“搅沫沫”,处境也够尴尬。

  随着时代发展,品牌的竞争已扩展到餐桌和厨房,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出健康、吃出品位转变。在这种情势下,青海拉面经济只有打出自己的餐饮品牌,并用过硬的质量和优良的服务赢得广大消费者认可,才能在全国的餐饮市场上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品牌意味着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我们打造青海拉面品牌,应该从本省的民族、地域文化出发,从“撒拉家宴”等民族传统美食文化中发掘,把源头活水不断引入青海拉面经济中,把品尝青海拉面作为领略青海各民族餐饮传统的文化之旅。还要在原材料上多使用青海产的牦牛肉、藏羊肉、循化线辣椒、青海花椒等优质原材料,使青海拉面更有青海味。

  有数据显示,目前在我省转移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拉面经济的达18万人(次)。从业者涵盖了除果洛、玉树之外的我省所有市、州的农牧民。外出做拉面,“农民练了胆子,挣了票子,育了孩子,换了脑子,闯了路子,整个人都得到提升。”这充分说明,拉面经济是众多农民走出土地,走向城市,实现城镇化的一条康庄大道。

  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将有越来越多的我省农民从传统农业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上,他们需要在城市就业的工作岗位和一技之长。而拉面经济门槛较低、吸纳劳动力多,正可以满足很多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政府有关部门理应促进青海拉面品牌的建设,使之更上一层楼,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撒拉家宴”:为拉面经济注入民族特色

  近年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通过群众主导、政府引导、技能培训、金融支持的方式,以拉面经济为主的“撒拉人家”餐饮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撒拉人家”餐饮企业累计达7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从业人员3.3万人,年收入23.2亿元。

  从拉面经济中掘得第一桶金后,很多撒拉族农民谋划着转型升级,他们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具有浓郁撒拉族特点的传统撒拉家宴,促使这一在民间流传了数百年的撒拉族饮食文化走向市场。如今,在循化,一批撒拉家宴农家乐悄然兴起。 38岁的撒拉族汉子韩忠明挖过虫草,跑过青藏线,也开过拉面馆。如今,他在西宁经营着一家主打“撒拉家宴”的茶餐厅。

  几年前,以撒拉族婚宴为基础的“撒拉家宴”开始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农家乐中悄然兴起,引得不少城里人开车去品尝。但在省会西宁,还没有一家经营“撒拉家宴”的餐馆。

  “这是个空白,也是个商机,既然瞅准了就应该放手闯一闯。”开拉面馆有了一定资金积累的韩忠明思谋着转型升级,他要让自己的餐馆更有民族和地域特色。2010年初,韩明忠带妻子去循化一家有名的“撒拉家宴”农家乐“偷师学艺”。

  看流程,记菜名,品味道,拍图片……

  “咋样,回去后做得了吗?”韩忠明偷偷问妻子。

  “能!而且能做得更好!”精于茶饭的妻子给韩忠明吃了定心丸。

  随后,一家“撒拉家宴”私房菜馆在西宁市北小街开业。买品质最有保障的原材料,韩忠明坚持从循化老家采购花椒、菜籽油、胡麻油、循化辣椒,买最好的牛羊肉,再加上韩明忠妻子的精心制作,他们的传统撒拉美食不仅征服了食客的胃,也征服了食客的心。很快,菜馆的名声不胫而走,要提前一个礼拜才能订得上座。

  两年后,私房菜馆对面,韩忠明的第二个店“撒拉八宫宴餐饮店”开业。

  一年前,西宁市第一家主打“撒拉家宴”的“艾洛民族风情茶餐厅”在夏都大道上开业,韩忠明成为首个把撒拉族传统家宴引入茶餐厅的人。

  “目前,循化和西宁两地‘撒拉家宴’农家乐、私房菜馆和茶餐厅估计有二三百家。”一位业内人士说。

  像韩忠明一样,掘得第一桶金后,很多撒拉族拉面老板在转型升级时把目光投向了民族特色浓郁的传统“撒拉家宴”,使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民族饮食文化走向市场,为拉面经济注入了鲜明的民族餐饮文化特色。本报记者 辛元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