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探索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之路

13.06.2016  18:51

从2008年起,青海省先行先试,通过“四位一体”综合施策,按照“三步走”战略,在全国率先试点并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

      在此基础上,青海省探索出一套适合全国牧区推广的新模式、新机制、新经验和新路径来。

      生态和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畜牧业发展面临挑战

      只有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才是牧区生态环境、牧业持续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惟一道路。从而缓解牧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与保护环境、修复生态的双重压力,破解生产成本抬高和生产风险加大的阻力,使生产条件总体滞后的牧区走上一条高效发展之路。

      省农牧厅总畜牧师王会林介绍,探索这样一条持续发展之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不仅是全国广大牧区的迫切要求,也是青海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以实现草原保护和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的紧迫任务。

      从当前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繁重的任务在牧区。试验区在加快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将有力促进整个农牧业现代化步伐,在更深层次上有效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和约束,有利于形成全国草地畜牧业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局面,更好地促进牧区同步实现小康。

      就青海而言,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青海省天然草地面积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牦牛存栏量占世界的1/3,藏羊存栏量位居我国之首,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同时,纳入试验区建设范围的牧区六州,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6%,牲畜头数占全省83.69%,畜牧业产值占全省62.59%,六州牧区人口已达到80万人,草场退化面积达90%……

      王会林认为,只有推进试验区建设,才能改变青海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化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低,农畜产品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偏低、产业链条偏短,附加值不高,产业龙头带动力不足,产业结构矛盾凸显等问题。

      创新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六项机制,转变发展方式

      王会林表示,按照规划,青海将在试验区先行试点、示范推广、全面提升三步走思路,创出一条地域特色鲜明、利于示范推广、政策体系配套、扶持方式科学、管理机制灵活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到2020年,将重点在探索创新草原生态保护,建立农牧业经营主体建设,探索集约化草地生态畜牧业经营,建立草畜联动,建立多元化服务和健全产业化发展六大新机制,为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经验。主要做法为:

      第一,创新草原生态保护新机制。试点并创建草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监管机制,加快草原原生植物种子培育和推广利用进程;开展草原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推进草原经营权规范流转;创新退化草地治理模式,建立天然草地产草量动态监测及草畜平衡指标定期公布制度,推进建立绩效和奖励相结合的以草定畜政策;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牧户承包草原的准入和监管制度等。

      第二,建立农牧业经营主体建设新机制。建立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基础的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大学生村官领办合作社能力;开展服务型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试点,加快专业化分工;推进生态畜牧业联合社创建试点。

      第三,探索集约化草地生态畜牧业经营新机制。按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生产要求,开展草地生态有机牧场建设试点;加大可追溯体系、划区围栏、标准畜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统一化服务、产业化经营模式。

      第四,建立草畜联动新机制。启动青海草食畜牧业建设和循环农牧业建设;扩大饲草料种植规模,开展粮食作物改为饲料作物试点;启动草畜联动试点,建立“牧繁农养”区域互补模式。第五,建立多元化服务新机制。健全农牧业科技推广创新三级平台,加快“产学研推”一体化进程;扩大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范围,加大绵羊“两年三胎”、牦牛“一年一胎”技术集成与推广力度;推进新型职业牧民培育工作;建立有灾防灾、无灾补饲的快速反应机制。

      第六,健全产业化发展新机制。建立龙头企业联牧场新机制,建立股份制牧场;建立区域品牌标识准入制度;探索建立企业与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利益联结相挂钩扶持机制;建立有机畜产品追溯体系,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和网络。

      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创新驱动方式

      经过多年探索,青海已在草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奠定了生产、生态、产业升级和技术等基础。目前,在已有项目建设基础上,该省试验区将加快改善生产基础条件,扩大饲草种植规模,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据悉,为持续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青海将续落实五个“绝不动摇”,建立试验区建设机制和制度创新清单,规范经验成型工作程序,转变“重建设、轻示范”建设模式。建立以生产要素整合、发展资源配置、支持政策匹配、试点经验凝练等为主要内容的试验区建设工作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加大考核奖励。今年起试验区将改变以往项目到户、分散建设的项目资金投入方式。转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确立集中扶持模式,以生产要素整合质量为依据,对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展开建设质量评估,确立“谁先整合,谁先发展”的扶持模式,使支持重心向基础配套建设倾斜,向新型经营主体转移,支持重点向资源整合得力、运作规范的合作社倾斜。

      试验区建设最根本的目标是创新草地畜牧业增长方式。今后试验区将加快发展循环农牧业,实行草畜循环联动增长,促进形成粮饲兼顾、循环发展的新型增长方式。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队伍,依靠科技驱动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多途径联合开发区域特色产品,打开国内外市场。同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动试验区地方和农牧民可持续增收。王会林认为。

      “基础完善后,接下来就是产业结构调整,这是转变草地畜牧业方式的前提。”王会林说,首先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饲草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粮草兼顾新型种养结构,促进农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其次是调整畜牧业布局、生产和产业结构。按照“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的基本思路,以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大力发展牧区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股畜产品加工企业,完善加工体系,发展电子商务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家庭手工业、农机服务、流通服务、信息服务、旅游服务等产业,“接二连三”带动富余劳动力就业,促牲畜牧业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