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旅游春潮涌动 旺季起点提前迹象已显露

25.04.2015  11:21

  当四月的暖阳洒在脸上,高原的春天已经来临,深吸一口气,已然能嗅到花的芳香。

  春暖花开,正是出游好时节,青海旅游一改以往“冬春淡冷”之常态,境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旅游旺季起点提前迹象已显露。一组数字,可以说明经济新常态下我省旅游呈现出的“春来早”喜人开局:

  今年一季度,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次达195.94万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总收入19.22亿元,同比增长21.4%。尤其是一直“短板”的入境游市场表现强势,接待游客人数和实现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长分别超出20%,跑赢了全省旅游大盘。

  一年之计在于春。数字见证收获,也印下进发的足迹。

   (一)

  从以往的“冬春淡冷”,到如今的“春来早”,我们看到的是青海旅游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展现向上生长的力量。

  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高地的青海是发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地域。

  建设高原旅游名省,是加快青海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主动应和时代梦想的节拍,为全面扩大“大美青海”品牌影响力,推动我省旅游业快速发展,今年,全省旅游部门以“生态文明旅游年”为主题,推开旅游“百日春潮”行动,凝聚起高原旅游名省建设的共识与合力,在全省上下掀起了旅游创新发展的冲击波。

  从2月15日青海省旅游局成立“春潮”行动小组到目前,短短两个月,我省旅游业新常态下传出清脆的拔节之声——

  景区品质不断提升。景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展开,景区公共厕所建设加快,保洁制度不断健全,公共厕所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景区周边一些违法建筑及有碍观瞻的构建物依法进行了拆除,景区路面、水面、游步道、栏杆等设施整洁干净度提高,一个安全、卫生、有序、良好的旅游环境,正在迎接旅游旺季的到来。

  旅游市场更加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展开,通过集中整治旅游景区无照经营、流动摊贩、尾随兜售、强买强卖等损害旅游者权益、扰乱景区秩序、影响景区形象的行为,规范景区商业、餐饮、娱乐经营摊点。同时,引导企业依法经营,加强专项检查和信息化管理,文明之风吹遍行业内外。

  旅游品牌宣传推广更加有力。在央视循环播出大美青海旅游形象广告,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公交候车亭投放旅游形象广告。在珠三角、长三角、高铁沿线,韩国、泰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境内外主要客源地市场多层次铺开青海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宣传推广,同时在西宁市人流、信息流较大的地区加强文明旅游宣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常态下我省旅游部门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构建立体宣传网络。2月中旬,公众号为“青海省旅游局”的“两微一端”,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官方微博和腾讯微信客户端先后开通。目前,青海旅游局微信跻身全国50强,在全省政务类微信平台中排名第一,订阅量已超过2000人,其中一篇文章的访问量超过了10万次。

  同时,追赶呼啸而来的高铁时代,我省签订西北五省区“丝路-高铁旅游合作宣言”,打破了区域限制,积极参与整合西北旅游产品,分享高铁带给西部旅游的新机遇。

  目前,我省多家旅行社已经早早下手,整合资源、重新设计、升级旅游线路和产品,推出的面向境外、省外游客的各种含有高铁行程的线路多达上百条。

  至4月4日,兰新高铁开通100天,已发送旅客52.56万人次,日均发送5256人次。清明小长假期间,选择动车出省游或进行省内短途游的青海人比比皆是,也有不少甘肃游客乘坐动车来青海短线游。

   (二)

  周游青海·周周精彩线路开通,十条境外游客旅游线路推出,拿出1000万元旅游专项奖励资金支持和奖励开拓境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国内外旅游企业,推开“诚信经营,文明旅游”宣传月活动,金银滩-原子城启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每个脚步都是一份不断向前的能量。伴随着“春潮”行动的全力推进,青海旅游市场,尤其是冬春旅游市场升温加快,并呈现出新发展格局。

  “在西部旅游省份中,原来我们的热点线路为西安等地,但是随着客源市场要求越来越多元,最近几年,我们越来越将旅游的重心转到青海,因为这里生态环境优良,空气质量好,蓝天很美,景色迷人,很受江苏游客欢迎,今年,我们将组织更多客人来青海旅游。”3月27日,中国国旅(江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以往,国内多地旅行社在踩线时,会将时间安排在6月份左右,但今年3月,多地旅行社已经到青海,除了传统的青海湖、塔尔寺外,青海春光成为现在旅行社负责人最热衷的话题,目前,贵德梨花节,民和桃花节,各地民俗旅游、农家采风均是国内旅游同行最为关注的。”青海省康辉国际旅行社负责人介绍。

  目前,已经有数十家国内旅行社负责人奔波在青海省各景点,他们希望在传统的旅游线路之外,找寻更多的特色线路,向游客推荐。而青海省旅游春潮行动开展后,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的优化,硬软件服务的细致,也让他们放心不少。

  境外游客也纷至沓来。德国的医生团、美国的工程师团、澳大利亚的知名影视演员组成的旅游团……从春节前后到现在,已有多个境外团队来体验青海高原的独特魅力。仅4月份,青海大世界国际旅行社就有8个境外团,青海省青藏国际旅行社有15个团,游客来自泰国、德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

  境内外媒体也纷纷聚焦青海。4月16日,意大利主流媒体团踏上了在青采风考察之旅,青海风光让他们陶醉,几家媒体共同表示将在意大利广泛宣传大美青海。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省入境游客达到0.15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游客195.79万人次,同比增长12.1%,旅游外汇收入77.16万美元,同比增长25.1%,国内旅游收入19.18亿元,同比增长21.4%。

  春潮涌起处,已是征程时。

  目前,在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下,在全省生态保护优先,全力改善民生的征程中,青海旅游发展进入了历史性的“黄金机遇期”,青海旅游,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抵达梦想?

  省旅游局负责人表示,在重大历史机遇面前,青海的资源、能源、交通、人文、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必将进一步凸显,区位地理劣势有可能转变成为区位地理优势。因此,青海旅游将抢抓机遇、沟通协作、主动作为,适应旅游出游方式、消费群体发生转变的新常态,推进产业融合,加快转型升级,结合实际打造和建设旅游景区,提升旅游的服务水平和档次,在做好观光游的基础上,开拓更多中高端产品。

  新常态,新作为,青海旅游正在开始新的远游。(张海虎)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