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生态青海:大漠边缘的生态圈

07.04.2016  13:06

    地处共和盆地中西部、黄河左岸的塔拉滩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塔拉”是蒙古语,平坦、辽阔之意。由一塔拉、二塔拉、三塔拉构成,总面积30万公顷。干枯的水沟、裸露的沙石、斑驳的草地、一丛一丛枯黄的席芨草……行走在共和盆地,沙化的痕迹随处可见。除三塔拉地势略为起伏外,绝大部分平坦而广阔,在久远的过去这里应该是一望无边的美丽大草原。然而如今是青海防沙治沙的主战场。

    从西宁出发,过日月山,经倒淌河,穿柳梢沟,便进入共和盆地了。此行共和,正是3月底,暖春,一路却几无绿意,茫茫草原,荒山无尽。

    在共和县林业局局长赵久文的带领下,我们沿着车辙轧出来的便道向沙漠深处行进。初春季节,枝桠开始泛绿,远处,凡是有村庄的地方就有片片丛林,荒漠的土地上布满沙障。一路随处可见竖立的标语牌,上面书写着各种治沙的警示语。在廿地乡切扎村沙丘人工造林区,株株乌柳小树苗在一排排一行行方格沙障的护卫下向沙山沙丘延伸。沙障就是用麦草把沙固定成一个个的方格,使沙不能再流动,然后在方格里播撒草种或种上灌木。放眼西望,无边无际漫漫荒漠,目光所及均是高矮不等或疏或密的各种植物。这样大面积的治沙,完全靠人工所为,其工程的浩大和艰难令人感慨。

      赵久文介绍说,这是采用水钻造林技术,在沙丘上用水枪打眼80厘米,再把泡好的乌柳插进去,这样就确保树苗在潮湿的深沙里生根,成活率90%以上。去年在这里栽植了200公顷乌柳,今年准备再种植200公顷。

    就这样一格格固定,一棵棵种植,一片片延伸,到2015年,共和县落实国家资金10777.6万元,在塔拉滩腹地塘格木、沙珠玉等乡镇的沙化严重区域,采取封山育林、设置沙障、深栽造林、柠条点播等工程及生物措施,实施人工造林1.07万公顷,封山育林0.72万公顷。

    2014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启动,包括共和县在内的5个县被纳入三江源项目,至此,青南4个州的21个县全部成为三江源生态工程的实施区和受益区。长期受制于项目和资金困扰的塔拉滩荒漠化治理也由此翻开崭新的一页。这两年他们先后实施了马汉台绿洲生态农业实验区、塔拉滩杨树深栽实验区、塔拉滩封禁保护区等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塔拉滩地区新增森林面积5.96万公顷。

    从县城西行十几公里,另一番壮观景象进入我们的视野,公路南侧一眼望不到边的太阳能电池板布满了塔拉滩。据了解,这里已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水光互补光伏电站群,目前入驻园区的39家光伏企业已投入290亿元,占地1.1万公顷,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255兆瓦,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我省结构调整、培育优势产业最亮的色彩。

      站在几十米高的生态光伏发电园区观景台放眼望去,泛黄的牧草在微风中摇曳,除了连绵的太阳能板,园区内外的青杨、新疆杨、珍珠梅、柽柳、乌柳等各类林木,为广漠的塔拉滩增添了不少生机。赵久文介绍说,在建设光伏园区时,我们就提出了把园区打造成生态绿洲的要求。一边建设电站群,一边种树、种草、治理沙丘。2015年投资2127.41万元,实施了园区44公里道路绿化和观光塔周边13.3公顷造林工程。经过两年建设,园区内网格沙障封住了流动沙丘,成片的树木开始由园内向园外拓展。

    塔拉滩曾是黄河上游风沙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青海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监测结果显示:共和县塔拉滩沙化土地面积5年间减少1385.9hm2,年均减少277.2公顷,塔拉滩的沙化土地正在逆转。

    共和县塔拉滩是青海防沙治沙的一个缩影。国家林业局每5年开展一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2015年10月结束的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表明:青海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009年的1908.72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1903.58万公顷,5年减少5.14万公顷,年均减少1.03万公顷。这就是说,5年间5.14万公顷荒漠化地逆转为非荒漠化土地。从监测结果看,在全省的五大沙区中,柴达木盆地、长江源头、黄河源头、共和盆地、青海湖及其周边五大区域的沙化土地逆转形势也十分喜人。生态专家认为,沙化土地的这种变化与近年青海气候变化密不可分。荒漠化土地逐渐减少既得益于“天帮忙”,更是“政策好”、“人努力”的结果。

      根据全省34个气象站的温度、降雨量二项气象因子的统计分析,1993年至2013年的20年间,我省年平均温度呈增加的趋势。1999年至2003年的5年年均温为2.06℃,升0.56℃, 2004年至2008年,年均温达到2.43℃,又提高了0.37℃, 2009年至2013年,年均温达到2.6℃,又提高了0.17℃,20年内年均温上升1.1℃。

    与此同时,每5年的年均降雨量总体上波动增加,2009年至2013年降雨量为378.6 mm,增加66.2mm。黄河源头近5年降雨量由448.9 mm增加到466.5mm,长江源头由319.3 mm增加到369.3mm;黄河源头的玛多、玛沁县由于降雨量增加,湖泊水面扩大,使得流动沙地减少0.4万多公顷。

    温度和降雨量的增加有利于林草植被生长,提高植被盖度,从上述数据看出,这5年与前5年相比,二项气候因子都有利于荒漠化土地的逆转,可以说,温度和降雨量的增加是全省荒漠化土地逆转的主要气候因素。共和盆地近5年降雨量平均为475.7mm,比前5年增加102mm,是全省增加值最大的区域,年均温由5.08℃上升到5.14℃,这样的气候变化为植物生长、沙化土地面积减少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江源头区植物生长期主要在7、8两个月间,近几年7-8月份这里温度在5.3-12.4℃之间,平均为9.0℃,同月份的降雨量达到全年降雨量的47.2%,接近年降雨量的一半,雨热同期,有利于植物生长,也决定了植被盖度的增加,这是三江源头区沙化土地整体逆转并持续减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青海是我国主要沙漠化省区之一,沙化土地分布在6个民族自治州的18个县(市、行委),西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茫崖行委,东至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县,形成了柴达木盆地沙区、共和盆地沙区、青海湖环湖沙区、黄河源头沙区、长江源头沙区和泽库沙区,沙化土地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4%。

      防沙治沙已成为生态安全最迫切、最艰巨的历史任务。近年来青海天时地利人和,防沙治沙事业多策并举,正在实现着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三江源、青海湖周边、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先后实施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三江源国家级综合实验区建设工程、青海湖周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等大型生态建设工程。省内连续7年实施高标准造林、枸杞产业发展以及三北、天保、退耕还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使得沙化区林草植被盖度持续增加,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持续降低。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监测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沙化土地减少量为2.82万公顷,占全省沙化土地减少量的49%,突出体现了近几年我省在柴达木盆地植树造林、封沙育林、禁牧育草、公益林管护等生态建设的成效。据了解,全省现有人工栽植枸杞资源面积26920.7公顷,其中柴达木盆地为25788.5公顷,占全省枸杞总面积的95.8%。枸杞生态经济林的建设,全省减少沙化土地3933.4公顷。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草地生产能力逐渐恢复,植被覆盖度大幅度提高。沙化土地草地防治区植被覆盖面积平均提高23.2%,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20%提高到80%,退牧还草围栏内草地植被覆盖度达到90%。三江源保护区范围森林覆盖率由2004年的6.09%提高到了2014年的6.99%。湿地面积达到216.67万公顷,沙化面积比2009年净减少2.82万公顷。

    生态故事:三代治沙人

      正午,炙热的太阳光直射着沙珠玉沙漠。

    沙珠玉地处共和盆地,素有“风库”之称,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0.5万公顷,沙漠从沙珠玉河谷呈3条带状由西北向东南随风移动,在这里,农田、灌渠、农舍被沙掩埋是常有的事。每年春季一刮风,黄沙漫天,当地群众都会戏谑地说一句:“沙珠玉的阿舅来了。

    这里的老人依稀记得,许多年前沙珠玉河曾流至小镇东部的山冈脚下戛然而止,形成一对姊妹湖,叫褡裢的湖,1990年前积水面积3.97平方公里,因干旱和风沙危害,沙珠玉河在枯水季节时常断流,2002年褡裢湖干枯见底,如今湖区已开垦为农田。

      青海省沙珠玉治沙试验站就设在这里,其前身是沙珠玉治沙队,上世纪50年代全国仅有6个这样的治沙队。试验站总面积858公顷,50多年来经过几代治沙科研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初步形成了以封沙育林草区、固沙试验田、农田防护林相结合的较为完整的沙珠玉治沙试验林场防护林体系。试验站所在地沙珠玉乡也建起了247条总长130公里的农田防护林带,建成了围护0.2万多公顷农田、村庄、滩地的绿洲。试验区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8%提高到现在的75%。

    3月30日,当记者走进沙珠玉乡时,再也看不到当年风沙满城的情景了,两排长达5公里的青杨林首先进入我们的视野。

    “这是我父亲那一代人种下的树。”说话的赵雪彬是青海省治沙试验站副站长,也是在此治沙的第三代人。

    赵雪彬说起一家三代人在这里生活工作的情景时显得很平常。50多年前,他爷爷赵文轩作为一个高中生从湟源县坐马车来到共和,他是来参加沟后水库工程,之后他们被分配到了沙珠玉,从此在这里挖下“地窝子”安家落户,开始了与漫漫黄沙相伴的岁月。赵雪彬童年时期每天跟着爷爷去看他精心护育的樟子松。

      1979年赵雪彬的父亲赵士学继承父业,继续在实验站工作。自此,这个来自安徽的家庭已经扎根沙珠玉,成为地地道道的青海人。1997年赵雪彬湟源牧校毕业后,听从父亲的劝导,放弃留城工作的机会,回到风沙困扰的沙珠玉。赵雪彬说:“实际上我不是学林学的,父亲让我边学边干,所以从2003年开始我上西北林学院学林学本科专业。

    如今,他爷爷种下的樟子松已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与其周边的青杨、新疆杨、柽柳、沙柳、沙蒿等耐旱植物相比显得格外翠绿,不远处有一个观测台,已是林业高级工程师的赵雪彬每个月都在这里采集监测的风力、风沙量、蒸发量、降水量等数据。每年3至5月份,赵雪彬和他的同事们是最忙碌的,天刚刚亮,带上干粮和水袋就走进沙漠,在沙丘与沙丘之间爬行,树与树之间穿梭,领着当地百姓布沙障、栽树苗,一干就是一整天。治沙人在实践中发明的沙障名目很多,有生物沙障(用乌柳、柽柳树枝制成)、粘土沙障、麦草沙障、尼龙沙障等等,一格格固定沙障中栽植的乌柳形成一片片绿色防护带向沙漠深处延伸、延伸。

    握手告别时,赵雪彬说:“其实我们家的事儿就这么平常,要说我们三代人有什么区别,那就是爷爷睡“地窝子”,父亲住平房,我办公上了楼房。”

    对家庭来说,今年39岁的赵雪彬也许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在他妻子更藏措去年从尖扎县林业局退休了,现今在西宁虎台中学附近租了房,照顾上初中的女儿。

为后人多留一片绿荫

      在林业部门采访中常常碰到一个问题: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对此,生态学家这样解释:指由于过度利用或水资源匮乏等因素导致的植被严重退化,生产力下降,地表偶见流沙点或风蚀斑,但尚无明显流沙堆积形态的土地。这就是说,这类土地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不稳定性、反复性。

    这样的土地青海不少,它介于沙化土地和非沙化土地之间,如果采取一定的人为措施或降雨量增大,将逆转为非沙化土地,若气候恶化或继续超载过牧,将向沙化土地发展。

      这样的土地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长江源头和黄河源头,面积分别占全省该地类的33.9%、49.4%和10.2%。其中,草地占到90%以上,是目前各地的重要牧场,承载着大量的牲畜,由于长期超载过牧,草场不断退化,生产力不断下降,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荒漠化治理和防沙治沙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加强防沙治沙、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巩固防沙治沙成果、进一步缩小沙化土地面积的关键时期。

    我省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东岸和三江源地区,地域差异很大,防沙治沙工作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三江源沙区,实施以休牧还草为主的封育措施,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促进沙化土地植被的自然恢复。对柴达木盆地进行封禁保护,在保护现有植被和绿洲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人工造林规模,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和林网,建成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导致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导火索”和重要原因。荒漠化地区及沙区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逆转难度相当大,尤其在青海这样的高寒干旱地区更是如此,而且治理投资往往是预防性投资的10倍至20倍。因此,在现有经济社会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必须以防为主,增强全民意识,动员全社会力量,以有限的投入,最大限度换取生态安全,为后人多留一片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