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汉族音乐

08.04.2016  07:44

  青海新闻网讯 青海汉族文化主要体现在河湟文化体系中,河湟文化内涵丰富、形态各异,依托河湟文化的河湟地区也是各种文化交融、碰撞较为激烈和活跃的区域。青海汉族民歌多分布在河湟地区的城镇乡村,风格比较鲜明,歌种数量比较多;有些汉族民歌至今还和民间的舞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部分发展成为曲艺或戏曲,或者被曲艺、戏曲吸收应用,现在传唱的民歌中除了和劳动紧密结合的号子在城镇和农村广泛流传外,大部分汉族民歌主要流传在农业区。同时,在不同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形成语言、音韵、声腔、音调等的不同,从而产生了民歌在旋律、节奏、调式、音阶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也形成了各个区域性民歌风格上的不同。青海汉族民歌从题材上分,大致可分为劳动号子、河湟花儿、小调、叙事长歌等四大类,每大类中还可划分为若干次类。汉族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交融与和谐、渗透性与包容性兼具的特征。青海汉族从古至今,与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是整个人类文化中产生最早、历史悠久的歌曲之一,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即兴演唱的,并直接与劳动生产相联系的一种民歌。如黄河上的船工号子、森林中的伐木号子、建筑工地的打夯号子、山乡家园的打墙号子、打麦场上的梿枷号子等。如流行在河湟地区建筑工地的打夯号子《打夯歌》唱曰:“抬夯的人(哪),夯把上拧(哪),一夯挨一夯(呀),美美价夯(呀)。抬高了夯(呀),加重了夯(呀),加油干(呀),抬夯的人(哪)。”领号人喊完一句,众人齐接:“嗨呀!嗨呀嗨!”抬重型夯时一般用慢调号子,领号人喊:“兄弟们(哪),大家一起夯啊!”众接:“嗨呀嗨呀嗨!”领:“拉起夯啊,美美价夯(呀)!”众:“嗨呀嗨呀嗨!”

  青海劳动号子有五大艺术特征:其一具有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其二具有律动性节奏,固定周期的节奏性;其三具有不断的反复性;其四具有“领和”相结合的歌唱方式;其五具有曲式结构的简朴性。曲式结构作简单变化,唱词中多用衬词,其音乐旋律发展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作即兴式变化,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合唱部分的歌词或是应和领唱者的衬词,或是劳动中的吆喝,或是对领唱者歌词的简单重复。演唱的形式主要有一领众合、独唱、对唱等,劳动指挥者往往是号子领唱者。同时,也常带有较大程度的娱乐性,其音乐的节奏与劳作的律动相吻合,达到步调一致、同心协力、一呼百应,质朴地体现了劳动者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风貌,体现出其独有的社会调适功能。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体力劳动逐步被机械生产所代替,劳动号子也在逐渐减少,然而号子仍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社会记忆与影响。

  (青海省艺术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