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数万只水鸟进入繁殖期

30.04.2016  09:15

  青海新闻网讯 从3月28日鸬鹚岛上第一枚普通鸬鹚蛋产下,到4月26日,已经有小鸬鹚出壳了。荣升为爸爸妈妈的大鸬鹚们,正在忙碌着捕食湟鱼,防御天敌。从现在到6月,在青海湖可以看到雏鸟破壳、学步、试水的珍贵画面。数万只水鸟进入繁殖季节,开始年复一年的新生命孕育季。

  青海湖是普通鸬鹚、斑头雁、渔鸥、棕头鸥世界最大的繁殖地。近日,鸟类研究人员的巡湖监测共记录到水禽37种,数量达41700余只,其中已进入繁殖期的普通鸬鹚11840余只、渔鸥8800余只、斑头雁6590余只、赤麻鸭460余只;还在繁殖前期的棕头鸥1480余只、白骨顶830余只、黑颈鹤68只;仍在青海湖停留待北迁繁殖的凤头潜鸭8410余只、绿翅鸭1150余只、赤颈鸭550余只、赤嘴潜鸭290余只,另外记录到大天鹅29只。

  研究人员介绍,从4月监测情况来看,今年普通鸬鹚主要在鸬鹚岛、海心山、三块石3个地点集中繁殖,渔鸥在三块石集中繁殖,斑头雁主要在蛋岛和三块石繁殖。以上情况表明,青海湖四大水鸟中除棕头鸥在游荡期外,普通鸬鹚、斑头雁、渔鸥已进入了繁殖盛期。越冬的大天鹅几乎都已迁徙。

  经多年观测结果来看,青海湖是多种候鸟的集中繁殖地和栖息地。鸟类种类数量占全省鸟类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湿地鸟类资源最为丰富,以水禽为优势。主要有普通鸬鹚、渔鸥、斑头雁、棕头鸥,这4大水禽在这里繁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也在保护区湿地草甸地带繁殖。另外,青海湖更是候鸟南来北往的中继站,有近20种水鸟迁徙途经此地。独特的地理环境,良好的生态,为水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场所。

   相关新闻:我省启动“爱鸟周”活动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青海的鸟儿纷纷进入繁殖期,意味着未来有更多小鸟在青海出生,发出第一声鸣叫,并从这里开始展翅飞向全球。候鸟纷纷归来,在繁殖期的鸟儿最需要人类的呵护和不干扰。为弘扬生态保护意识,4月28日,青海省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启动第35个“爱鸟周”,我省将用一周时间,在社会密集宣传爱鸟、护鸟意识。

  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位于亚洲候鸟迁徙的中、西两条主要通道上,是中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和繁殖地之一。目前,我省共有鸟类380种,具有青藏高原特有的种类多、资源蕴藏丰富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加强,环境改善,每年在我省越冬的候鸟数量越来越多,仅在青海湖迁徙停留的候鸟已超过10万余只。当前,正值我省夏候鸟集中迁徙时期,“爱鸟周”活动就是为了通过各种主题宣传、科普,让保护意识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另讯:4月28日,由西宁市林业局、西宁市科协联合主办的“爱鸟周”活动在西宁野生动物园启动,来自西宁市的中小学生以及广大爱鸟人士参与了当天的活动,此举既宣传了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开展野生动物科普宣传,提高野生动物保护的社会影响力,也进一步提高了青海在全国生态保护方面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