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海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08.12.2014  10:05

   ——记者“生态环保媒体行”采访归来谈感受

   编者按: 以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为主题,由省委宣传部总牵头,省三江源办、省环保厅共同组织,青海日报等媒体参加的“生态环保媒体行”活动于近日圆满结束。

  20多天来,青海日报记者组成两个采访组,兵分两路,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先后来到我省东部河湟干旱山区、青海湖畔、柴达木盆地和三江源头,访村庄、牧户、企业,看草原、森林、河流,真实记录了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连续刊发了一批集中反映我省各地坚持生态立省战略,全力推进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青海湖流域及周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柴达木盆地和东部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湟水流域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取得的成绩和突出亮点的鲜活稿件,为奋力打造“三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指出,我们必须把生态保护第一作为立省之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参与此次采访活动的记者感受很深、感悟颇多。近日,青海日报编辑部特组织采访组记者,就此次“生态环保媒体行”所感、所想、所获进行了进一步深入交流座谈,并推出座谈实录。

    主持人:这次“生态环保媒体行”活动,采访组用了20多天时间,走遍了我省河湟、青海湖、柴达木、三江源等地区,大家对近年来我省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有怎样的感受?

   林玟均: 从阿尼玛卿雪山北麓的兴海草原,一直到黄河源头的玛多,又到长江流域的隆宝,澜沧江源畔的囊谦,玛柯河畔的天然林,青甘川交界处的年保玉则、黄南草原,我们亲眼目睹了黄河源头再现的“千湖之县”美景、“黑颈鹤故乡”明显增多的鸟类、班玛原始森林得到严格有效的保护……三江源水多了,草密了,三江源变绿了,野生动物恢复性增多了。比如,玉树市隆宝滩自然保护区保护站建立之初,这里只有22只黑颈鹤,而这几年黑颈鹤增加到了216只。斑头雁种群也由千余只增加到了现在的1万余只。在我看来,隆宝滩生态环境的变化其实就是三江源生态环境状况好转的一个缩影。

   黄灵燕: 在隆宝滩时,蓝天、白云、湛蓝的湖水、觅食的斑头雁、黄鸭、赤麻鸭,还有远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我好想把这美妙的一副画卷所有的画面都记录下来,只恨自己的相机镜头太短。我特别期待明年还能再来一次,将这里的一切都捕捉在镜头内。

   张地委: 走进向往已久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作为一名年轻摄影记者,我被这里的草原、湿地、连绵的雪山深深震撼。当远处山坡上出现藏羚羊的身影,我奔跑了上百米,趴在冰面上举起相机连按快门,虽然怕惊跑藏羚羊,距离有些远,加上手里的“家伙”不称手,但到底还是把藏羚羊装进了镜头。

   刘法营: 在采访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原来看似“悬在半空”的生态文明理念,在一项项生态环保工程具体实施中,显现与百姓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民生改善等息息相关。西宁市乐家湾供热站的一项煤改气工程,让辖区3600多户百姓从此告别了“烟囱冒黑烟、煤堆扬黑灰、窗户贴封条”的日子。大通县实施牦牛山危崖治理和环境整治工程,300多户居民远离危险、过上市民生活的过程中,把以前大通县的一块“硬伤”变成了景观绿地;在平安县巴藏沟乡下星家村,村民自觉自愿地去做门前屋后清扫,灰草垃圾入斗入车的事,让自己的村庄真正美丽起来,这看起来细细碎碎、点点滴滴的“小事”,因为让老百姓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体会到生态环保与百姓群众生活之间的“零距离”,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推力,生态环保和生态文明变得生动起来、鲜活起来、具体起来,像一条条渠道,流入百姓心坎里、情感上,从而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主持人:提升我省生态保护建设水平,必须要由一个个重大生态工程来支撑和保障。你们此次所到之处,省委省政府谋划实施的重大生态修复和治气、净水、增绿、护蓝等工程取得怎样的成效?

   林玟均: 我省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围绕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这条主线,全省的生态重点工程显化出“纲举目张”。从我们此行的起点兴海县一直到玛多、玉树、囊谦、班玛、久治、河南、泽库、同仁,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生态移民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生态环保重点工程的确是遍地开花、如火如荼。从中让我们体会到,在肩负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艰巨使命中,我省一方面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根本体现,另一方面契合深化生态领域改革的内在要求,从而为筑起自身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前提条件。

   刘法营: 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金山银山,在拥有“青海蓝”的同时,让更多的群众分享到“绿色福利”。单就一条贯穿西宁市区的湟水河在治理中见证着西宁市的巨变。湟水河作为西宁市的“母亲河”,曾经是无数的污水管直通河道、垃圾布满沿岸,尤其是夏天,湟水河泛起的味道让人“捂鼻子”。经过近十年实施湟水河治理工程,一条清水入城来。远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巴音河,也曾经有过湟水河的经历,数年来投资6亿元的河道治理工程,让这条瀚海中的河道彻底变了模样,水质也提升到“捧起来就可以喝的二类水”。青海湖在禁垦禁牧、治理污染中,水质越来越好,湖水存量有了较大提升。可鲁克湖在投资2亿元多的综合治理后,为上百中珍稀动植物和各种鱼类撑起了“保护伞”。

   张地委: 每次到德令哈,总会被巴音河畔的美迷住,来来回回多角度拍了不知多少遍。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改善巴音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德令哈市组织实施巴音河综合治理工程,积极打造“秀水穿城”的城市滨河发展纵轴。

  主持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的确令人欣慰。那么在你们所到的这些地区,是如何处理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百姓富裕之间的关系的?

   刘法营: 我们采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才能进而实现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群众富裕。矿产资源丰富固然是我省发展的重要“家底”和天然优势,但前提是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科学的开发观和绿色的发展观,只有努力打破对矿产资源的过度依赖,才能持续释放“资源红利”。我认为,抓住了“生态保护第一”这个根本,才能在绿色、低碳和循环的道路上推动更高水平的发展。比如,以前只要一提海西,第一反应就是“资源开发”,“工业重镇”,其实,近年来,海西州正在加快构建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为载体,探索资源型、生态脆弱性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淘汰关闭落后产能,依托循环经济,对废气、废液、废渣进行有效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营造了老企业在转型中发出“绿色新枝”。与此同时,一批新能源,特色生物等绿色生态产业在海西异军突起。一大批光伏发电产业在柴达木盆地落户,仅距15公里的德令哈协合光伏发电厂一年就在绿色环保中产生电能1.23亿千瓦时。全州还种植了31.45万亩枸杞,不但扼住了“黄龙”的“咽喉”,还从生态建设中孕育出一条新型种植产业之路。

   林玟均: 位于久治县境内的年保玉则,是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核心区之一。近几年,年保玉则风景区禁止滥砍乱伐、乱捕野生动物,禁止景区内放牧、开矿,景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如今,景区内360个冰川、湖泊像珍珠般镶嵌其中,闻名遐迩的年保玉则形成了独特的绝世美景。去年,年保玉则共接纳来自青海、甘肃、四川、陕西等地的游客近7万人,旅游综合收入逾4000万元,仅年保玉则门票收入就达320万元。无疑,这是在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下,延伸出来的“在保护中发展”的典型和范例,更是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在绿色之路上追求的“发展红利”。

   黄灵燕: 我们还到久治县成立的年保玉则旅游产品开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采访,这家公司将一些传统的藏式编织品经过精心改良后,变成了一件件现代、美观的旅游产品,同时也让周边的农牧民改变观念,从事手工编织走上致富路。

   主持人:伴随着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推进,那些放下牧鞭、迁入城镇社区的牧民们现在的生产生活情况如何?

   林玟均: 我们一路走来,深感如何在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的同时,使我省民生有一个大的提高,这是一个重要课题。而且,近年来党和政府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泽库县和日村的“点石成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曾经是一个纯牧业村,全村221户中有100户是搬迁牧民,他们从距现在的新居5至10公里的牧场迁过来的,泽库县组织和日乡和日村的搬迁牧民开展石雕创作。现在,和日村家家户户都有石雕艺人,家家户户都在进行石雕加工,还成立了和日乡民族石雕开发有限公司,石刻为村民带来的户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不但没有影响民生改善,而是在保护的同时,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黄灵燕: 还有囊谦黑陶。囊谦县城附近大部分居民是以三江源地区转产牧民为主。他们在后续产业发展方面,最具特色的就是黑陶艺术,从以前的原始作坊式制作,到今天的产业化规模加工,三江源转产牧民后续产业扶持对于今天的囊谦黑陶发展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格荣滩黑陶生产基地已经拥有6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117名员工。目前囊谦藏黑陶最远已经销售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基地年销售产品100多种、2000余件,年销售额达60多万元,纯利润10万元。

   刘法营: 在草山、牛羊之外,为农牧民打造出一个安居乐业的“铁饭碗”,除了通过长期持久地对搬迁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外,重要的是引导群众在观念上、意识上发生改变。

   张地委: 让三江源地区的牧民安居乐业,关键是要让他们手里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就像我们摄影记者在离开相机后,或从事新闻写作、或从事美术设计等,总要有一门“吃饭”的本事,才能安心过日子。

    主持人:此次采访的区域中包含了我省的西宁、柴达木、海东三大工业园区,这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三个“增长极”,而同时,也是打赢“节能减排”攻坚战的主战场。你们在采访中对“节能减排”有怎样的感受?

   刘法营: 说到节能减排,这次在三大工业园区,我们确实采访了不少通过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提升节能减排水平的典型企业和事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海西化建,这是一家当地较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公司生产原料完全是对周边企业排放的石灰石尾矿、炉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的“吃干榨尽”。在淘汰落后产能中,投资7亿元新建了两条日产2500吨新型生产线并配套4.5兆瓦余热发电设施,面对收尘和减少排放,企业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放在环保设施上,这叫“花钱买环保”。有了先进的环保设施为生态“保驾”,仅今年企业就对粉煤灰等“废物利用”达143.8万吨,这样一算账企业并不吃亏,挣的还是“清清白白的钱”。

   林玟均: 赛什塘铜矿的工业用水全部实现了内部循环。尾矿水澄清后经专用管线输送到高位水池储存,供选矿系统全部循环利用。尾矿库下游设置了应急事故池,收集停电、设备故障情况下无法输送至厂区的尾矿水,应急池内的暂存水经专用系统输送回尾矿库循环运转,确保了事故状态下尾矿水不外流。井下水先由井下水仓收集并储存,供井下凿岩降尘,多余水量输送至地表水池暂存,井下缺水时返送至井下再次利用。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专用管线经选矿系统输送至尾矿库,再由回水管线返回选矿系统。我们深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决不能以破坏生态、损坏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离开经济发展抓生态保护是“缘木求鱼”,难以持续,脱离生态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我省首批步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既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活力,也为我省迈上生态文明新台阶,在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染污等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挑战。

  主持人: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曾经是农村牧区村庄里常见的现象,近几年通过农村牧区和草原环境治理,情况有怎样的改善?

   张地委: 我从山东考到青海师大,去年毕业到青海日报工作,当这次站在平安县三合镇新安村的广场上,我打心里感到,我老家的村庄面貌真的比不上三合镇新安村。新安村的角角落落,别说柴草垃圾,就是见个纸片都难,家外一片干净,家里也收拾得利索。距采访已有十几天了,我已从网上把这里农村生态环保的好些照片发了回去,让家里人也看看,青海农村多干净,多漂亮,该跟我们青海的庄稼人学学了。同时我也深深感到,青海在经济发展上有劣势,可在生态环保等方面不比谁差。

   刘法营: 实现生态与发展、美丽与富裕共赢,关键是既要有举措、有保障、有长效,更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2012年7月,海东市平安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环保工程,县财政把乡村保洁工程纳入财政预算,投资200万元,逐年增加100万元直至达到500万元,建立完善了责任包干、垃圾清运、保洁员管理、监查通报等13项长效管理制度,率先推行“户清扫、村收集、乡集中、县清运”的城乡环保一体化管理模式。大通县东峡镇多隆村从村民中选拔8名专职保洁员,每周用配备车辆拉运两次垃圾,村里堆积的杂草、垃圾不见了,成了远近闻名的环保村。村子美了,来的人多了,带动了“农家乐”旅游产业。

   林玟均: 位于玛柯河林区的班玛县灯塔乡班前村,近年来,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村子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硬化了道路,整修了房屋,面貌焕然一新。走进班前村,干净的水泥路两旁,藏家碉楼建筑和传统生活方式与周边农田、草山、河流植被等构成极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黄灵燕: 漫步在班玛县班前村内,仿佛自己置身于一个当代“世外桃源”,背山面水,四周被茂密的树木围绕,村内一座座美观独特的石雕房屋、蜿蜒的小路木栏、家家门口还矗立着一盏现代化的路灯。置身于如此独特的高原美丽乡村,手中的相机总是舍不得放下。

   主持人:在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那么,在生态环保的大舞台上,广大群众是如何发挥主体作用,唱好“主角”的?

   刘法营: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攻坚战”和“持久战”,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广大群众是当然的“主角”。只有充分依靠群众,我们的前行之路才能筑牢夯实。前面说过,在开展生态环保综合治理中,平安县首先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广大群众成为保洁工程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引领群众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自觉保持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自觉强化建设美丽家园的责任意识。在治理农村环境“六乱”中,男女老少一起上,对房前屋后杂草丛生、粪土垃圾乱堆进行集中清理、整治,乡村保洁员全员上岗,全天候保洁。并将保洁工程延伸到中小微企业及经营门店的环境整治。正因为发挥了群众的主体作用,全县涌现出大批环保优秀村。

   林玟均: 活跃在玛柯河林区的“森林调查队”成员都是当地群众。他们每天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间,暑往寒来,他们把守护森林当作自己终生热爱的职业。队员桑旦说起玛柯河林区的每一条沟、每一片林子,每一棵树木,桑旦都如同熟悉自己的家人一样,如数家珍。即使在每年零下20多度的最冷天气里,林区18条沟里,每天都能看到和桑旦一样的牧民护林员。他们用双脚丈量着每一片林区,用双手呵护着每一棵树木。

   张地委: 表现生态环保工作的场面,摄影记者通常取的是一两名群众的植树或清扫的特写镜头,其实,在特写镜头之外,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没有群众的主体作用,我省生态环保的文章就不会做这么大,这么精彩纷呈。

  主持人:“生态是青海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最亮丽的名片,也是后发赶超的最大潜力。”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吹响了“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角,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我省将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更大、更坚实的步伐,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使青海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媒体人,我们更应该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以饱满的精神,扎实的作风,深入的采访,不断的思考,来做好我们的生态环保文章。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
省政协“委员讲堂”开讲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和《2021年省政协理论学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