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青海站上发展新起点

16.01.2017  20:09
来源:海东时报

代省长王建军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会场上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地生根、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关键一年。当前,青海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今年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5%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提出“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要求,省委提出“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的发展思路,为我们推进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全省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坚定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始终牢记习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谆谆嘱托,大力推进“四个扎扎实实”落地落实,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不断开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着力深化创新驱动,着力补齐发展短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取得新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的结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8%,进出口总值增长5%,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次,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主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6%,湟水河出省断面Ⅳ类水质比例保持在83.3%以上,节能减排控制在国家规定目标以内。上述主要预期目标,既注重了与“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又把握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突出了“量”和“质”的关键点,符合现阶段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体现了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和战略思维,经过努力是能够办得到、办得好的。

  三个方面需要用心把握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有三个方面需要用心把握:一是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我们要坚持以改革来推动发展,以发展来维护稳定,以稳定来提供保障,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主动权。要始终把改革创新贯彻到治青理政的各个环节,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经济规律推动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推动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推动包容性发展。要始终守牢稳定这条底线,持续深化平安法治青海建设,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践行,持续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持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二是把握好民生民心民力的结合点。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青海发展基础薄弱,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面积占比都在高位,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民生、顺应民心、体现民力,既坚持以小财政办大民生,从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紧盯民生领域新变化新问题,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短板;又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合理引导预期,使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惠及各族群众,让民生民心民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还要切实增强“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大力弘扬青藏高原精神,团结带领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激发各族群众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让劳动光荣、创业光荣、奋斗光荣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三是把握好生态生产生活的关键点。生态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人是关键和决定因素。要大力推进生态生产生活联动,全面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把生态文明渗透到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全过程,把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建立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上,提高生产力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联动效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在保护生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实践中,探索走出一条青海绿色崛起之路。

  促进体制机制更加充满活力

  需要抓好的重点工作任务。今年,政府工作任务很重、责任很大。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促进体制机制更加充满活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压减132万吨煤炭产能。研究制定分类处置僵尸企业政策,妥善安置企业分流职工。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可调控”原则,把去库存同促进人口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土地供给和房地产开发布局,扩大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和保障房以购代建规模,注重消化商业房地产库存,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优化债务结构,推进企业资产证券化和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各类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发展,促进企业扩大股权融资。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力争全年降低企业成本50亿元以上。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推动优胜劣汰、质量兴农。

  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按照“总体渐进、重点突破”的要求,在继续抓好三大“国字号”改革的同时,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以转变职能、优化服务为目的,继续抓好“三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推进关联、相近类别审批事项“全链条”取消或下放,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努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扩大“证照分离”试点,推行多证合一、证照联办,加紧推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把该“放”的果断放开,把该“清”的彻底清除,把该“管”的坚决管好,营造活而有序的创新创业环境。

  加快财税金融改革,健全财力稳定增长机制,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明确事权支出责任,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强化债务风险管控。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抓好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推进“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模式和“两权”抵押试点,推广“政银担”、“政银保”合作及风险共担机制,引导交易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国企国资提质增效工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和规范企业董事会建设试点,尽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

  同时,进一步降低门槛、完善政策、放开领域、营造环境,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抓好农村牧区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三权分置”办法,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机制。深化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落实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个人账户制度等改革任务。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营,加快标准化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百项创新攻坚”、“重点产业科技支撑”、科技“小巨人”计划、“双倍增”工程和工业强基工程,推进光电新材料、光伏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重大科技专项,突破N型太阳能电池、新型合金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组织实施“1020”生态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工程。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坚持多予放活的原则,赋予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大的科研自主权。全面落实中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培养使用好各类人才。实施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高精尖缺”人才绿卡制度。支持青海大学人才特区建设。持续优化人才政策环境,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开展“青海人才工作伯乐奖”评选活动,广开进贤之路,广纳有志之士,努力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