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绿色有机看“净土”

02.12.2015  18:53

  在省委、省政府的顶层设计和全省各级农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青海省绿色有机产业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区域优势逐渐凸显的良好态势。打造“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发展战略,成为青海作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的新名片,绿色有机产业,已成为青海省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青海新闻网讯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腹地,方圆300平方公里内没有污染源,气候类型独特,紫外线照射使得病虫危害极轻,农药使用量、使用频次极少,灌溉用水都是纯净的雪山融水,在这样天然绝佳生态区,当之无愧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枸杞产地。青海有机枸杞在2014年出口创汇达1338.4万美元,青海省通过欧盟认证的有机枸杞种植已达近5.5万亩,位列全国之首。

  3000多米海拔,38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米以上透明度纯净水体,80米平均水深,10℃年均水温,严格的绿色食品认证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青藏高原的青海民泽龙羊峡公司诞生的超高品质冷水鱼、三文鱼,走上北上广吃货的餐桌,丰富的营养构成毫不逊色进口高端冷水鱼。目前,青海省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冷水鱼网箱养殖基地,占全国冷水鱼产量的20%,预计到2020年冷水鱼网箱养殖业产值30亿元以上。

  早在2007年就率先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认证天然草场面积932万亩,牦牛、欧拉羊79万头(只),成为当时全国面积最大、参与养殖户最多、存栏牲畜最多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2010年3月,河南县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被国家环保部批准为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013年,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农业部又向泽库县颁发有机畜牧业认证证书,认证天然草场928万亩,牦牛17.41万头,藏系羊64.76万只。至此,河南、泽库两县1860万亩草原、161万头(只)牲畜通过国家有机认证,黄南州牧区实现了有机认证全覆盖,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有机牧场。

  像这样的绿色、有机产品,在青海数不胜数,“湟中蚕豆”、“乌兰茶卡羊”、“克鲁克湖螃蟹”……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来自“世界无公害超净区”的绿色、有机食品。

   借展会,  

     青海超净绿色食品走出深闺  

  “经过多年的努力,截至目前,全省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已经达到421个,较2011年增加2倍;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82个,绿色食品112个,有机食品7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41个,绿色食品生产资料12个。绿色有机产业正在成为青海的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如今主打‘高原、绿色、有机’牌的青海绿色食品只要走出省门,销售一点儿也不成问题,消费者认可度很高。”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鄂永利说。

  2012年9月,青海三文鱼首次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亮相。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展会上5家企业参展的虹鳟鱼、白鲑鱼(三文鱼)、河蟹等高原特色水产品,共与10余家相关水产营销企业达成供货意向,签订销售合同,金额达2000万元。高原冷水鱼、河蟹的高品质随后引来了以中央电视台等高端媒体的关注报道。

  我省先后5次组团参加中国有机食品博览会和绿色食品博览会。

  2015年,首次组织农产品地理标志参展团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农交会;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组织“柴达木枸杞”产品先后参加了德国、美国、越南等举办的国际展会;

  西宁市利用“农交会”、“绿博会”“青洽会”,积极推介“湟中蚕豆”,并成功打入日本、中东等十余个国家或地区。青海的枸杞、蚕豆、牛羊肉等地标产品在欧洲、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地的出口量和知名度逐年提高。

  2012年和2014年省农牧厅先后在上海和北京开设青海特色农畜产品专营店,为我省“三品一标”产品进入首都和“长三角”等市场搭建了平台。2015年,在浦东又新开设了青海特色产品专卖店,专门展示推介青海“三品一标”产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近年来,从省内的青洽会、清真食品展览会,到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青海的绿色有机食品正在以无可复制的生态优势抢滩大市场。

   看餐桌,  

     本土农产品合格率接近100%  

  手机一扫,货架上的牛羊肉、乳制品、胡萝卜等农畜产品出产日期、生产地的环境等信息一目了然,更牛的是,连这批蔬菜产自哪个大棚都不出左右。

  今年,青海特色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对青海农畜产品产地、加工环境和仓储等安全信息的动态采集和农畜产品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目前,已有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青海高原羚食品有限公司等10余家农畜产品企业加入该平台,40余种农畜产品可进行质量安全追溯。

  11月26日,当记者追着省农牧厅农产品质监局局长祁祖寿采访时,他正拿着国家农业部第三季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专项监督抽查结果跑上跑下,他一边忙一边不时介绍着情况,前三季度全省蔬菜合格率96.7%(自产基地合格率100%),畜禽产品合格率99.8%(牛、羊、猪肉合格率100%),生鲜乳合格率100%,水产品合格率91.6%(自产合格率100%)。

  他说:“我省一直把农产品生产准出作为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安排部署,并在部分重点地区和县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出试点,结合西宁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湟中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循化县、格尔木市、祁连县等7个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以及西宁市、互助、湟中、大通、格尔木市等5个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县市全面开展了准出和追溯工作。也正是这个原因,青海成为农业部的重点改革试点省份之一,从2015年开始试点溯源体系。只要是我们本地产农产品合格率几乎都是接近100%,青海的农产品质量一直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由于国家及农业部门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范的要求,生产准出工作处在基层工作层面,全省尚未制定统一的准出要求,根据青海工作的情况,统一制定农产品生产准出的要求条件已基本成熟。因此,我们正在总结农产品生产准出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准备于近期制定下发我省农产品生产准出工作管理办法或规定。”祁祖寿说他正在草拟文件,上报国家农业部及有关部门。

  说起我省特色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省农牧厅副厅长宋中山总结:“我们的绿色有机产业并不仅仅是眼光向外的,餐桌的安全是所有老百姓的安全。所以,我们要把省内的龙头生产企业、无公害生产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等都纳入这个体系,争取在明年建起全省覆盖的平台,让全省人民都吃上放心的农产品。

    闯品牌,  

     绿色有机产品实现优质优价  

  “不走绿色有机之路,青海的农牧产业就没有出路。”宋中山这样形容我省坚持走生态农牧业的决心。

  他掰着指头为记者算起账来:“青藏高原的牦牛生长期都在4年左右,每头只有100多公斤,而黄牛生长期只有一年,每头能达到600-700公斤,如果把牦牛肉卖成黄牛价,青海的有机畜牧业肯定没有前途。再以环境来说,率先在全国成为最大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的河南县来说,过去天然的生态草场基础得天独厚,河南县还是全省第一个不让使用塑料袋,灭鼠灭虫全部使用食品药品的县,这种有机环境诞生的畜牧业,经得起任何标准的检验。

  还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闸蟹,青海的螃蟹,都是生活在高海拔的冷水湖中,水质要求不是一般高,而是特别高,不吃饲料只吃小鱼的蟹中“贵族”,它们的生长周期也比阳澄湖等一年长成的螃蟹足足多用一倍时间。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是大闸蟹、还是冷水鱼,在遵循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我省一直坚持适度开发,并不因为畅销而人为增加产量。

  信手拈来,青海的绿色有机农产品无不是出身特质的“贵族”,如何让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得到认可并实现品牌的优质优价,还是我省正在为之努力的一项重点工作。

  参展、宣传、推介、营销自不必说,仅国家和我省的扶持优惠政策就不在少数: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连续5年对我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实施收费优惠政策;

  近几年,我省仅在黄南州有机畜牧业示范区安排各类省级支农资金扶持项目近4460多万元;

  对我省2015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绿色生资)、有机食品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企业和产品进行了补助,使全省56个“三品一标”认证的单位获得了3-5万元的财政资金补助,补助资金达215万元,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和“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青海的不少绿色有机产品正在向优质优价挺进——久治县五三六九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牦牛分割肉产品在省外市场上每斤卖到了1000元左右,克鲁克湖的螃蟹每斤也卖到了400-500元……

  青海正迎来绿色有机畜牧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