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脱贫攻坚交出“赶考”新答卷

09.03.2018  15:02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孙海玲

美丽的生态移民新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旨与要义,既在“小康”,又在“全面”。“小康”追求的是发展水平与质量,“全面”追求的是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

  “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不能让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要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2016年3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殷殷嘱托仿佛还在耳畔。

  如何消除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如何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总书记言简意赅切中发展要义!青海扎扎实实破题向人民答卷。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扶贫先扶智。

  发展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彻底拔穷根。

  按照总书记指明的方向,两年来,高原儿女在变革的求索中前行,从发展的困顿中突围,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在真抓实干上见成效,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精准发力推进攻坚战。

  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彻底摘掉贫困帽

  天空湛蓝,阳光明媚,山下积雪消融,滋润着苏醒的田野。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家寨镇平乐村的温室大棚里,赵富明和妻子索有花以及同村来帮忙的李延秀,正忙碌地收地里的鸡腿葱。

  “不光是他们这一家,其他种葱的农户这两天也都在忙碌,就为了能有个好收入。通过几年时间的发展,‘鸡腿葱’已经成了这片土地上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平乐村的村会计赵富财说,村里的320户人家,有100户都在种植鸡腿葱,其中22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去年全部脱贫。

  “把产业扶贫作为带动贫困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村施策,差异化发展特色产业,提升贫困村‘造血’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省扶贫局局长马丰胜认为,产业扶贫是提高脱贫效果可持续性的一把“利剑”。

  贫困地区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实现永久脱贫。去年以来,青海将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进。

  摘掉“贫困帽”,产业是根本。发展啥产业?

  我省因地制宜走好三条路:依托特色,发展优势产业;根植绿色,打造生态产业;另辟蹊径,培育新型产业。

  地处海东市的乐都区充分利用当地富硒土壤资源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以宏恩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建成海东市乐都区扶贫产业园区。按照“农户种植+基地加工+市场营销”的科技扶贫模式,直接受益群众3528户,1495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增收4350元。

  “建起一个技能培训中心,发展一种特色产品、带动一批群众脱贫。”位于黄河源头第一县、全国海拔最高、条件最为艰苦的县份之一的曲麻莱县,听取群众意愿,依托农牧民特色产业,建设农牧民技能培训中心,让牧民增加了就业收入,分享到了“发展红利”,“减贫”路上日子越过越安稳。

  西宁市投入6300万元,实施21个村旅游扶贫项目,打造了花海农庄、乡趣卡阳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带动811户贫困户、2777个贫困人口参与发展农家乐、乡村土特产品销售等实现增收。或发展种植养殖,或发展手工艺,或挖掘新优势……

  放眼全省,各地特色产业日益焕发出新活力,昔日的贫困村正呈现出“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喜人局面。

杂多县第三完全小学图书室里孩子们正在阅读。

  把教育纳入扶贫“政策包”,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是希望、教育是未来。只有把贫困地区的教育搞上去,才能打通贫困地区的内部动脉,使贫困地区真正实现“自我造血”功能。

  近年来,我省将“教育”纳入扶贫的“政策包”里。

  “因为家里穷,父母商量让我继续读书,还是出去打工,这个时候,学校告诉我从去年开始,贫困家庭学生的高中学费已经全免了!”

  眼看着马上就要开学了,正当海东市乐都区桃红营乡的苏月因学费问题而一筹莫展时,15年免费教育政策为她打开了另一扇希望窗。

  为了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我省实施的15年免费教育是发挥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按照普惠加特惠的原则,更加注重教育脱贫。

  根据《关于实施15年免费教育后相关收费政策》,我省2016年共投入资金17.6亿元,包括六州所有学生和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学生在内的全省80余万名学生受益。2017年,省财政又投入资金18.36亿元,全省近90万名学生受益。

  2016年上半年,一份饱含贫困家庭学子希望的“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全面实施。预计到2019年实现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档案“全覆盖”,从而基本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脱贫体系。

  此外,我省还进一步完善助学金、助学贷款等高等教育资助制度,按照本科6000元、大专5000元、少数民族预科资助4000元,职校中职和高职3000元的扶持标准对贫困家庭大学生进行资助,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学致贫的问题。

  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东西协作机制,采取异地办班方式,输送藏区六州7700余名学生到省外就学,占藏区高中阶段学生的11%。

  2017年又争取内地西藏中职班招生计划840名,9月份选送这部分藏区学生赴江苏、上海、天津、辽宁等10个省(市)免费接受职业教育。

  扶贫必扶智!我省努力补短板优化教育结构,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循化线辣椒。

  让贫困户会门手艺、有个“饭碗”,有致富技能

  在我省,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一技之长,是不少贫困群众脱贫的障碍。

  对此,我省全面展开职业教育扶贫,实施技能脱贫行动,让贫困家庭的劳动力会门手艺、有个“饭碗”。

  去年,我省将全省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列入年度培训重点项目,对贫困地区就业困难人员培训期间给予生活费、交通住宿费补贴;对六州和六盘山片区就业技能培训和补贴标准上浮10%;对企业新招聘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岗前培训或劳动力预备制培训的,给予培训费补贴和技能鉴定费补贴。

  全年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1.65万人次,大部分受训群众找到就业门路,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如今,在我省各地落地的“雨露计划”,成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加油站”。

  毛玉兰的家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哈啦直沟乡孙家村,全村248户中有105户贫困户,这“穷根子”在哪呢?孙家村地处偏远山区,多数人上完初中就再也没进过校门,没技能是脱贫的“拦路虎”。

  “念完初中就没再继续读书,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出去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就是工资太低。”毛玉兰感慨道。去年,毛玉兰学了40多天的服装加工,成了村服装厂的一名缝纫工。“通过免费的技能培训,我在村上的服装厂找到了一份工作,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我就希望能指着这项技能尽快脱贫,如果有条件再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服装店。”说起将来的打算,毛玉兰信心满满。

  “通过一系列‘雨露计划’措施,不但让贫困群众提高了收入,而且换了思路,使贫困群众获得从靠力气吃饭到靠本事赚钱的资本。同时,解决了贫困群众面临的迫切问题,帮助贫困家庭减轻了教育负担。”互助县扶贫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