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脱贫攻坚,透露出哪些“最有力”信号

29.12.2015  10:36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硬的一仗。

  “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接续奋斗,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我省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新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从扶贫到脱贫,从“四个一批”到“八个一批”……岁末时刻,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

  再有三天,2015年即将划上句号,“十二五”即将收官,“十三五”的大幕将徐徐拉开。至此时光交替的关键节点,12月28日,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吹响了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

  面对最后5年的脱贫攻坚决战,必须以超常规的力度实施超常规举措,才能啃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的一个个硬骨头。岁末时刻的这次高规格扶贫开发会,透露出的这么几个“最有力”信号。

    1.最坚定的目标:

  从“扶贫”到“脱贫”,一字之变意味着冲刺期到来

  “举全社会之力,确保提前一年实现整体脱贫,再抓一年巩固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必备条件。”这是“十三五”时期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总目标,也意味着我省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我省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部署。

  攻坚将坚持四方面原则,即: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

  攻坚的基本路径是:实施发展生产、外出务工、生态补偿、资产收益、易地搬迁、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大病救助扶贫攻坚工程。

    2.最精准的识别:

  “两线合一”,努力实现扶贫开发理念和实践跨越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别。我省将进一步推进“两线合一”,就是把贫困标准与低保标准统一起来,实现扶贫开发理念和实践的跨越。

  一方面,我省将以县为单位,对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进行网络实名公示,凡群众举报的,都要认真核查。另一方面省市扶贫机构要组织对新一轮扶贫对象的随机抽查,凡误差率超过4%的地方,全部重新识别。今后每年将进行一次精准识别,并实行第三方评估,对贫困人口(低保人口)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

  同时,将抓紧建设扶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建立多部门联网核查机制,全面提升综合比对分析能力。

    3.最精准的路径:

  从“四个一批”到“八个一批”,“怎么扶”更细化更精准

  致贫原因不尽相同,脱贫攻坚必须因地因人制宜,有针对性的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我省明确,拓展细化“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实施发展生产、外出务工、生态补偿、资产收益、易地搬迁、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大病救助“八个一批”工程。

  从“四个一批”到“八个一批”,是我省与时俱进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体现,由此让帮扶路径更具体,脱贫打法更精准。

    4.最重大的举措:

  易地搬迁为“当头炮”,抓住契机推进“四个带动”

  易地搬迁是脱贫攻坚的重大举措,也是本轮脱贫攻坚战的“当头炮”。按照国务院要求,我省已部署启动“十三五”特别是明年易地搬迁工作。

  易地搬迁,不仅仅是把人搬迁出来,房子盖起来就了事,还涉及产业重建、社区重构、生态修复、小城镇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

  当前,我省正在抓紧制定全省易地搬迁总体规划,特别明确要把明年的搬迁项目实施好。

  以此为契机,我省将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带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绿色集约发展。

    5.最优聚合效应:

  倾斜项目投入,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问题

  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是我省贫困地区的主要特征。这些年,我们积极努力,探索出了“同德模式”,其主要经验就是突出顶层设计,将分散资金统筹整合、集中投入,解决最迫切的问题,产生聚合效应。

  目前,我省有42个县(市、区、行委)纳入特殊类型困难地区,由于基础薄弱、致富路子少,脱贫攻坚难度大。在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上,我省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基础设施项目、生态治理工程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上给予倾斜,注重增强发展能力。调整完善开发收益分配政策,使更多贫困群众从中更多受益。

    6.最大激发内生动力: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让富“口袋”和富“脑袋”同频共振

  幸福从来不会从天而降,要靠辛勤劳动来实现。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以来,不少贫困群众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这一思想上的巨大转变为脱贫攻坚注入了鲜活动力,同时也增强了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下一步,我省要把“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农牧民群众相互帮助,增强脱贫自信;宣传一批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激励贫困群众;探索创新扶贫方法,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着力提升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富“口袋”和富“脑袋”同频共振……

   故事传真:金融扶贫带给陈有贵们春天的透雨

  记者/董洁

  驱车走过坑洼的石子路,看到不远处有一片白茫茫的景象,那就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小寺村陈有贵的马铃薯营销专业合作社所在地。走近方看清楚,白茫茫的场景原来是晾晒的一排排马铃薯粉条。

  12月28日,当记者来到这片“白色世界”,与陈有贵握手时,发现他的手上长满了老茧。“当时我承包这块地的时候全都是河滩,根本没有路,如今你们看到生产场地,都是我带人一点点干了4个月填出来的场地。”

  陈有贵不仅靠着自己的力量填平了15亩的地,就连合作社的厂房都是自己亲手盖的。当初,陈有贵经营的马铃薯粉条加工还是个小作坊,因生意越做越红火,他就想着扩大规模,2010年5月承包了这块地,并成立了大通县燕英马铃薯营销专业合作社,做起了马铃薯的种植及加工。

  但创业初期,生产规模小,资金需求少,从银行只能贷3000元的信用贷款,勉强维持生产。后来随着销售不断扩大,周转资金越来越缺乏,合作社陷入了僵局,这可愁坏了陈有贵。

  因没有符合银行规定的担保抵押物,陈有贵接连跑了四五家银行贷款都遭到了拒绝,一度心灰意冷。 2015年,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启动了“金穗服务惠万家”工程,这一消息使陈有贵重新看到了希望。

  “我就相信政府一定会帮助我们这些创业者度过难关,农行青海省分行成功为我贷了200万元,真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真正带给我们农民一场春天的透雨。”陈有贵激动地说。

  陈有贵的马铃薯粉条现在已经销往到北京、上海、云南等地,被评为西宁市知名商标,同时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加工示范单位。

  小寺村贫困人口多,陈有贵为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带动周边3个村156户的农户一起种植马铃薯进行加工生产,这些农户也都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新道路。陈有贵算了笔账,每个农户每年可增收1.5万元。

  “金穗服务惠万家”是金融精准扶贫贷动百姓致富的工程。大通县为切实缓解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贷款难问题,积极推行此项工程。县农行与担保公司密切配合,在经过征信情况查询的基础上,共向20户农户发放了2110万元的贷款。

  “下一步我准备流转土地1000亩,扩大马铃薯种植范围,相信在省上越来越好的政策扶持下,我们这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阔。”28日,听说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上又提出“十三五”脱贫攻坚一系列好政策,陈有贵按捺不住激动对未来的小康路更加充满憧憬。

   会场面对面:面对剩下的“硬骨头”他们这样说

  记者/董洁

  “我们一定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责任,在工作中定好位、履好职、尽好责,齐心合力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12月28日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间隙,记者在青海会议中心主会场现场采访了与会人员并电话连线了分会场人员。面对未来五年扶贫开发啃硬骨头、攻坚拔寨冲刺期,大家心意相通,铆足了干劲。

  省扶贫局副局长钟海育说,“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要发挥好领头羊作用,积极推进发展生产、外出务工、生态补偿、资产收益、易地搬迁、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大病救助扶贫攻坚工程。

  果洛藏族自治州扶贫局局长才太本说,我们要进一步做好社会帮扶、对口帮扶、联点帮扶工作,弘扬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扎实有效地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早日实现“脱贫困、奔小康”的目标。

  中国电信青海公司总经理曲俊贤说,精准扶贫开发是硬任务也是功夫活,我们公司要加大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及“互联网+”创新发展,下大力气将脱贫攻坚总体要求落实到实处。

  中国人保财险青海分公司总经理刘煜说,我们要充分发挥保险职能,稳固推进青海藏区藏系羊、牦牛保险的承保,为广大农牧民群众谋福祉,提高农牧民大病保险服务质量,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工商银行青海分行副行长柴海生说,结合当前形势,围绕“精准扶贫”,我们要进一步加大贷款投放力度,调整信贷结构,加大绿色信贷,进一步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力度。

   连线“第一书记”:寒冬里来自攻坚前沿的铿锵声音

  记者/孙海玲

  第一书记,第一工作现场,第一攻坚战场。12月28日上午,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会议通过在全省各市州设立视频分会场的形式,第一时间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全省各地、基层一线。会议结束后,本报记者连线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倾听来自扶贫最前沿的声音,透过一句句或平实、或铿锵的表达,我们感受到青海脱贫攻坚新征程上,正在这个寒冬汇聚而起的那一股股新的进发力量。

  泽库县宁秀乡红城村第一书记李卫——从省法院的一名普通干部转变为红城村的第一书记,让我身上的责任更重,使命更强。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别,目前我们正按照省上统一要求,把贫困标准与低保标准统一起来,识别贫困户,下一步要对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进行网络实名公示,认真核查。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库土村第一书记施晶智——贫困人口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耕地少致贫,有的因婚因丧致贫,有的因为没有劳动能力致贫,致贫原因不尽相同,脱贫攻坚必须因地因户因人施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这次会议拓展细化“四个一批”,实施“八个一批”工程,帮扶路径更具体了,扶贫打法更精准了。

  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小苏莽乡多陇村第一书记达哇——在“十三五”到来之际,省委召开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展现了打赢这场战役的坚强决心。作为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接下来的工作中必须苦干实干,真抓实干,为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尽心尽力,不辜负组织的重托,群众的厚望。

  化隆回族自治县昂思多镇尕吾塘村扶贫小组第一书记李宏毅——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工作的头等大事,扶贫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现在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进一步明确,当务之急就是结合实际,凝聚工作合力,放大政策效应,运用好当前中央和省上的扶贫政策,精准发力,将扶贫攻坚总体要求落到实处,把扶贫活水浇到穷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