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嘴有个“老马调解工作室”

08.12.2015  19:24

  青海新闻网讯 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青石嘴镇有个“老马调解工作室”,地方不大,作用却很大,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它。

  前不久,农民工澜某专门来到“老马调解工作室”,进门便说:“要不是你们几位老汉家出马,我们不但要不上工资,还闹出别的事来了,我是专门过来谢谢你们的。”原来,澜某与其他十几名农民工到中铁十三局位于门源县青石嘴镇的工地打工,可是活儿干完了,工资却迟迟拿不到手。眼看到了年下,拿不到工钱就没法儿回家。几次讨要无果,澜某干脆召集没有领到钱的农民工围堵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向辖区派出所报了警,接到报警后,民警向用人单位了解了情况并邀请“老马调解工作室”特邀调解员一同前往事发地。两个“老马”调解员迅速赶赴现场,对情势加以稳控,与双方当事人分别谈话沟通,分析案情,确定思路,反复调解,经过连续14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劝说澜某等人放弃了围堵用人单位的不理智行为,用工方也愿意先支付他们在没有领取工钱时的生活费,等工程验收工程款到位的10日内立即支付农民工工资,一起随时都可能被激化的群体性纠纷就这样顺利平息了。

  “老马调解工作室”成立两年来,调解的纠纷可谓是五花八门。可是,面对各种各样的复杂纠纷,“老马”们却一点儿都不嫌麻烦。工作室只有4名调解员,却个个都是青石嘴镇特邀调解员里的精兵强将,因他们都姓马,又都年近花甲,因此群众们都亲切的称其为老马,故命名为“老马调解工作室”,这是门源县乃至全省第一个以调解员的姓氏命名的工作室。“老马”们可谓是集“三老”于一身——老干部、老党员、老同志。几位“老马”以前都是村里的老干部,曾担任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会计等职务,是群众心目中“靠得住”的人;在“村两委”任职时也是村调委会的调解员,一直从事人民调解工作,调解经验丰富,与老百姓沟通能力强,他们说的话老百姓愿意听、愿意信;几位“老马”年龄最小的已年逾六旬,长期从事调解工作,使得他们既具有非常丰富的调解经验,也拥有了宝贵的人生阅历,对调解工作大有裨益。当初,听说镇调解委员会要聘请特邀调解员时,他们可是主动请缨,继续奋战在调解工作的前沿一线。

  当然,有了资历还得有纪律,“老马”们的工作也不例外。正是因为有了严格的工作机制,调解工作才开展得紧紧有条,得心应手。“老马调解工作室”切实发挥了人民调解的基础作用,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正当权益,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认可,成为了人民群众解决纠纷的免费“专家门诊”,成为党委、政府化解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的有力帮手。两年来,“老马调解工作室”共接待群众来访1200余人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00余件,调解成功38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为门源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