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线上的“蜘蛛侠”

16.02.2016  11:57

  青海新闻网讯 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部,有这么一片戈壁瀚海,地上无绿草、湖中无游鱼、天上无飞鸟,这便是察尔汗盐湖。青藏铁路从察尔汗盐湖坚硬的盐盖上穿行而过,宛如一条钢铁彩虹。

  “由于高原风沙大,加上空气中的盐分含量高,遇到雨雪天气,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设备上就会形成盐污,当盐污附着到接触网的绝缘设备上时,就容易引起绝缘设备导电,造成线路跳闸,甚至导致大面积停电,诱发行车安全事故。”青藏铁路公司西宁供电段格尔木大修车间主任茹振华说,特殊的地理、地质和气候环境,使职工们多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就是“除盐”。

  这群特殊的接触网工,穿梭在青藏铁路沿线,抗风沙、战雨雪,在高空作业维护线路,保障了青藏铁路的安全畅通,他们被形象地称为青藏线上的“蜘蛛侠”。

  2月5日清晨,格尔木接触网大修工区工长张贵龙和20个工友从工区出发,在乘坐1个多小时的接触网作业车后,到达青藏铁路察尔汗站,然后开始等待“天窗”作业命令。

  “在列车运行图上,为了完成设备检修,会根据列车运行时间预留下一段时间,一般2-3个小时”,张贵龙说,这段时间在铁路运输上叫“天窗”。

  在3个多小时的等待时间里,职工们只能在狭小的作业车厢里休息。“中午吃饭在作业车上,工友们带了饼子、米饭,放到微波炉热一下,也有吃泡面的。”张贵龙说。

  “接触网的绝缘部件的材质是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绝缘子有不同种类,如棒式绝缘子、悬式绝缘子、针式绝缘子。其中悬式绝缘子擦洗最困难,它安装在支柱的最顶部,而且朝线路外侧悬空,离地面有八、九米。”茹振华说。

  终于到了“天窗”时间,26岁的张信穿戴好安全带,套上单面乳胶手套,拎着小喷壶和抹布,将安全带固定好,然后慢慢攀登到离地八、九米的支柱上,开始“除盐”工作。

  用小喷壶在绝缘子上均匀地喷上水后,张信用毛巾仔细地擦洗起来。天气很冷,擦拭半小时后,张信告诉记者,他的手开始发麻,全身发木。

  “每年的4月初开始,我们会对全长99公里的盐污区进行水车冲洗,时间持续近两个月;9月份我们会对其中61公里的重污染区段进行再次冲洗,时间20天。”茹振华说,到了春节,还会针对前期重点巡视时发现的重污染区段部分绝缘子进行清洗。

  “春运期间我们每天都在巡视,一旦发现有绝缘子污染严重,就立即上报西宁供电段调度室和技术科,经公司调度所审批,然后下发计划,一周后进行擦拭”,张贵龙说,如果发现污染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会立即扣停列车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