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项目 增投入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三论学习贯彻全省“两会”精神

03.02.2015  09:39

  当前,青海经济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逆势进位的关键时期。在后劲不足、多重任务并行的压力面前,靠什么稳定经济增长的速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抓项目、增投入,充分发挥投资对发展的关键作用”。这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遵循。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投资是稳定经济增速的“压舱石”。对我省而言,在经济下行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的背景下,消费需求有一个培育过程,出口则受国际、国内市场制约,因此,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投资就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我省经济总量小、发展空间大,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改造升级还是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都为扩大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

  2014年,我省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7.5%,投资驱动作用、项目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然而,投资规模小、项目产业链不长等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新常态下,稳住投资这一基本盘,抓住产业项目的“牛鼻子”,仍然是为发展增活力、添后劲的重中之重。

  强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牵引作用。要把项目和投资的重点,放在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以项目带动转方式、调结构,把促进稳定投资与保障和改善民生、与淘汰落后产能结合起来,加快格敦铁路青海段、果洛机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既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突出项目前期和多元化投资两大关键。瞄准盯紧国家七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和市场需求,加快重大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争取中央投资高于全国预算投资增长,探索组建投资开发公司,推出一批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的示范项目;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新型城镇化等方面深入谋划一批新的重大项目。

  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搏精神,凝聚起不被困难压倒、不被压力束缚的气概和力量,夯实投资底盘,筑牢发展基础,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不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和竞争优势,确保今年经济增长目标顺利实现。(青海日报评论员)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