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试看智慧农业谁能敌

10.10.2019  11:52

  黄河彩篮育苗工作

  智能温室移动喷灌

  平安区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基地

  智慧农业平台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初秋时节,在“黄河彩篮”高原现代菜篮子产业园、乐都果蔬产业园、富硒产业园……一座座日光节能温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紫皮大蒜、土豆、线椒,争奇斗妍,成为线上线下的“宠儿”。近年来,海东市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乡融合发展,紧抓“互联网+”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海东特色的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共进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智能监控省时省力

  走进海东“黄河彩篮”现代菜篮子生产示范基地,在基地的大棚和玻璃温室,看到种菜不用一寸土,浇水施肥“打点滴”,不仅让人对农业和农民有了全新认识,更使人感受到安全绿色的高原现代农业的朝阳正在黄河谷地喷涌而出。

  近年来,海东市积极推广“互联网+智慧农业”模式,利用“互联网农业”思维构建标准化、智能化种植体系,实现农产品的全程溯源、智能监控、标准化管理。利用“智慧农业云平台”,海东智慧农业突破现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制约,实现机器与机器互动、机器与人互动,以及人与人的互动,构建出新的农牧业商业模式,助力海东现代农业发展,海东在全省率先建成“智慧农业云平台”。

  “假如你想了解种苗基地此刻的场景,就可以通过该平台的监控系统实时远程监控,基地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到。除了监控,还可以对基地环境进行精细化管理控制,比如智能育苗,可按比例对育苗进行营养液的灌溉……”海东市农发委工作人员指着平台说。该平台囊括了设施农业监控系统、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大田监测系统、自动喷灌系统、立体栽培系统、作物生长补光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农事档案管理追溯体系等。

  值得一提的是,其调控温湿度系统涵盖了玻璃大棚智能区、滴管种苗基地,以及智能控制器,冲洗设备、智能施肥机、比率施肥机等水肥装置,实现了分区域、分层次因地制宜的水肥灌溉区域设置,并可通过云平台设置大棚内部的温湿度,通过报表中心和监控中心远程查看棚内数据和灌溉视频。“这样一来,与以前的耕种模式不同,我们已经实现了节水节肥,省时省力,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事管理。”海东市农发委负责人说。

  农业充满“科技范儿”

  如今,各种农业科技被广泛应用,彻底地颠覆了人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不仅仅在日常生活领域,在农业种植领域,高科技更是给传统的农业产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让高效农业成为青海的一张新名片。

  在平安区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基地,海东市瑞宇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孙瑞站在温室大棚里,看着前来摘草莓的顾客,一筐筐地称斤、打包,咧着嘴笑了。“今年,挣得还行,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7000多元。靠着这些‘家伙’,没以前那么累,省心又省力,让我们这些农民感觉很幸福哩!”

  位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内,一年四季都种植着各种花草蔬果,品类繁多,品种优良。各类作物一年一般种植两季,都采用科学种植方式,如现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管道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通过电脑控制,实现智能化灌溉施肥、营养液循环,这项技术也为海东农业拓宽了一片新天地。

  在科技大棚里,一行行无土栽培的西红柿、小彩椒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发展“绿色、有机、循环”农业为主线,凸显“科技创新、引领带动、展示培训、示范推广、加工转化、休闲观光”等六大功能,重点围绕高原杂交油菜制种中心、马铃薯原种繁育中心、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精准农业信息中心、莓类浆果及花卉组培育苗中心和高原农牧业高科技研发基地等平台,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实施科技研发。同时,建成了杂交油菜制种、脱毒马铃薯繁种、蚕豆制种、特色蔬菜生产、树莓种植等产业基地,有效发挥了海东农业科技园区在支撑引领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今,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成为全省高原现代农业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创业服务基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创新示范基地。

  智慧农业风生水起

  今年,海东市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管理服务信息化综合平台,增强集信息采集、指挥调度、监管监测、科技服务、生产指导等管理功能,实施农业智能化管理。加快生产领域信息技术应用,以设施农业等为重点,在种苗培育、水肥控制等农艺环节,在规模化畜禽和水产养殖、设施蔬菜、工厂化育苗等领域,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同时,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农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优质农产品的电商化改造、信息化融合,以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十三五”期间建立覆盖六县区、大部分乡镇、村的三级电子商务运营网络,加快农村商务领域发展。

  初步计划,2020年完成六县区农牧部门、园区信息中心的改造升级;实现包括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牧业经营主体在内的500家数据采集终端建设,每县区90家以上;开发和推广农机管理信息系统,引导农机大户加入市农机管理信息系统,3年内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型动力装备全部纳入平台管理系统;开发农机事故应急处理指挥及执法监控系统,提高应急处理、执法监控的智能化水平;以全市信息中心调度指挥管理平台为基础,整合现有资源,筹备组建海东市农业生产服务与应急指挥服务中心,推广土肥、植保、气象、测绘、遥感、农情监测等一站式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服务水平。

  同时,海东将以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中心为主要载体,强化大数据采集分析、加工整理,面向社会规范有序公开农业大数据。探索建立大数据资源市场化运营机制,逐步形成集数据采集、加工、政策研判、交易、服务于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链,将有效的公共数据加快转换为无限的创新价值。

  此外,海东将引进大数据综合开发智库资源,从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突出问题入手,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开发面向“三农”垂直应用的大数据新产品,形成覆盖农业各领域的大数据产品体系,逐步将农业大数据应用拓展延伸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