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4 美丽青海 精彩故事:大忙人“颜馆”的2014

10.01.2015  11:21

  岁末,在西宁、在平安、在互助……各种迎新年群众文艺晚会相继拉开帷幕。歌曲、舞蹈、时装秀、器乐演奏等节目轮番上场,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和笑声。

  “这些活动颜馆没少费心啊!”许多基层的文化工作者都这样说。

  他们口中所说的“颜馆”就是省文化馆馆长颜宗成。

  2014年对“颜馆”来说,又是奔波和忙碌的一年——从“欢乐乡村”巡回演出活动,到高雅艺术“五进”演出活动;从“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到“我眼中的青海”大讲堂系列活动……“省文化馆积极创新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推进共建共享,公共文化的阳光惠及全省群众。”颜馆年末的述职报告里记录了这一年来他和馆里所有工作人员坚守群众文化阵地的点点滴滴。

  “我们馆的中老年艺术团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获一个组织金奖、一个最高奖和两个银奖;我们主办的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和‘欢乐乡村’巡回演出活动已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库专家列为全国文化惠民的典范;今年我们举办的‘魅力校园’才艺大赛是活动创办以来参加人数最多、作品质量最好的一届;我们组织选派省内的花儿歌手参加了宁夏、甘肃、贵州、广西等地的比赛,一路过来斩金夺银,为青海赢得了荣誉;我们完成了省上交办的‘青海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群众歌咏大会’的策划、编创和组织演出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一致好评……”谈起2014年的成绩,颜馆如数家珍,自豪之情流露于眼角眉梢。

  2014年10月,国家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做的重要讲话精神让颜馆更有干劲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他带领全馆人员积极筹划的一场场面向百姓的艺术盛宴正在“开席”。

  “我们发挥了馆属艺术团队的优势,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全年观众达5000万人。在高雅艺术‘五进’活动中,我们重点为孤残儿童、老人和农民工等群体演出,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群众文化建设的行列中,颜馆心中十分安慰。为了让“草根团队”变身“正规军”,更好地带领群众开展好精神文化生活,省文化馆采取“请上来”、“走下去”和区域性帮扶的工作模式,帮助基层文化示范点培训文艺骨干,编排、创作推出了一批“接地气、合口味”的文艺作品,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尝到最“对味”的文化大餐,而且让群众成为舞台上的主角。

  前两天,省文化馆成立了理事会,颜馆被选为理事长,这位群众文化的“领头羊”更忙了。年过半百的他依旧精力充沛,他说,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文化馆作为连接政府与百姓文化生活的纽带,未来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李欣)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