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海东迎来最美旅游季

20.04.2016  14:31
来源:海东时报

  土族风情舞蹈

   进入四月,风情海东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景色最旖旎,踏青正当时。在这春色融融,风和日丽的季节,海东旅游迎来了最好的时节。

  今年,海东市按照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确定的定位和空间布局,积极打造“大美青海·风情海东,极地门户·青藏首站”旅游新形象,努力把海东打造成青藏高原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领先区。据了解,预计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25%;今年计划实施各类项目41个,完成投资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

  “东大门”打造最美“桃花源”

  湟水千百年来在这里静静地流淌,塑造了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湟水谷地,同样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是青海省海拔最低的地方,雨水充沛、气候宜人,生长着近万亩的桃树,曾素有“万亩桃林”的美称。

  桃花是民和春天最响亮的旅游名片。走进民和县川口镇驼岭村的水源山宗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十多亩钢架结构的生态温棚内,一颗颗桃树挂满了繁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然而,几个月前,民和桃花源因景区整体面积减少,交通不便,环境污染等因素,桃花源乡村旅游国家3A级景区资质被取消。虽然景区被摘牌,但民和县却变压力为动力,在短时间内催生出一个重新打造、提升桃花源AAA景区的规划方案。据民和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黎峰介绍,为重新打造民和桃花源的品牌,今年民和县将原靠近下川口工业园区的桃花源景区往东挪至湟水河畔,重新补植补栽桃树,并利用祁家堡园内67公顷土地重新栽植桃树,在黄河、湟水河沿岸和祁家堡打造一批全新的桃花源。“我们将举全县之力,用一至两年时间再造一个‘满城建树,满目桃花’的桃花源景区。”黎峰说。据介绍,今年民和县预计接待游客1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7亿元,同比增长15%。

  乐都开启“文化旅游年”模式

  赏完了民和的桃花,沿着兰西高速向西驱车几十公里后,一座现代化新城映入人们眼帘——乐都到了。

  春暖花开,风和日丽。采摘草莓的游客纷至沓来,乐都区刘梅的百亩草莓温室大棚里,欢声笑语不断传来。据刘梅介绍,目前采摘园共有28个温室大棚,去年10月份种植的草莓,到今年1月份草莓开始结果。目前每天会有5、6个大棚对游客开放,每天的客人都不少,到了节假日更是门庭若市。

  乐都素有“瓜果蔬菜之乡”的美称,区位优势明显,乡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乐都区围绕“人文、生态、民俗、特色农业”四大资源优势,不断加大乡村旅游发展步伐,乡村旅游在海东地区乃至全省都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乐都区已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区休闲农业企业(点)达16家,各类休闲农庄、农家乐餐馆等乡村旅游点发展到158家。

  3月25日,乐都区第一次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乐都区正式启动文化旅游年活动。首届文化旅游年活动将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乐都文化和品牌赛事为载体,带动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培育特色文化旅游产品。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繁荣文化艺术,带动旅游发展,培育文化产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与此同时,今年4月份到10月份期间,乐都区还将举办或承办大樱桃采摘节、瞿昙寺花儿会、北山跑马会、树莓采摘节、国际高原攀岩精英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乐都赛段绕城赛、南山射箭赛、瞿昙寺文化艺术周、松花顶徒步大赛、全省徒步大赛、南山大通道自驾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山水化隆”迎来户外旅游季

  吃过了可口的草莓,带上家人或三五知己,自驾来到素有“青藏高原小江南”的化隆县群科镇,在温暖和煦的春风里,漫步杏林园,看满树杏花怒放,享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无限美……

  最美人间四月天。随着化隆·群科第二届杏花旅游文化节拉开帷幕,文艺演出、越野车场地赛、徒步观赏杏花、自驾游等活动吸引了省内外诸多游客。

  化隆具有先天的徒步旅游资源优势,“山水化隆”主题定位已经被广为认可。以公伯峡、群科新区水上娱乐、观光农业等为主的黄河风情旅游品牌;以夏琼寺、雄先岗山旅游景区为主的宗教文化旅游品牌;以马步芳公馆、阿河滩清真寺和农业示范园为主的民俗风情旅游品牌,都是徒步爱好者们梦寐以求的旅游首选地和目的地。加之全县4家乡村旅游接待点被评定为四星级接待点,化隆回绣、石画等旅游产品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为徒步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化隆县县长马金星介绍,化隆已在县境内开辟了10条精品徒步线路,已着手投资建设了两处宿营基地,按照每年推介2条的思路,全力打造“山水化隆·户外仙踪”新名片,力求将化隆打造成海东市乃至全国知名品牌徒步旅游目的地。

  “撒拉之乡”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区

  “循化的黄河水清澈,循化的姑娘艳丽。”穿过化隆县甘都镇,驶过乙麻目大桥,桥下清澈的黄河水不禁让人驻足流连。过了桥,我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循化就不远了。这里是撒拉族的主要居住地,境内拥有众多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观,被誉为“高原小江南”。

  今年,循化县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这一“天时”,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这一“地利”,利用与土库曼斯坦之间血浓于水这一“人和”,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繁荣发展步伐。循化将加快实施“旅游活县”战略,构建“一带五区”旅游资源开发布局,利用西成铁路、张河高速、临共高速建设等机遇,加强与河西走廊、青南藏区、甘肃临夏等地区的合作,打造丝路旅游。

  循化县县长韩兴斌告诉记者,今后循化将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打造黄河上游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通过实施“旅游立县”战略,大力发展民俗游、生态游、黄河游、红色游,形成新业态、新产品,努力实现全域景区化、景区精品化、文旅一体化、业态多样化、营销数字化,努力在环夏都旅游圈中凸显重要地位,力争游客接待人数年均增长15%,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0%。

  “醉美互助”争创国家5A级景区

  在黄河边嬉耍尽兴后,一路北上,还未到达,就有一股浓郁的青稞酒香氤氲在空气中。走进互助威远镇,宽敞笔直的柏油马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街道上往来的新能源电动公交车……为人们展现着一个崛起、奋进、发展、开放的新县城。

  悠久的青稞酒文化在这里酝酿,土族文化精髓在这里传承发扬。轮子秋、十二盘、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无不让人向往。去年底,互助县土族故土园被列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使土族故土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取得了基础性突破,也标志着海东旅游业朝着5A级旅游景区的高端品牌阔步迈进。

  今年,互助将按照5A级景区要求,按土族民俗特色打造锦绣集商业步行街,连接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纳顿庄园、青稞酒文化体验游,形成景区旅游小环线。对彩虹部落、小庄、纳顿庄园、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四个景区景点按5A景区标准进行差异化、精细化打造,形成集观光、餐饮、休闲、娱乐、购物一体的故土园核心景区。

  同时,围绕打造“民族文化名县”发展定位,将传承保护土族民俗文化、青稞酒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有效衔接,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在全省范围内打开工业旅游的先河。

  古驿平安打造海东旅游集散地

  从互助县驱车30公里,就到了平安区——离西宁机场最近的城市。临空综合经济园区、高铁新区、曹家堡机场、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作为海东市核心城区的平安区,不仅迎来了撤县设区的历史机遇,更在新园区、新城区的助推下,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让自己在西宁海东一体化发展中的核心区地位更加显现。

  在“大美青海·风情海东”和“极地门户·青藏首站”的旅游形象背景下,作为古丝绸南路和内地进入青藏咽喉之地、国家新型城镇化和重点开发地区,平安围绕“把平安打造成海东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和乡村休闲度假区”的总体规划部署,将持续做好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结合的文章,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培育文化旅游品牌,全力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放眼风情海东,以乐都为核心,串连平安、牙什尕等景区的旅游2小时经济圈正在形成;黄河旅游景观、湟水河文化景观、生态旅游景观三个廊道,土族故土园5A级景区、湟水河、金三川、黄河风情旅游四大板块也在渐渐凸显。

  春来江水绿如蓝。在最美的时节里,海东旅游正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