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谷地首次发现大规模可利用富锗土壤资源区

22.09.2015  09:02

  近日,青海生态农业地质调查取得重大突破,承担项目的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在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中,首次在黄河谷地发现1500平方公里富锗及含锗土壤资源区,为我省区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区划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近年来,省五勘院强化“大地质”观念,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切入点,在巩固传统固体矿产勘查的同时,发挥专业优势,不断加强生态农业地质调查,相继取得多项成果。

  目前,该院已完成青海东部及青海湖北部地区24900平方公里1∶25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基本查明区内土壤中元素空间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发现了多个富锗或含锗的区域,沿黄河流域从东至西块状延伸,主要分布在贵德、尖扎、化隆和循化等地,其中,土壤中锗含量大于1.3毫克/公斤的区域达1500平方千米,锗含量大于1.5毫克/公斤的区域有200平方千米。

  据了解,在黄河谷地采集1200件植物样品检测中,研究发现,富锗及含锗区域内甘草、地皮菜、发菜、冬虫夏草、马樱、党参、蕨菜、黄芪、蕨麻等药材和菌类具有极高的锗含量,作物中小麦、玉米、油菜籽、花椒、萝卜、核桃等锗含量较高。加之,这些区域地理环境优越,受到外界人为污染少,属于纯净绿色土地,可大力培植富锗作物。

  相关链接:锗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广泛的防病治病、预防衰老、美容养颜等功效。有机锗其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等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因此有人称有机锗为21世纪的“救世锗”。

  人体摄入锗的根本途径是日常食用富锗农产品,而天然的富锗农产品更是难得的稀有产品,其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富锗土壤。人参、灵芝等名贵中药中锗含量丰富。国内有城市开发出富锗有机大米等产品,但我省尚属空白。(张海虎 林南琴)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