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高速公路——连接新青川大通道的绿色纽带

20.10.2016  13:35

  风光秀美的青海、瓜果之乡的新疆、天府之国的四川,这三个相隔遥远的省份,如今因一条新青川大通道的建设而紧密相连。从遥远的南疆到青海腹地再到四川盆地,这条大通道的建设不仅可以形成连接三省区和沟通西北、西南地区的捷径,而且可以把沿线的城镇、资源、风光、景点等串联起来,形成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区域经济通道和旅游新干线——这便是即将建成通车的香日德至花石峡高速公路(简称香花高速公路)。

  香花高速公路起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日德镇托海村,接京藏高速茶卡至格尔木公路香日德互通立交,经都兰县香加乡、沟里乡、智益村、敖哇得山、卓依垭口、乌哇怠沟、冬给措纳湖,终点为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花石峡镇,全长155.19公里。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路段65公里,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路段占全线30%以上,地质复杂,气候恶劣,施工环境差。全线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18.5m。经过4年的精心建设,香花高速公路于今年10月20日建成通车。

   保护一片绿色,撑起一片蓝天

  香花高速公路地处海西州和果洛州境内,既具有高原内陆荒漠气候,也有高寒草原大陆性气候,生态环境脆弱,在青海省地域环境中具有代表性。

  被誉为“高颜值”的香日德至花石峡高速公路,是一条蜿蜒在美景中的生态通道、绿色长廊、景观大道。公路的起点香日德镇,是茫茫戈壁荒漠上的一片绿洲。从香日德镇一路驱车来到美丽的冬给措纳湖畔,一路上云卷云舒,秋日下金黄的杨树林挺拔昂扬;当你从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到达湖畔时,一方水域陡现眼前,野鸭群飞、鹭鸟翱翔,茫茫涟涟,阒灏无边,俨然梦幻世界。

  在香花高速公路建设中,业主青海省公路建设管理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重要指示,深刻领会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和“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始终把生态环保理念和相关环保措施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抓细节,求实效。

  针对沿线生态脆弱的实际,自2012年8月开工伊始,香花高速公路项目办便专门邀请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环境监理中心向各参建单位宣贯《环境保护法》,并结合项目建设实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阐述了相关内容,提高各参建单位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此同时,及时编制了《香日德至花石峡段公路环境保护工作指南》,下发各施工单位严格执行。

  在公路建设中,从业主管理到施工监理,香花公路建设者们都严格遵照环评书和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取土、弃土,严禁乱采乱挖;严格按规定设置合理的施工便道,加强料场、施工路段的便道养护,防止扬尘;及时掩埋生产生活垃圾,并要求施工后期做好料场、便道、场站及驻地的环保恢复工作,做到工完料清。

  为保障公路沿线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香花高速公路建设者们始终秉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理念,一方面对施工中造成的裸露边坡、弃渣场采用草皮回铺、栽植树木、绿网覆盖等措施,边施工边治理恢复,宜草则草,宜林则林,使工程实体与生态恢复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对沿线景观工程进行专题设计,并首次对公路绿化工程实施单独招标,累计投资2231.5万元,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新疆杨、沙棘、白刺等植物,极大改善了行车和生态环境。

  “公路建设中贯彻生态优先理念,就是要把建设大美青海的奋斗目标贯彻到公路建设的全过程,理念要美、设计要美、施工要美、管理要美,使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扰动、生态功能的影响、生态资源的损伤降到最低。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做建设大美青海的先行者。”青海省公路建设管理局局长苗广营说。

   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施工,建设经得起检验的优质工程

  自2013年4月开始,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决定在全省交通系统开展“公路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对此,省公路建设管理局及时制定了公路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对香花公路建设提出了“按照交通运输部典型示范工程标准完成建设任务,争创优质工程”的明确目标。

  香花高速公路项目办通过“抓通病、抓现场、抓履约”,在项目管理中加大现场交流的力度,将“公路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往更深层次推进,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得以落实,达到了“实施有规范、操作有规程、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目标。

  为确保工程质量,香花公路项目办认真执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对“首件工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首件工程”全过程进行留影,建立样板工程,成熟后进行推广实施。认真执行实体质量检测制,加强工程施工巡查,在现场及时督促整改存在的质量问题,对实体质量不合格的坚决返工重做,以实际行动践行工程质量缺陷“零容忍”的决心和态度。认真执行现场问题通知单制,及时以现场问题通知单形式指出现场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参建单位认真落实相关整改措施。通过施工标准化管理,采取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保障工程质量。

  ——场站标准化建设。按钢筋集中加工、混凝土集中拌合、梁板集中预制的“三集中”原则进行建设,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发挥了管理集中的优势,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减少消耗、降低成本,顺利推行了施工标准化管理。

  ——材料管理。加强路用自采材料和外购材料的质量控制,实行材料准入制,防止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中,对钢筋、水泥、沥青等主要材料进场前先由监理进行查验,经检验合格后批准进场,同时委托具备资质的试验检测单位对到场的主要材料按批量进行试验检测复查。经检测进场的钢筋、水泥、沥青材料各项指标合格率为100%,粗细集料合格率100%。

  ——水稳基层施工。为保证路面平整度,减少纵向接缝,在水稳基层施工中采用了大功率摊铺机进行单幅一机式铺筑。该大型水稳摊铺机最大功率可以达到180KW,最大摊铺宽度为12m,有效避免了传统双机并铺中接缝离析、横坡不一、平整度差等质量缺陷。

  针对当地气候的实际情况,对水稳基层采用了一布一膜土工布覆盖的养生方法。覆盖时布朝下紧贴水稳基层表面,有利于锁住水分,白天气温较高时,水分向上蒸发,晚上气温较低时,锁在布里面的水分又反滴到水稳基层表面上。根据一布一膜土工布的“温室”效应,锁住了水分,满足水稳基层养生时的湿度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施工时采用摊铺机全幅摊铺工艺,采用接触式平衡梁控制,结构物采用走钢丝控制厚度与平整度,在摊铺沥青上面层前,对所有下面层进行平整度检查,对大于3mm的平整度突变点进行标示、记录,局部进行精铣刨方式直至合格为止,确保了路面平整度;采用温拌沥青施工新工艺,温拌沥青路面试验路段的施工为今后在高原气候寒冷地区路面施工节能减排方面提供了数据支持。

  ——水泥混凝土工程。采用了集中拌合和砼构件工厂化生产,针对海西地区气候干燥、蒸发量较大的实际情况,预制梁板设置供水管道采用喷淋养生;桥梁墩柱采取墩顶滴灌等方式进行养生;盖梁采用透水土工布包裹,滴灌养生;对涵洞墙身混凝土采用透水土工布和一布一膜土工布相结合的注水滴灌养生。通过不同的养生方式,混凝土强度得到了保证。认真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重视钢筋保护层厚度,使用高强中空圆形砂浆垫块,注重钢筋加工与安装质量,规范混凝土浇注工艺,努力消除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色差大等外观质量缺陷,使混凝土实体外观质量、混凝土强度、桥梁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加工合格率等得到很大提升。

  为解决高原冻土这一难题,香花公路项目办邀请了公路行业的专家对香花公路冻土路基施工路段进行现场论证。为保证冻土路基的稳定,施工中首先采用通风片石路基和散热棒进行主动降温,深入两侧路基下若干米,将空气中的冷量传入冻土层,将冻土层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从而使冻土层保持冻结状态,有效保障了路基温度的稳定。其次,除在高填方路段在路基边坡处设置反压护坡道外,建设者们还对高填方路基中间有积水的路段进行回填处理,有力保障了冻土路基的稳定性。为避免风积雪上路影响行车安全,在海拔4445米的卓依垭口山顶路段将中央分隔带护栏全部改为通透式组合型钢护栏,提高了行车安全系数。

  在梁板预制中,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智能化张拉和循环智能压浆新技术,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失误和控制偏差,确保了孔道内浆体饱满,孔道的进、出浆口的浆体密实,提升了桥梁结构的耐久性。

  这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项目管理的科学组织,有力地推进了香花公路建设,使这条穿行在高原大地上的高速公路早日造福沿线百姓。

   民族团结一家亲,路地携手建高速

  香花高速公路沿线是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香花公路项目办以“修一条路,造福一方百姓”为己任,在全线建设者中提倡“团结、友爱、互助”的民族团结精神,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公路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

  2014年8月12日,都兰县香加乡政府院内,迎来了几位熟悉的客人:香花高速公路香沟段项目办主任马庆德带领有关人员来到这里,就香日德至沟里76公里路段在建设中对沿线村民的影响以及所涉问题的解决,征求地方政府和村民的意见。

  交谈中,马庆德代表建设单位对两年多来香加乡政府及沿线村民给予公路建设的大力支持,深表感谢;同时,真诚地征求乡政府及沿线村民的意见和建议。香加乡乡长青格勒表示,香花高速公路香沟段建设两年来,项目办做了大量工作,也为沿线村民办了大量的实事、好事。乡政府和沿线村民对项目办的工作是满意的,也是十分感谢的。目前,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村民该得到的也全得到了,大家没有新的诉求!

  据了解,自2012年香花高速公路开工以来,香沟项目办就按照省公路建设管理局的要求和统一部署,把搞好路地关系、民族关系作为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努力加快公路建设的同时,尽可能地为地方政府和沿线村民做好事、办实事。短短两年间,香沟项目办协调沿线各施工单位,为路线经过的前进、先锋、柴兴、察汗毛、红星、柯克哈达等农业村,在田头路边修建水泥预制板灌溉渠37公里多、机耕道路26.5公里、人畜通道35道、农桥377道以及大量的机耕通道、野生动物通道等,总投入约在3500万元以上。同时,利用自己在机械设备、建筑材料以及人工方面的便利条件,义务为沿线村民整修道路、平整场地、架便民桥、打水井等,只要村民们提出来,他们都有求必应,尽力去办。

  与此同时,香花高速公路沟花段项目办也在公路建设中千方百计为沿线群众排忧解难,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打成一片。除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群众组织的“六一”儿童节、赛马会等活动,并向当地群众赠送慰问金等物资外,项目办还每季度到沿线的牧民家中了解情况,尽最大可能给予帮助。

  据项目办主任杨风龙介绍,当地一家牧民因居住地与水源地较远,生活用水困难,项目办和施工单位商议后决定,定期将水送至牧民家中。花石峡镇政府院内外的地坪没有整修,工作人员进出很不方便;项目办积极协调机械、人员前往整修。经过14天的施工,将院内外修葺一新,给镇政府工作人员和前来办事的牧民群众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牧民的一致好评。

   努力打造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幸福路

  历时4年的香花高速公路建设,数千名筑路员工战严寒、斗风雪、顶烈日、冒酷暑,先后完成路基土石方1074.193万立方米;建设特大桥1658米/1座、大中桥8382米/44座、小桥555.1米/20座,涵洞6086.21米/302道,隧道工程185米/1座,匝道收费站2处,临时主线收费站一处服务区1处,完成建设总投资45.73亿元。今天,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喜悦。

  如今,当我们驱车行驶在香花高速公路上,平坦如砥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通往遥远的天际,一座座桥梁、隧道如长虹卧波,凌空越阻,飞跨于道道天堑之上。而坐落在香日德、沟里乡等地的互通立交,更是把沿线的公路、村庄、城镇等经济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干支相连、相得益彰、和谐运行的有机交通系统。

  路通业兴。筑路为的是老百姓,筑路受益的更是老百姓。香花高速公路南连花久、共玉高速公路,北接德香、茶格高速公路,并于109国道、214国道连接。香花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架起了海西州都兰县与相邻果洛州玛多县之间的桥梁,把柴达木盆地与玉树、果洛紧密相连,加速了青海西部地区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优势资源的开发,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加强了海西地区在青海西部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和经济辐射功能,同时对促进青海省及项目沿线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青藏高原的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统计,香花高速公路自2012年开工以来,累计为沿线群众提供农民工就业岗位20326个,使用水泥36.5万吨,全部采用省内产品;使用钢材4.4万吨,其中省内产品占到8.2%。共计投入机械设备3514台(辆),其中省内设备2763台(辆),占78.6%,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尤其是海西地方经济的发展。

  香花高速公路的建成,将把都兰热水吐蕃墓葬群、香日德班禅行辕、冬给措那湖、阿尼玛卿雪山等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极具高原特色的黄金旅游线路,有力促进沿线旅游事业发展。

  “香花高速公路的建成还促进了沿线农牧区枸杞、城郊果蔬、有机牛羊肉和农牧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为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香花公路就是一条幸福路,一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之路。作为建设单位,我们能以自己的劳动和付出,为当地人民群众建设这样一条高质量的公路,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青海省公路建设管理局副局长陈胜利说。(马新 张忠华 苗广营)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