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书记的“大家”情怀

08.04.2019  04:42

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他却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了驻村扶贫工作中,在奔小康的路上带领着可爱的沙巴图群众,行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城关镇沙巴图村,翻开第一书记马进义的两年驻村经历,其实事情很平淡,他也只是用平平淡淡的几句话带过了所有。

或许正是这样的轻描淡写,让我们不由心生一份对马书记的敬意,他把一件极平常的事情做到极致,满怀着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坚定着让沙巴图群众过上好日子的信心和决心。

源起他妻子的一条微信朋友圈,3月16日中午,妻子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每天看着你拖着满身疲惫,加班到很晚没吃一口热饭,鞋子永远沾满泥土和牛粪……”

微信发出不久,就开始“引爆”了城关镇干部群众的朋友圈和工作群,并连连获赞。城关镇党委副书记郑强在转发时还附带说:“一位第一书记妻子的心声,让人动容!”

问到马进义是否知情时,他使劲摇头说当时自己在忙工作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不知道,就在这时,这位堂堂七尺男儿流下了热泪,他说:“妻子身体不好我没管过,父母亲生病我也没管过,但是我在干党交给我的任务,心里没有什么亏欠。”

沙巴图村是一个有着438户2118人的纯回族村落,在这样一个半脑山地区,山地比川地多,还面临着人多地少的发展困境,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无法在种植庄稼上赚来收益,再加之群众的内生动力差和文化水平低等原因,贫困户的数量就达到了31户120人。

从曾经的贫困村到2018年退出贫困,沙巴图村在马书记的带领下开始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多年来困扰村民的人畜饮水难问题解决了,村里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贫困户开始有了“造血”的养牛产业,有些曾经住不起新房的贫困户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马进义清楚地记得,2017年5月4日是他驻村的第一天,如今已有近两年的时间,从起初对村里情况一无所知,到如今熟悉家家户户的情况,他的工作一定是从村民中来,到村民中去。

在扶贫工作中,让马进义印象最深的就是开导当时辍学在家的马晓燕重新回到校园,他把这件事写进了自己的日记里并保留了下来。

他回忆,那是2017年5月,他入户调查时,一进到马晓燕家,一个身体单薄的小姑娘站在院子里,当时就在纳闷小姑娘为什么不上学,心中顿时有种悲伤。在了解到小姑娘产生了厌学心理后,就开始给马晓燕做思想工作,几经努力未果后开始和学校、班主任联系,最终在大家一起努力下马晓燕回到了校园,如今已成为四年级学生。

贫困户马海文老两口也一直是马书记牵挂的对象,因家中有一个尿毒症患者,长期的治疗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马书记得知这一情况后,将一份捐款倡议书发了出去,随即通过募捐平台募到2万多元,解了燃眉之急。且在马书记的帮助下,马海文家搬进了敞亮的新房,一家人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采访刚刚结束,马进义就匆匆赶到马穆沙家里去看望“扶贫牛”,在厨房里做饭的马拉比热情地迎了上来,马书记耐心地嘱咐,这几天天气热了要给牛多喂些水,不能喂食发馊的馍馍……

马拉比说:“马书记来了以后我们家盖上了新房,大人小孩穿得好了,生活特别好。”从她激动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沙巴图村民对马书记的感激。

在沙巴图村开展扶贫工作,长期住在村子里,甚至几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在问及父母和妻子是否理解这份工作时,他没有丝毫犹豫的回答说非常支持。而且他会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拿来和妻子探讨,力所能及为贫困户多做一些事,多增一点收入,一件件很平常的事情里,尽显他对沙巴图群众的“大家”情怀。

马书记的心中希望沙巴图群众越过越好,沙巴图群众的心里永远住着带他们致富的马书记。(宋明慧)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