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国二次创业反哺乡亲

12.06.2018  09:40

  青海新闻网讯 2016年海西州十大杰出创业青年马军国的故事很有代表性,是一个走出大山创业致富,回到故乡二次创业反哺乡亲们,带动村民共同发展的故事。

  1993年,马军国跟随父母从海东化隆石大仓乡的脑山地区出来,落户在乌兰县柯柯镇圆山村,靠放羊、打工维持生活。20世纪80年代末期,海东化隆回族自治县的群众走出山门,外出经营拉面馆。亲帮亲、邻帮邻,还带动了餐饮辅料制作、牛羊肉配送等行业发展,化隆拉面馆逐渐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进入新世纪,“拉面经济”如火如荼,马军国看到身边很多人靠“拉面经济”先富了起来,他也心动了,2003年南下广州,成为“拉面经济”大军的一员。最初几年,他在亲戚的饭馆里端盘子挣辛苦钱,2005年攒了些钱,先后在广州、上海、宁波开拉面馆,自己创业。随着拉面馆在全国遍地开花,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2007年冬天马军国回到乌兰二次创业,发展枸杞种植业、特色农业。2008年,他贷款10万元承包了圆山村13.3公顷地种枸杞。“原来想得太简单,想着跟种树一样,苗子种下去就会结果,就能赚到钱。”由于技术不成熟、田间管理不到位,枸杞不挂果,最初两年没挣到钱。2010年,他以3万元年薪从宁夏聘请了一名技术员,除草、施肥、剪枝、晾晒……技术员手把手地教,全程服务指导。有了技术支撑,这一年枸杞种植纯利润达到了10多万元。赶上枸杞产业发展最好的几年,种植面积成倍增长,2015年已达到133.3公顷,2013年到2014年,纯利润达到一二百万元。2016年枸杞产业遇冷,他转而发展养殖业,创办了乌兰县庆祥养殖专业合作社,牦牛出栏一千多头,收益百万元。

  圆山村有121户439人,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30人,贫困人口占到十分之一。作为种植大户,马军国义不容辞承担起扶贫帮困责任,吸纳本村和周边村的三四十个贫困户在枸杞地里务工,采摘季节每户增收一万多元,人均6千多元。养殖合作社还与柯柯镇纳木哈村结成帮扶对子,定点帮扶纳木哈村村民马有库和郭生秀,2016-2017两年间先后捐助纳木哈村3万多元,马有库和郭生秀两家通过帮扶村带户从中受益,每年能得到两三千元帮扶金。逢年过节,马军国都会给他们送去慰问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同样的,合作社也以帮扶村带户的形式帮扶圆山村,先后帮扶4万多元,村里的12户贫困户共同受益。60多岁的李成兰大妈是合作社定点帮扶对象,她在合作社里打扫卫生,一年有15000元工资,还有村里给的扶贫款,过上了有保障、有稳定收入的好日子。

  经过几年发展,庆祥养殖专业合作社形成规模,培养了一支本地技术力量。全村几乎家家种枸杞,柯柯镇党员人才孵化基地顺势设在了圆山村,马军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每年举办三四期免费技术培训,讲完理论知识后,技术员就在田间地头、畜棚栏圈里现场教村民种枸杞、养牛羊,提供技术指导。

  2017年年底,马军国当选圆山村党支部书记,成了村民信服的带头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对村里未来发展也看得更远、想得更多。“我也到处跑了看了,没有致富产业、集体资金,村里干不了啥事。今后我们还是要发展集体产业,壮大集体经济。”马军国设计了两条路径——利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民发展养殖业,将30多户村民分散养殖的四五千只羊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这样一来既不用发愁销路,数量上又有优势,每斤收购价高出市场价2块钱,一只羊就能多卖100多元,集中收购枸杞干果,也能让种植户每斤多挣一二元钱。

  柯柯镇有20多个农牧业村,家家户户都养牲畜,规模达到近10万头只。2016年七八月一只羊卖300元,年底时售价达到500元,中间差价200多元。“一只羊少买一百元,10万头就是上千万,这个数字非常可观。”这笔账算完,收入差距很明显。他打算利用项目支持、贷款和村民自筹建设一座冷库,夏季收购牛羊存入冷库,年底市场需求量大时再出售,错时销售帮助养殖户增加收入。

  “现在这个阶段是帮扶,建档立卡户要在2020年达到小康,今后他们要走自己的路,就要有产业支撑。”马军国对村里未来的发展思路很清晰,目标也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