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山:用音乐奏响青海大美

05.09.2016  14:36

  青海新闻网讯 这一天的雨很大,马占山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和我们闲聊。别看他离休多年,但他也一直很忙,作为青海的一名音乐人,目前仍是青海省音乐家协会的名誉主席,他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话题自然离不开音乐,从上世纪特殊年代创作的第一支曲子《战地打夯歌》开始,再到《美丽的土族阿姑》、《三杯青稞美酒》、《清清亮亮的大通河》、《阿干之歌》,马占山始终陶醉在音乐的旋律中。

  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似乎是最佳的伴奏,马占山的思绪又重新回到自己位于互助北山的家乡……

   大通河畔

  互助北山林区,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日夜不息,尤其是在夜间,穿越林区的这条大河响声很大,似乎在告诉人们,它不是一般的河。不错,它就是大通河。

  大通河无疑是河湟人的母亲河,河湟地区古称“三河间”,其中大通河就是“三河”之一。就在这条大河穿越北山林区的地方,先民们曾经修建了一座桥,桥边就是一个村落,这个村落自然而然被人们称之为桥头村,马占山就出生在这里。

  互助是土族之乡,桥头村也不例外,包括马占山家在内,几乎都是土族人家。和其他地方的土族群众不同之处,桥头村的先民们过着半农半牧、半饥半饱的田园生活。

  土族族源可上溯到1700年前,东北辽东地区生活着的中国古代民族鲜卑族的慕蓉部落,吐谷浑是这个部落首领涉归的庶长子,因于和身份高贵的弟弟慕蓉廆因草场马斗分道扬镳,吐谷浑当年与大漠雄风作伴,从东北大地向西北大地迁徒,声震北国,威满华夏,在辉煌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叶延王在青、甘、川大地立国,北至祁连山麓,南至果洛大草原,西至柴大木盆地和新疆部分地区,东至甘、川交界处,立国三百五十余年。

  土族群众认为自己是吐谷浑的后裔,他们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独特的风俗习惯,且爱歌善舞,热情好客,有着丰厚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这一切,都为马占山在心灵上埋下了音乐的“种子”。

  如今的土族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东北部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民和县、大通县、同仁县和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土族以“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著称,土族文化在其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个性鲜明、多元化色彩浓厚、形式多姿多彩、内容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特色,土族各类传统艺术极为丰富,传统音乐则是冰山一角。

   心灵洗涤

  马占山从小就在土族民族文化里耳濡目染,跟随家人参加各种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如寺院的观经会、六月六赛马会、花儿会、二月二擂台会、家庭传统婚礼等,土族的传统文化在他幼小心灵中深深地打上了烙印。

  马占山从小就喜欢读书,高中时读过《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青春之歌》、《十万个为什么》、《三国演义》等名著。小学毕业后,他向父母表达了继续上学的愿望,在小学老师的说服和动员下,父母和家人同意到距家百余里的县城上初中。在初中学习期间,有一次被一件舍已救人的事迹感动,写了一篇作文,经老师推荐发表在《青海日报》上,头一次在省报上看到了自己铅印的名字,这极大地激发了马占山的学习热情,并跟音乐老师学习手风琴、小提琴等乐器和乐理知识。

  当时正好赶上文革,十四五岁的马占山初中毕业后响应号召回乡劳动,后来经组织推荐到互助县印刷厂当工人,同时收到省师范学校(现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入学通知书,经过仔细权衡后,不管家人和亲戚的极力反对,马占山自作主张毅然去省城师范学校就读。

   奏出大美

  青海大美,不仅美在自然风光,还美在人文风光。马占山在挖掘、传承、弘扬土族传统文化中,也作出了一个音乐人应该作出的贡献。

  土族音乐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当时省文艺工作团等单位的部分音乐工作者和国家民委组织的民族调查队到土族之乡采风,调查和搜集到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和民歌,可在文革期间大多音乐家受到冲击,回乡劳动,资料被查抄。马占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拜访过这些音乐家,他们期盼马占山能把土族音乐从挖掘整理到继承创新都担当起来,从此他走上了一条任重道远、极其艰苦的民族音乐之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马占山接受《中国民歌集成·青海卷》的编撰任务,并担任该卷的编委和土族民歌的责任编辑。这一时期,他和土族民间文艺家李友楼先生(已故)一道历经千辛万苦,几乎走遍了甘肃天祝、青海的互助、民和、大通以及同仁等土族群众聚集区,纪录了各民族民歌数百首,马占山由此荣获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文化部等四部委授予的文艺志编纂成果一等奖。

  1981年至1984年,马占山进入西北师大音乐系学习理论作曲专业,师从著名音乐理论家高天康先生和民族音乐家卜锡文、汪子良、王朝刚教授等。在校学习期间,他在《人民音乐》发表《土族民间音乐介绍》一文,对土族民间音乐进行了分类和论述,认为土族传统民歌可分为“家曲”、“野曲”两大类,“家曲”包括婚礼曲、安召舞曲、叙事长歌、赞歌、问答歌、儿歌、劳动歌曲和宗教音乐;“野曲”包括情歌、少年和部分叙事长歌,这一科学分类受到了广大土族群众和专家学者的赞同和认可,沿用至今。

  土族大型歌剧《拉仁布与吉门索》是根据土族民间流传很广的叙事长歌改编而成,这首数千行的叙事长歌反映了一对旧时恋人的爱情悲剧,是土族民间叙事长歌中的代表作。在为该剧的作曲过程中,马占山将音乐创作深深植根于土族民间音乐的沃土之中,把民间传统音调加以选择、变化、丰富、发展,使其为表现新的生活内容而焕发出异彩,获得了新的生命,该剧演出后得到了有关专家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认为歌剧《拉仁布与吉门索》的音乐创作是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的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也是土族音乐在歌剧创作中的一次全新展现。

  马占山在音乐理论研究方面也硕果累累,著述颇丰,2003年获得国家一级作曲任职资格。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他在《人民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发表、出版了大量民族音乐理论文章,其中专著《土族音乐文化实录》2006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是土族形成以来第一部研究土族音乐文化的专著,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获青海省人民政府最高作品创作奖。

   一战成名

  在省师范学校期间,马占山除努力完成各门功课外,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学和音乐知识,从语文老师那里知道了大仲马、小仲马、莎士比亚,看到了《悲惨世界》和沈从文、丁玲等名家的作品。从美术老师那里认识了达·芬奇,欣赏了《蒙娜丽莎》……课余时去省歌舞团张谷密教授那里学乐理和和声,在那里头一次听到了贝多芬、莫扎特、巴赫、舒曼、朱载育、肖友梅、刘天华等一连串闪光的名字,听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乐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和他们的各类作品的唱片……

  通过三年刻苦而艰辛学习,马占山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同时掌握了一些文学和音乐理论知识,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和创作奠定了基础。

  从省师范学校毕业后,马占山在互助五十当起了乡村老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一边教学一边学习写作,在《青海日报》和其它报刊先后发表了几篇介绍民歌的文章和《龙玉山下是我家》等歌曲。因为他的学识,后来他被调到县文工团担任音乐教师和音乐创作,开始系统地挖掘和搜集整理传统音乐。当时正值文革期间,红色旋律唱响中华大地,国务院面向全国征集歌曲集《战地新歌》专。在一个寒冷的冬季,马占山灵感突发,创作了一首《战地打夯歌》(董思源词),被发表在《战地新歌》第五集上,这首歌经青海省歌舞团合唱队录制后,通过红色电波先后在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以它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斩钉截铁般果敢的节奏,用音乐语言描述了人民战天斗地不畏严寒和大自然抗争的生动场面,它优美的旋律和特有的地方音调立即风靡神州大地,从而在群众中迅速而广泛地流传开来。这也是《战地新歌》连续创办五集以来,青海省唯一入选的作品。当时全县职工在丹麻滩参加平整土地、大修梯田的热浪中,工地上不时传来阵阵的打夯歌声,让马占山找到了创作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