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追梦人的“南极记忆”

06.05.2016  08:47

  南极,是地球的寒极、旱极、风极。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南极神秘又遥远。但对青海省人民医院的赵顺云、彭毛加措、赵克昌和孔占平来说,南极早已融入到他们的生命和血液中,熟悉又亲切。他们分别是中国第27次、29次、30次和31次南极科考队的队员。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活动,是人类在地球极地创造的奇迹,而这4名科考队员就是挑战极地的“追梦人”。

  赵顺云:“我的心始终和昆仑站在一起!”

  2010年11月,上海民生码头。彩旗、鲜花、红地毯、风中飘扬的彩带。

  悬挂着巨幅“中国第27次南极科考队”队旗的“雪龙”号科考船就要启航了……

  今年49岁的赵顺云是省人民医院普外科的一名主任医师,也是我省第一位赴南极参加科学考察的队员。考察期间,他担任昆仑站队的队医,负责南极内陆队考察队员的医疗保健任务。

  到过南极昆仑站的人都知道,在南极昆仑站的冰雪广场上,矗立着一块镌刻着“中国南极昆仑站”字样的昆仑玉碑,让我们自豪的是,这块碑是青海人民捐赠的。

  “那是我和我的队友们亲自护送到昆仑站,并亲手让它屹立在南极的冰雪之上的!”一提起这事儿,赵顺云的话语中尽显自豪之气。

  2010年12月17日,这一天是赵顺云的生日,也是他和他的队友们从中山站出发,赶往距离中山站约1300公里的南极昆仑站的日子。一路上他们克服严寒、暴风、冰裂隙、低能见度、复杂冰雪地貌、高原缺氧、车辆和雪橇故障等困难,每日行车均超过12小时。经过13天的艰难跋涉,全体人员和车辆、装备安全到达昆仑站。在行进路途中,科考队还开展了冰雪、自动气象站安装等科考工作。

  昆仑站位于南极冰穹A顶点附近,海拔4086米,是地球上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点之一,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57%,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1摄氏度左右。

  到达昆仑站后,按计划,科考队将实施深冰芯场地建设、天文仪器设备安装,进行气象、冰雪、人体医学、环境科学等考察工作。作为队医,赵顺云每天要严密观察每一位队员的反应,包括生命体征的变化,情绪的变化等,做好高原反应的预防及治疗工作,并做好详细记录,协助中国医学科学院完成南极人体医学研究的相关数据采集。

  抵达昆仑站后,赵顺云偶尔会感到呼吸不畅,并有轻微气短气促症状。起初,他以为只是简单的高原反应,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稍微活动一下胸口就会发紧,口唇紫绀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血氧含量在吸入高浓度氧气后才能到达65%,情况出现了恶化。经过国内高原病专家远程会诊,一致认为是高原病,要求务必在24小时内将他转送至低海拔地区。随后赵顺云被送到戴维斯站医院。

  在医院没待两天,病情稍有好转,赵顺云就乘直升机返回雪龙船。他扳着手指计算着和队友们见面的日子,“我的心始终和昆仑站在一起!”

  2011年4月,在圆满完成科考任务回国后,赵顺云在重归本职工作的同时,仍在忙于南极科考的后续工作。他根据南极内陆高原考察队员生理变化,完成了《南极考察队员在不同高原环境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与高原反应风险的关系》《南极冰穹A地区考察的医疗保健体会》和《南极不同海拔下考察队员心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的研究》三篇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和《高原医学杂志》上,其中《南极考察队员在不同高原环境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与高原反应风险的关系》被世界高原大会采用。

  彭毛加措:一个相隔156天的拥抱

  “南极科考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作为我省第一位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藏族队员,无数个静谧的夜晚,在南极进行科考活动时那难忘的一幕幕仍然在省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彭毛加措的脑海中回放。

  2012年12月16日,喝完“壮行酒”的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内陆队的队员们,从位于中山站西南5公里处的内陆出发基地向昆仑站进发,开启了我国南极考察队第12次内陆冰盖征程。

  昆仑站距离中山站的直线距离为1228公里,是人类历史上在此地区设立的惟一一座考察站。内陆队队员驾驶着雪地车,牵引着载有约350吨考察物资与装备的雪橇,在茫茫内陆冰盖中缓缓前行,每日大约行进100多公里。中间要停车为小型车加油一次。

  加油是个很艰难的过程,“先得用油泵把油从油桶中抽出。油桶、油泵、油箱要各有一个人看着才行。”彭毛加措说。遇到“地吹雪”的天气,“睫毛、眉毛、胡子、头发,全都结了冰霜。”雪吹到脸上化成水,再结成冰,人会特别难受。

  南极冰盖也被称为“地球环境的时间胶囊”。在漫长的岁月中,来自山林、沙漠、火山等地的物质与冰雪一起沉淀下来,空气也会以气泡的形式保存在冰体中。科学家通过分析冰体中的物质,能够精确地复原过去几十万年间的气候变化过程,这对重建地球历史演化以及预测全球气候、环境演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每年科考队都会经历各种挑战,每次遇到的状况都不一样,但南极科考就是和探险密不可分,这些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到达昆仑站之后的第二天,科考队员们就开始工作了。彭毛加措主要负责昆仑站25名队员的医疗保障和医学监测工作。在执行任务期间,中国科考队所有队员身体状况平稳,未出现重大疾病,一些小的疾病得以顺利医治。在他和他的队友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成功试钻深冰芯,在世界上率先获得第一批南极地区最大口径天文学光学望远镜观测数据;

  深冰探测取得重要发现,寻找到冰盖由底部快速“生长”的三维雷达图像证据;

  在冰盖测绘、冰——气现代过程和生态地质学考察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

  2013年4月12日,圆满完成科考任务的彭毛加措凯旋归来。出现在记者面前的彭毛加措,脸上的肤色是黝黑的,这是南极强烈的阳光在他身上留下的最直接印记。他的亲人、同事见到他后立即奔跑过去,紧紧抱住他——这是一次相隔了156天的拥抱。

  赵克昌:实现了难忘的第一次人生历练

  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对省人民医院普外科32岁的年轻大夫赵克昌来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我省第一位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土族队员、参与建设南极泰山站、参与马航MH370搜救任务、递交入党申请书……一路走来,充满了各种从未有过的挑战,赵克昌却说,他是个“幸运儿”,他实现了难忘的第一次人生历练。

  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是我国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后开展的首次南极考察,建设南极泰山站是科考任务的重中之重,是我国极地考察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然而,当我们通过电视屏幕看见泰山站在万里之外的南极大陆拔地而起之时,却很少有人了解建站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艰辛。

  “因为没有任何外界资源可以调动,在南极开展工程建设,少一颗螺丝钉都会导致建设任务无法完成。泰山站建站过程中无数次遭遇施工器械严重故障的危机,我们冒着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极寒,顶着每秒10至15米的风速,克服了低气压、强烈紫外线伤害、冻伤等一系列问题,才有了泰山站的按时交工。”

  建设泰山站的情景在赵克昌的脑海中依旧历历在目。

  “我们在穿越西风带时,遇上了大风浪。风浪一会儿把船体全部压下去,船舱周围看到的全是水,一会儿风浪又把船体抬起来,周围瞬间变成了天空。”

  “南极冰盖上随处可见的冰裂隙随时可能吞噬在冰面上考察的科研工作者……”

  赵克昌半开玩笑地感叹:“要想看到南极这个美女可是不容易的。”

  科考队在完成南极现场任务回国途中,他接到紧急命令,再次奔赴西风带海域执行搜寻马航失联飞机的任务。赵克昌和他的队友们以顽强的意志和高度的责任感,坚持24小时值守瞭望,竭尽全力在西风带进行搜寻。在10天的搜寻期间,“雪龙”号船共航行2600海里,搜寻面积1.17万平方海里。

  “160天的科考经历,让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和平静,也让我对‘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有了更深的领悟。”

  在南极,赵克昌向科考队临时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也为自己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孔占平:是风险,更是快乐

  在省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孔占平的办公室里,珍藏着一本画册。没事的时候,孔占平总喜欢拿出来静静地翻看——画册上南极之巅昆仑玉碑的高大雄伟、巍峨冰山旁“雪龙”的昂扬神采、极地星空下绚烂极光的婀娜身姿、莫愁湖边勇士们的忙碌身影……中国南极科考队员们在风雪南极的工作、生活和所见所感,化作一个个永恒的瞬间,定格为一幕幕光影交织的图像,深深地镌刻在孔占平的记忆中。

  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是我国开展南极科考以来30年科研、后勤保障等方面发展情况的一次集中展示。作为科考内陆队的成员之一,今年32岁的孔占平在南极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为全体内陆队队员的身体提供医疗保障,并参与和协助完成中国医学科学院极地医学联合实验室极地专项科学研究项目。

  “是风险,更是快乐!”从南极回来还不到一年的孔占平一提起当时的情景,仍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

  ——“2014年11月30日雪龙号船抵达中山站后,我就逐步开始对所有队员进行急性高原反应评估,取得了第一手医学数据和资料,为南极医学探索及日后南极医疗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我和我的战友们圆满完成了内陆深冰芯科考任务、南极天文望远镜科考任务,为国家南极‘十一五’、‘十二五’项目收尾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后勤保障。”

  —— “有一次在泰山站执行野外作业,不小心滑倒了,头上撞了个大口子,科考队除了我之外,再没有医生,我只好指导我的队友为我清创缝合伤口……”

  在南极,生存条件十分艰苦。队员们出门必须戴眼镜,由于紫外线很强,每个人脸上都脱了一层皮;饮水都得化雪后才有得喝,没法洗脸、洗澡,只能拿湿毛巾擦擦;吃饭是从国内带的航空餐,睡觉就在集装箱式的仓子里;因为很难吃到蔬菜,每个队员都有口腔溃疡,指甲脆弱易裂,便秘等毛病;由于氧含量低,维生素、矿物质缺乏,队员们皮肤割伤、切口愈合很慢,而且经常会感到胸闷、气憋……

  不过一想到南极科考的任务和责任,孔占平和他的队友们信心满怀。

  2014年11月18日,是孔占平一生中最值得铭记的日子——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访问期间,登上正在补给的“雪龙”号船,亲切慰问全体考察队员。

  虽然已返回家乡,孔占平仍然对那一时刻记忆犹新,“习主席的慰问对我们南极科考队意义重大,这不仅是我个人的一种荣誉,更是青海的荣誉。”

  对赵顺云、彭毛加措、赵克昌、孔占平来说,在南极最让人期待的时刻就是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虽然风雪很大,但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在皑皑雪原上飘扬起来,每个人的内心都很激动,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四位来自青藏高原的科考队员们在遥远的南极用青春和热血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用行动证明了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的信任。在采访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

  “在没有参加南极科考之前,我们的奔波忙碌很多是为了自己。直到成为南极科考队员之后才明白,只有把个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人生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