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次全会精神在基层:龙泰社区的10条服务热线

03.09.2014  10:16

  今年78岁的孤寡老人马秀英,已经在西宁市城中区龙泰社区生活23年了。令老人想不到的是,活得越老,还越成了社区的“宝贝儿”了——帮助申请低保,让马奶奶每个月能领到360元的生活费;家里安装了“呼叫通”爱心热线,老人只要头疼脑热,腿脚不便想买点儿什么的,社区的干部们就会放下手里的活儿,跑到老人家里;老人患有高血压、气管炎等病,社区医生总是隔三差五跑到老人家里送医送药、测量血压……

  社区里成立的“互助服务平台”,使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相知相认”,让大家把马奶奶当成了社区的老“宝贝儿”。东家买了菜,很自然地分点儿出来送到马奶奶家;西家蒸了馍馍、烙了饼子,第一时间会让孩子们送到马奶奶手里;每天早上,如果七点以后老人还没有出门活动,邻居们都会在老人的窗子上敲一敲,问一声马奶奶没什么事儿吧?得到肯定的答案大家才放心地去上班。

  像马奶奶这样的老人,在龙泰社区共有67户,社区干部们在空巢老人家中安装“呼叫通”爱心热线,把对社区孤寡独居老人的关爱、温暖送到了老人的心里头,截至目前,已累计救助或代办事项40余人次。

  8月27日,当记者走进龙泰社区会议室时,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玲正在整理东西。拿过来一看可让记者吃惊不小,《党员先锋服务线》、《平安秩序服务线》、《就业指导服务线》、《帮扶救助服务线》、《居家养老服务线》……10条服务热线,高密度地覆盖了社区的边边角角、方方面面。每一本都详细记录着社区内各种需要帮助群体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本人情况等,以及社区内在职党员、志愿者的联络方式、帮扶意愿、本人特长等。

  原来,这是社区党组织结合实际,根据在职党员的意愿、特长,建立的“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菜单式服务模式,为每名报到的党员建立服务台账,让在职党员发挥特长参与到社区建设和服务中去。

  《阳光家园计划》、《微心愿登记册》……类似的建档文件还有二三十份,其中的内容五花八门。“55号院的冯会亭老人,因为没有劳动能力,想要一部老年手机”;“薛中芳老人因为电灶坏了,吃不上午饭,接到热线志愿者张景洲没顾上自己吃饭,赶到老人家里修好了电灶”;“某家的孩子因为性格封闭,不愿与人交往,社区请来了心理疏导医生”……

  针对辖区破产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的现状,社区依托以往“星级就业示范社区”的工作优势,专门设立了2个就业窗口,提供“岗位银行”服务。就是说,以社区信息平台为载体,社区工作人员负责把辖区求职信息和招聘信息“”起来,再从中协调匹配适合的岗位和适合的人选,让用人单位“”到可用之人,让求职之人“”回适合的岗位,实现无缝连接。“岗位银行”建立起来,已成功促成24人就业。

  左臂先天残疾的宫照宁是一名社区志愿者,今年52岁的他用自己的一只手为片区的邻居们服务了好多年。早上起来洒扫院子、白天管理社区“读书角”的书籍、帮助社区的邻居们处理燃气锅炉的小毛病等,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他说,这样为身边的邻居们服务,心里感到充实,不再因为自己残疾而觉得没用。在他的带动下,隔壁单元的张老太太、马秀英等身体条件允许的时候,也会每天起来帮助清理卫生。

  这种互助邻里的行为,一方面是因为有了像宫照宁这样的志愿者的带动,也是社区建立的“邻里互助服务平台”发挥了作用。近两年,龙泰社区社区建起了一支由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邻里互助服务队”,通过发挥居民专业特长提供免费水电维护、家电维修、释疑解惑、纠纷化解、心理恳谈等方式,促进邻里和谐,真正实现“远亲不如近邻”。对热心公益、表现优异的辖区居民实行“星级”积分制,鼓励更多的居民热心社区事务、参与社区互助。

  全员信息、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再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南川东路地区独居老人“呼叫通”服务平台,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工作室平台,党员志愿者、邻里互助服务平台等平台的设立,丰富了社区服务的载体,龙泰社区一班干部管理起社区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解决社区居民家庭内部问题的一揽子事情理清了,社区干部们又对自己服务社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110”工作模式建设龙泰社区。

  “一柜式”全员服务。不再分设行业窗口,实行“首问负责制”,前台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并应用民政、社保、计生、就业等与居民事关密切的政策法规,不再因某个专职工作人员缺岗而影响居民群众办事。

  “10”指“十个一”,就是确立一个服务理念、形成一个服务标识、构建一张组织网络、明确一张责任图表、制订一块工作去向栏、开设一台电子触摸屏、运用一个追踪服务软件、规范一份工作档案、记好一本民情日记、建设一个再就业服务平台等十项举措。

  而这一切取得的成果,都是完成在一个方圆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19人,破产企业5家,下岗失业人员915人,其中188户411人享受低保的社区里……(晓姝)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