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娜:2015年国际大事记

23.02.2016  17:24

全球聚焦: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风生水起

  2015年,中国胸怀世界、放眼全球,以大国思维展望国际事务,以大国意识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外交不再埋头苦干,崛起的中国学会向世界诉说所向何处,勇于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中国外交主动开拓、锐意进取,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雏形已现。

  中国的崛起为世界带来积极上升的正能量,呈现出一条新兴国家独有的发展轨迹。“一带一路”倡议把“中国机遇”带到欧亚大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世界经济复兴搭建“中国金融平台”,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大国兴衰”背景下中国的处世之道,“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将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告诉世界,倡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彰显中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天下情怀。

  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对中国外交大格局的塑造存在战略疑虑,但已然步入大外交时代的中国正在以惠及近邻、泽被四方的开阔思路继往开来、稳步向前。

   气候变化的春天:《巴黎协定》迎来转机

  2015年12月12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近200个缔约方一致通过《巴黎协定》,国际社会首次为应对气候变化达成普遍共识,为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做出制度安排,成为人类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里程碑。

  5年之后,《巴黎协定》将取代《京都议定书》,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框架监督与引导世界各国的减排行动。协定确立了“国家自主贡献为主体”的参与机制以及五年一次的“全球盘点机制”,要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携手治理,号召政府与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既有硬指标,又有软政策,凝聚了各方在应对气候变化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上的智慧与心血。

  当然,《巴黎协定》并非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多方妥协下诸多细节有待商榷,执行效果亦待观察,但仍不失为人类应对严峻环境挑战的标志性成果。

震撼西半球的握手”:美国、古巴恢复邦交

  2015年7月1日,美国和古巴宣布正式恢复外交关系,双方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敌视与对抗成为“过去时”,由此掀开两国关系“新篇章”。美古关系从“破冰”到“复交”仅用7个多月时间,奥巴马政府的果敢坚决成为其执政后期一笔可圈可点的外交遗产,国际社会也乐见其成。

  奥巴马政府选择与古巴“修好”是审时度势之举。常年外交孤立与打压收效甚微,改弦易张势在必行;制裁古巴的同时也妨碍美国把经济触角伸向对方;对古政策转轨也顺应民意,大多数美国民众和一些拉美国家都期待美古关系正常化。

  寒冬已过春未至,政治改善但制裁犹在。不可否认的是,两国在民主、人权和改革等问题上仍有分歧,美国国会的强硬态度使得解除制裁近期无望。但美古结束对峙还是有助于扫清拉美冷战余冰,缓和地区紧张局势。

   “双赢解决方案”:伊核全面协议达成

  2015年7月14日,伊朗和伊核问题六国(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加上德国)突破12年的谈判僵局,达成《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中东核危机暂时得到缓解,成为国际社会不懈努力解决伊核问题的里程碑。

  伊朗以放弃制造核武器换取核能的和平使用,以接受全面接管换取制裁的解除,为政治崛起、经济振兴和重返国际体系开启大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大国迫使伊朗弃核,实现核不扩散目的,解除了美国在中东的心头大患。

  尽管伊核协议在落实等后续阶段仍有不确定性,各方舆论普遍持有谨慎乐观态度,但伊朗与美国的关系还是大为改善,初步达成了“双赢效果”。

文明的冲突”:《查理周刊》事件

  2015年1月7日,法国著名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巴黎总部遭遇枪击事件,包括主编、漫画家和警察在内的12人死亡,是当时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最为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法国总统奥朗德把“言论自由”喻为“法国的精神”,强烈谴责恐怖分子的野蛮行径。

  秉承法国讽刺时政的传统,《查理周刊》多次刊登调侃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漫画,激起伊斯兰极端分子的不满,以“为先知复仇”的名义大开杀戒,“文明的冲突”似乎又在上演。美国哈佛大学前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曾经把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视为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然而,正如他否认“9·11”事件是“文明的冲突”一样,本次袭击也不被视为文明之间的对抗。因为恐怖分子不足以代表任何一种文明,相反,他们恰恰是所有文明的对立面。

  然而,“表达自由”不能伤人颜面,任何不以尊重为基础的言论都会或多或少激起他人不满。西方大国也应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会换位思考才能趋利避害。

   黑暗时刻:巴黎遭遇恐怖一夜

  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的体育馆、音乐厅、咖啡店等六处休闲地发生恐怖袭击,百余人无辜丧生,“伊斯兰国”组织宣布对袭击负责,奥朗德总统将其定义为“战争行为”。仿佛“9·11”重现,法国遭遇血腥一夜,人类文明史经历黑暗一日。

  自由开放的法国风声鹤唳,迅速对境内的可疑分子进行突袭,对叙利亚的“伊斯兰国”武装分子进行空袭,总统计划修改宪法以更加有效地反恐。其他欧洲国家随之强化安全措施,收紧接纳来自叙利亚等国的难民政策,使原本就备受争议的难民问题雪上加霜。

  本·拉登被击毙后,基地组织沉寂多日,不料“伊斯兰国”组织在全球反恐浪潮中逆势而起,反恐难度不降反升。恐怖分子,人类大敌;全民反恐,势在必行。“文明的冲突”不足以解释极端势力的突起,因西方大国干涉而导致的破碎的中东地区秩序为恐怖势力提供了绝佳的土壤。唯有追本溯源,才能找到根除极端恐怖主义的良策。

人道主义之殇:难民危机

  2015年9月3日,叙利亚一具3岁小难民的尸体被冲上海滩,前所未有的难民危机被掀开面纱。叙利亚内战旷日持久,超过一半的叙利亚民众背井离乡,沦为难民。有幸躲开武装杀戮,却不幸葬身逃亡之路,从而酿成“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与以往不同,这次难民危机因战火而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军事干涉叙利亚内战,战火纷飞,民不聊生,难民潮涌向欧洲。自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以来,欧洲因“钱的流动”头疼不已,如今又因“人的流动”苦不堪言。

  难民危机最终从人的生存问题上升为国家的政治议题。国际社会不得不深刻反思:拯救国家与牺牲平民、推翻暴政与建立家园之间的关系何在?当“人道主义干涉”的美好愿景遭遇背道而驰的政治现实时,我们不得不追问,人道主义行动的意义究竟何在?谁该为无辜的丧生者买单?谁又该担当起保护的责任?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避免重蹈伤人伤己的覆辙。

  天灾人祸:尼泊尔地震

  2015年4月25日和5月12日,尼泊尔连续发生两次破坏性地震,造成8000余人死亡,十余万人受伤,数十万人流离失所,数百处历史遗迹成为废墟。灾难发生后,尼泊尔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国际社会随即展开紧急救援。

  尼泊尔的几个邻国迅速派出搜救队和医护人员,大批救援物资陆续抵达尼泊尔。中国国际救援队实施了历史上任务最重的一次救援行动。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挪威等欧洲国家主动提供金融支持。美国除了援助资金,还派出救灾应急队开展人道主义救助,并出动空军运输救援物资。

  尼泊尔经济落后,救灾设施很不健全,灾后救援困难重重。经验告诉我们,灾后安置与专业救援同样重要。为有效预防,国家有必要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和自然灾害救灾预案,做到有备无患,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系)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6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