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三个扎扎实实”·一线故事:61岁的拉周加进“学堂”

18.05.2016  09:38

  “在村里年轻人的协助下,现在我可以用之前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在电脑上制表,统计全村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听村里的‘第一书记’说以后给我们村联网了还可以在网上做生意呢。”近日,在贵德县城记者再次见到拉周加时,他一脸喜悦,迫不及待地想和我分享这个好消息。

  拉周加是贵德县常牧镇都秀村的村民,以前是村里的老会计,三个月前,在青海海南州洛藏职业培训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里,记者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还是一个连电脑都没有摸过的“50后”牧民,算起来,今年已经有61岁了,可是坐在教室里的拉周加却丝毫不比年级小的学员“显老”,认真学习的样子反倒有些“可爱”。

  “这一期培训班里一共有120人,基本上都来自常牧镇,拉周加是其中一员,所有学员里他占了两个‘之最’,一个是年龄最大,另一个是上课学习最认真。”老师这样评价拉周加。

  新建、敲字、删改、保存……这些在我们眼里最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他那里却变成了“难心事”。“刚开始总是敲错,计算机灵的很,一下不小心就会弄错,但老师门都很有耐心地一遍一遍交给我们,现在慢慢掌握了。”

  拉周加一家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放牧,一年下来收入没有多少,但是为了学习计算机,他硬是从并不充裕的收入里挤出了两千多元钱,自己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方便以后使用。 “非常喜欢这门课,让我们长在深山里的群众有机会学到新知识,所以很珍惜这次机会。下次再举办这样的活动我还来。”他笑呵呵地说。

  “常牧镇是全县唯一一个全镇6个村均属纯牧业的村子,贫困程度深,因无畜或者少畜而导致贫困的占据多数。”据贵德县扶贫局副局长贾海宏介绍,为着力提升农牧民造血能力,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生产技能,特别是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转产转业步伐,今年以来,贵德县积极整合科技、农牧、人社、扶贫、旅游、三江源办等部门培训资源,开展各类技能培训。预计今年将全面完成常牧镇牧业六村4000名无畜牧民的培训任务,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教室里,轻点鼠标的声音和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学员们埋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授课老师告诉记者,此次培训一共安排了13名教师“一对一”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给学员手把手教计算机和双语点读机,现代互联网应用以及一般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学员们学习积极性很高。

  “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大家都会上网,懂得计算机,还有这么好的老师给我们上课,我们都很高兴。听说来县上学习,政府提供吃住,还免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时候村里的人都抢着要来呢。”和拉周加同村的桑吉加说。采访作罢,当我们从教室走出时,拉周加跟随而出,拉着记者的手,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说了两句话:“谢谢党和政府给我们提供学习的机会,感谢学校的老师给我们上课。”(孙海玲)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