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街道的“蝶变”

08.03.2023  06:22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包拓业     党成恩 曹茂山  报道) 3月7日下午,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小蓉登上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小蓉如数家珍,讲起了街道的故事。兴海路街道的工作人员和党员群众聚到一起收看直播,听刘小蓉讲述一个街道的“蝶变”。

  “我们兴海路26号家属院是一个老旧小区,没改造前基础设施老化,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混乱。现在你看看,房屋加装保温层就跟新楼一样,天然气、健身场地、休闲庭院、停车场等啥都有,再看看我们小区的绿化,这两年搞得也很不错。”兴海路26号家属院业委会主任韩卫说。

  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是一个老街区,辖区老旧小区多、老年居民多,过去这里自来水地下管网跑冒滴漏、小区路面凹凸不平等问题一直是居民的愁心事。近年来,通过对114个老旧小区、72个“三无”楼院实施改造,辖区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街道社区关心我们,小区环境变好了,大家的精神面貌好了,邻里之间也更加和睦。我觉得这是我们兴海路街道最大的变化。”韩卫如是说。

  如今的兴海路街道成为西宁市民族团结进步街、平安建设先进街和河湟文化美食街。

  

  兴海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宋立英说,近年来,兴海路街道党工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石榴籽”家园等阵地,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广泛宣传民族团结工作,积极促进辖区各民族交流交融,在“创建日”开展民族理论、维权法规宣传,使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典型模范事迹走进网格小区。同时,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石榴籽”家园服务队、青少年志愿服务队等,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据介绍,兴海路街道紧扣重要时间节点,利用“石榴籽”小课堂、“红心微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以“民族团结说”“为民服务说”“幸福奋斗说”为主题的“三说”教育宣传栏,以宣传宣讲、主题展览、艺术展演等形式,在广大群众中开展“讲故事”活动,重点讲好各民族书写悠久历史、创造灿烂文化、培育伟大精神的动人故事。创建各具特色的“石榴籽党支部”示范典型,切实帮助解决各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兴海路街道尕寺巷社区党委书记魏雪琴说,近年来,兴海路街道尕寺巷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通过开展讲民族英雄故事、民族厨艺大比拼、民族服饰展示、“我是一颗石榴籽”“走亲戚结对子”等活动,建设幸福庭院,凝聚各民族群众力量,打造共居、共学、共乐、共享、共事、共建的“石榴籽”家园,辖区各民族群众生活更幸福、日子更甜美。

  宋立英介绍,兴海路街道着力打造“一社区一特色”“石榴籽”家园工作品牌,将“石榴籽”家园创新工作品牌与企业、学校、社区等共建共享、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开展多彩春节、浓情端午等传统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兴海路街道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例如,尕寺巷社区在“一社区一特色”创新模式中,推出“湟水河畔石榴红”“石榴籽”家园特色品牌,发挥社区党委政治引领作用、法治保障作用、德治教化作用、自治强基作用、智治支撑作用,通过坚强堡垒、织密网格、开展宣传文化活动、精准服务、拓展志愿服务领域等方式,种下团结“石榴籽”。

  兴胜巷社区在“一社区一特色”创新模式中,以“最美石榴籽党支部”为依托,开展宣传、咨询、联络、帮扶、文娱等各种活动,让辖区各民族找到归属感、增强认同感、提升幸福感。通过“石榴籽”家园阵地,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巷社区在“一社区一特色”创新模式中,发挥多媒体“智慧居家”作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采取社区协商议事会、党员议事会、党建联席会、民情恳谈会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协商活动,共建共享和谐社区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