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三基”强“三基”推进“三区”建设——海西各地“三基”建设成绩回顾(二)
格尔木
“1+2+4”工作法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
为切实提高企业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健全企业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推进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发展。近年来,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创新推行"1+2+4"工作法,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
“1”即指坚持一个组建意识。根据园区非公企业主思想状况和认识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坚持分类指导、分批推进的原则,采取走进企业面谈、分发宣传资料、开展形势教育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企业主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企业主对党组织的认同感。通过召开基层党建座谈会、总结表彰会、“七一”纪念建党等活动,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业绩突出、思想表现积极的党员和企业进行表彰奖励,争取企业主和出资人的支持,调动他们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截至目前,已在14家非公企业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并规范开展工作。
“2”即指坚持两个同步,对企业技术骨干与党务工作人员同步培养、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同步开展。紧密结合园区企业发展实际,及时更新观念,着力丰富“三推两培”活动的外延和内涵,指导企业党支部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大力开展职工文化建设、“党员示范岗”、“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安全生产检查、技能操作比赛等活动,引导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目前,已有10名企业管理人员被培养成为党支部书记,有21名一般党员被培养成为基层党建工作骨干,进入支部班子担任领导职务;有30名业务骨干被培养成党员。
“4”即指坚持四种组建管理模式。一是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企业,采取“规范式”独立组建党组织。在应建尽建的基础上,按照标示、场所、活动、工作、资料“五个规范化”建设标准,扎实开展规范化建设工作,逐步建立一套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的规章制度,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二是对有1-2名党员的非公企业,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采取“联合式”组建的方式建立党组织。坚持组织联建,活动联搞,组织企业党员职工联合开展以“一个好思路、一个好观点、一个好做法、一个好事例、一个好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研讨活动,鼓励党员为企业生产经营、技术革新想办法、出点子,激发企业挖潜增效。三是对暂时没有党员的非公企业,采取“挂靠式”培养,将非公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纳入机关党组织发展,待条件成熟后再组建成立党组织。先后对瑞城商贸有限公司、北京昆龙伟业有限公司和百事特镁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的3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挂靠式”培养,取得了明显成效;四是对机构不健全、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的已建非公企业党组织,采取“整顿式”管理。通过向非公企业选派专职党务工作者、党建工作指导员,建立“抓整顿”工作责任倒查机制,签订整改责任书等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组织机构,选优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确保作用发挥。目前,已选派专职党务工作者1名,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15名、党建联络员14名,有力推动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科学开展。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2+X+Y”教育培训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格尔木市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了理论基础、党性教育和基本能力并重的“2+X+Y”教育培训体系,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2”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党性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对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全面系统学习,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涉藏维稳、法制宣传以及“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格尔木烈士陵园、将军楼主题公园和柴达木监狱为载体,创建全市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基地2个和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基地1个,“格尔木市将军楼主题公园党性教育基地”网站1个,每年利用清明节、“七一”建党节等重大节日和雷锋日、理想信念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并对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村(社区)“三委”班子成员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在各级党组织中广泛开展观看《挚爱》专题教育片、学习焦裕禄、尕布龙等先进典型事迹活动,举办了“全国最美检察官”陈永洁同志、“时代楷模”廉福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使全市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X”指满足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对干部职工履职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内容。结合实际,打造“远教广场式课堂”2个、“远教开放式课堂”3个,把提升干部职工履职能力和素质作为教育培训的关键,多渠道培训党员干部6700余人(次),专题培训党务干部456名。把提高干部的执行力作为培训侧重点,选派15名新提任干部到信访部门开展为期6个月的挂职锻炼。组织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新招录人员岗前培训,培训2014年度新招录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86名。对新当选的村(社区)“三委”班子成员以“巡回送学、集中讲学、警示教学和示范带学”的方式进行岗前培训,累计培训2969人(次)。从今年4月下旬起,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集中1个半月时间,对基层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集中轮训。积极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头人外出学习党建、社会管理以及发展集体经济先进经验等,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
“Y”指适应干部职工健康成长、拓宽知识面的个性化内容。把个性化培训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特色内容抓实抓好。全市围绕增强妇女干部保健意识,加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和廉洁自律能力等内容,先后举办了《妇女干部保健》、《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及心理调适》、《学法用法无纸化系统》、《职业操守和廉政教育》等特色化、个性化专题培训班11场次,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等2578人次。同时,全市各级党组织围绕各自部门单位专业领域特色内容开展培训,如,市卫计局党委举行2015年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培训;市人民医院党委举办《护理分级》《静脉治疗护理操作规范》——两项护理标准网络培训班;市文化馆举办免费书画学习培训班;青海省太极拳协会格尔木巡回培训等,全市受训党员干部职工达23000余人次。
都兰县 签订“军令状”。全县35个党(工)委(党组)书记向县委作出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承诺,签订《都兰县机关乡镇党委(党组)书记向县委承诺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公开承诺书》,狠抓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乡镇党委书记主要围绕“六个努力”作出承诺:一是努力发挥带头作用;二是努力提升队伍素质;三是努力抓好阵地建设;四是努力搭建载体;五是努力推进民主管理;六是努力强化服务功能。县属机关党组织书记主要围绕“五个切实”作出承诺,一是切实做好服务改革工作;二是切实做好服务发展工作;三是切实做好服务民生工作;四是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五是切实做好服务党员工作。 民间曲艺串唱《践行“三严三实”推进作风建设》。“头一个严字根和本,严以修身要坚定;第二个严字连百姓,严以用权要谨慎;第三个严字讲廉正,严以律己守清贫;第一个实字讲思想,谋事要实莫荒唐;第二个实字讲担当,干活要实把业创;第三个实字讲修养,做人要实坦荡荡……”都兰县在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既当好践行者,也当好宣传员,既注重干部身体力行,也注重政治品德培养。这首由县民间音乐协会以青海小调、平弦、越弦、皮影腔为基调创作的青海民间曲艺串唱,以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青海民间曲艺为基调,由县民间音乐协会参与排演,唱词以青海民间“夯号”抬头,把党员干部为政、谋事、做人比作“打夯”,借物喻理,以曲为媒,喻理于情,喻理于曲,用“百姓话、都兰话”诠释习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的精神内涵、意义和要求,通过“高原驿站奇幻都兰”微信公众平台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广为传唱,在全县营造“三严三实”浓厚氛围。 干部“网络学院”。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借力浙江援青地区优势资源,建设“嘉兴对口支援地区都兰县干部网络学院”,使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实现移动学习,同时,对领导干部学习课时进行全程监督,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终个人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该网络学院已处于试运行阶段。 “民事代办绿色通道”。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民事代办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规范设置民事代办点(民情收集点),乡(镇)、村干部担当村民事务代办员,履行“代办”、“代言”和“民情收集”职责,牢固树立“宁可干部麻烦百次,不让群众多跑一次”的代办服务理念,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办事的方便快捷。同时,在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开设“民事代办绿色通道”,公布“民事代办”监督举报电话。在察苏镇、香日德镇、沟里乡打造硬件良好、服务规范的便民大厅示范,做好民事“定点代办”服务,在牧区和辖区面积较大的乡镇还普遍推行香日德镇“周三集中下村日”和沟里乡“流动服务队”工作模式,进一步健全完善民事代办机制。目前,全县各乡镇设置民事代办点共计221个,“民事代办绿色通道”21个。 开展党员“政治体检”。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对4200余名党员进行“政治体检”。“体检”内容由共性测评指标、个性测评指标、反向测评指标、正向加分指标四大测评指标体系组成,涵盖21条细化评分指标。采用自己评、群众评、党员评、组织评的“四评”工作法开展,为每一名党员开具党员“政治体检”报告单并予星级评定,针对不同“健康”程度的党员开出“药方”,促其“弥不足、争先进”。同时,把党员“政治体检”结果作为年度评优评先、选拔任用、党员结对帮扶、晋位升级、不合格党员处置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乌兰县 制定“一卡两表”。积极推行“一卡两表”工作法,通过制定“一卡”、落实“两表”措施,确保《乌兰县关于加强“三基”建设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安排意见》,任务分工明确,强化督促落实,确保工作成效。“一卡”:即《乌兰县“三基”工作督导卡》。县“三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制订《乌兰县“三基”工作督导卡》,明确督导时间、被督导单位、督导人、督导意见及建议,进一步细化责任单位、责任人、意见建议内容、类别、整改措施、完成时限。“两表”即《乌兰县加强“三基”建设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及《乌兰县加强“三基”建设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表》。进行分类整理、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及完成情况,通过明确责任,由专人负责组织负责落实,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发挥“能人协会”作用。积极搭建农牧民党员干事创业平台,柯柯镇中村切实发挥“能人协会”协会示范带动作用,采取“一带一”、“一带多”的形式,引领农牧区困难党员、群众增收致富。一是发挥协会对群众脱贫致富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先行者”,就业机会的“提供者”,新生活方式的“示范者”,饮水思源的“乐施者”,这四个基本条件,对全村能人进行认真的摸底调查统计,并按照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劳务型人才等,分类建立能人档案,加强能人管理。积极开展把能人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村干部、党员和村干部培养成农村能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三培双带”工作,坚持把能人充实到村级后备干部和村“三委”班子成员中,充分发挥能人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发挥协会对全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推动作用。积极探索发展“能人经济”,按照种养殖、加工、技能、劳务等农牧区实用技术人才,分类建立能人档案,为致富能人施展才华搭建平台。近年来,在中村能人经济协会的带动下,使部分村民掌握了一技之长。目前,全村已持有泥瓦工证照人员120名,长期从事建筑行业人员60名,有电工操作技术人员60名。同时,通过“三帮一”活动的开展,即三个协会会员帮扶一户困难群众,对困难群众家庭就医、生产、子女上学等方面进行帮扶,有效推动了中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三是发挥协会对全村发展经济的引领作用。中村党员干部既做干事的责任人,又当创业的带头人,帮助党员群众确立致富项目、寻找致富门路、制定致富措施。近年来,柯柯镇整合异地搬迁中、西、新村扶贫项目资金,充分发挥中村“能人协会”引领作用,以村民入股的形式推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引进了乌兰县环宇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6月建成并投产运营,项目总投资960万元(其中,扶贫项目款530万元),有可年产6000万免烧粉煤蒸压环保砖和15万立方米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年货物运输量35万吨。目前,“能人协会”在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解决群众就业方面,经过两年时间发展,实现了产业扶贫的初步效益。公司投产后,从东、中、西、新四个村招收长期职工83名,短期职工26名,职工月平均工资3000元,各种运输车辆9辆。年带动四个村村民增收180万元。每年可为东、中、西、新村1031户村民分红42.4万元,在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逐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试点工作。希里沟镇镇党委研究制定了《希里沟镇公务员平时考核试点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对平时考核的对象、基本原则、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程序和考核结果的运用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并从考核准备、组织实施到量化评分、审核备案等各个环节都做了周密安排,从而确保了考核工作的准确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在公务员平时考核的组织实施中,采取工作记实的方法,从干部职工的“德”“能”“勤”“绩”“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同时注重平时考核的公开、透明,充分发挥了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从运行情况看,对于干部素质的普遍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发挥了平时考核试点工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