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生态保护关键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保护与建设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要生态支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重大战略思想,先后三次就青海生态保护与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青海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江源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项目区立地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十分复杂,是在没有可供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这项工作的。《总体规划》和《二期规划》提出青海要为全国同类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的总体要求,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要实现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改革目标,迫切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强、业务精、素质高、勇于创新的工作队伍,为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在过去8年多的保护建设中,青海省边实践、边完善、边提高、边推进,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针对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工程项目多、实施部门多、科学决策环节多的实际,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加强三江源地区工程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逐步提高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为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总体发展水平与党和国家对青海省的要求相比,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的核心和关键,影响了该工程的长远发展。
“尚贤者,政之本也。”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人才支持计划的提出和制定,就是要在高寒缺氧的特殊区域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事特办,率先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地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构建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同步发展、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相结合的人才支撑体制机制。同时,也是构筑老少边穷和高海拔地区人才发展战略高地、形成西部地区人才竞争的地域优势、加快人才强省的战略选择,有利于三江源生态保护与长期发展,更能为八方英才发挥聪明才智搭建更为宽阔的事业平台。
三江源生态保护关键在人才,而人才是否能聚得来、留得住,关键看能否搭建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因此要做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就要求相关部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教育引导,搭建创新平台,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多方创造良好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如此则人才可聚,大业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