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健身渐成时尚
青海新闻网讯
健身潮流:进健身房成时尚
4月20日下午,记者前往省城莫家街附近的一家体育健身俱乐部,虽然时间尚早,健身房里的跑步机上已经有不少挥汗如雨的身影。
石延业在省城一家银行工作,平时坐的时间比较多,20多岁的他已经有了“将军肚”,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减肥。今年3月,他和同事在单位附近新开的健身房办了卡,每周去两到三次。
徐晓庆是医院的一名护士,生完宝宝后身材恢复困难,朋友们建议她去练习瑜伽。4月初,她和一个想同样产后瘦身的朋友在健身房办了会员卡。
加入健身行列的成员几乎囊括了各行各业。记者走访了多家健身俱乐部看到,在瑜伽、健美操练习区,随着音乐舞动的清一色都是女性,而男士们大都在器械训练区,和杠铃、哑铃等器械较劲。减肥、塑形、排解压力、锻炼身体,大部分健身者在采访中都说,这是为了健身。
健身房多:看清资质再选择
四年前,西宁市的健身房只有三家,近两年时间里,数量一下子增加到了近二十家。数量增多的背后,隐藏着健身教练资质不明的隐忧。
据了解,健身教练证书主要有3种:一是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由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综合管理;二是中国健美协会和健美操协会颁发的健身指导员证书;三是由国内外的各类培训机构组织培训并自行考核认证的证书。
由于缺乏统一的培训机构和规范的职业资格证书,健身教练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练只是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自己都不知道运动的正确性,学员长期跟随学习后反而造成运动损伤。
记者在西关大街纺织品百货看到一则健身房的招聘广告,对健身教练的要求仅为“有教练经验”。一位健身教练告诉记者,西宁的一些健身俱乐部都是找几个教练合伙,租个房买点器械就开起来了,有的教练资质参差不齐,甚至可以花钱办证。他建议消费者选择时,最好先了解清楚再做决定。
热潮背后:办卡容易坚持难
“去年10月办了一张3980元的健身卡,可以使用三年,现在3800元对外转让”。西宁的本地社区网站搅沫沫社区、微博账号大美青海网上,经常能看到类似的健身卡转让信息。
记者发现,赶集网、58同城等网站上,健身卡转让信息多不可数。记者了解到,目前办一张健身卡价格都在两千元以上,可为何那么多人花了钱又不去健身呢?
“去了几次之后新鲜感没了,坚持不下去。”曾经办过卡的小周说,本来上班就挺累的,下班之后还要去找“累”,有时候很难抽出时间,干脆就不去了。
各家健身房为了保证顾客坚持锻炼,使尽了招数。省城七一路的一家健身俱乐部工作人员说,每位顾客都有专人负责,如发现某个顾客一两周没来就会打电话询问,并建议坚持锻炼。对怀孕、生病、长期出差等特殊原因的会员可办理停卡服务,等再锻炼时恢复使用。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人办卡没多久就放弃了。
健身俱乐部教练建议,想健身最好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可以相互督促、鼓励,完成健身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