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速递】开创海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29.01.2016  09:12

  海东代表团正在讨论。时报记者颜金梅摄

   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海东市委书记于丛乐在参加海东代表团讨论时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同时对“十三五”规划作了重点说明,明确了“十三五”开局第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并围绕着发展目标,重点从六个方面作了安排部署。这些部署,都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大政方针紧密结合,同时也继往开来地紧扣青海工作、青海实际。

  于丛乐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把我省整个经济发展工作做了非常高度的概括和全面的把控,听了今年的工作报告,觉得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今年的工作报告是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十三五”开局这个关键时刻,所作的一个承前启后的好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经过“十二五”的发展,我省经济总量达到2417亿,年均增长10.8%,这说明我省的经济总量跃上了新台阶,保持住了经济高速度的增长。“十三五”期间,按照年平均7.5%的中高速增长,我省的经济总量也将再新增1000亿元。此外,还有几个数字反映了我省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孕育、在释放。去年,全省的民生福祉得到改善,新增城镇就业达到了6.2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118万人次,特别是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GDP增速的增长。这些数字,都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的“海东核心片区建设全面推进,产业园区发展取得明显突破”既是海东城市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

  于丛乐说,就海东市而言,海东市在“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也实现了上台阶式的发展。去年,海东市经济总量达到384.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加了2.2倍。“十二五”期间,海东市经济年均增速是16.2%,在全国范围内也算是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为44%,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950个亿。2015年,海东市新增市场主体1.1万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7%,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基本建成,青藏高原东部国际物流商贸中心建设全面推进,保税物流园封关运行,位于海东科技园的高原云大数据中心建成投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达到了8196元。说明海东和全省一样都在变化和进步。

  面对今后的发展于丛乐说,“十三五”期间,海东市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努力,按照省委确定的“131”发展战略,要实现和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海东市的经济增速确定在10.5%,我们希望用五年的时间,使得海东市的人均GDP水平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要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十三五”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要达到15%,也就是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至4500个亿以上。这些目标既和省委提出的海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要求契合,也是海东市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海东市在发展过程当中,还需要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社会的支持,还需要按照“五个发展理念”的要求,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全面分析全省经济发展态势,靠市场主体发展,充分运用社会资本、银行资本,使得海东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海东代表团热议“十三五”规划

  连日来,海东代表团的人大代表们围绕“十三五”规划纷纷建言献策。

  省人大代表、海东市委常委、海东工业园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书记车军平表示,科学谋划的“十三五”规划(草案),突出目标和问题导向,精心设计了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明确了进取的方向和途径。“十三五”规划(草案)从扩大有效需求、生态文明建设等六个方面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安排,深入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保护生态不懈怠、深化改革不停步、保障民生力度不减弱、维护团结进步稳定不松劲等方面,明确了推进青海发展的路径。车军平建议,省上在重大项目布局上,要进一步统筹安排,同时将海东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全省“十三五”规划。

  省人大代表、海东市委常委、乐都区委书记左耀锋表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符合中央精神,切合青海实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一个既有前瞻性、战略性,又有指导性、针对性的科学规划。经济发展目标明确、定位准,符合广大群众的殷切期盼,为青海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省人大代表、民和县委书记何延年表示,从我省特殊省情出发,“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顺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民生改善和生态立省,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科学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为转型发展预留了空间。

  省人大代表、民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靳雪宏建议,进一步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新品种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发挥地域优势,以品牌战略发展优势农产品。积极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建立特色农产品开发和加工龙头企业,以科学发展为重点,以改善民生和生态保护为重任,为“十三五”开好局。

  让农牧品牌成为群众增收的“法宝”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特色、高效、有机和品牌农牧业,做好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打响高原、有机、绿色、富硒等品牌。这为我们今后农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省人大代表、海东市循化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韩兴斌说。

  近年来,海东市以高原无公害、生态有机、富硒等为金字招牌,以“黄河彩篮”为地域标志,培育了一批以雪域果蔬、肉蛋水产为代表的品牌产品。2015年,全市认定农产品地理标志6个,绿色农产品12个,无公害农产品20个。鼓励大学毕业生和农技人员领办、创办合作社30个,支持建设家庭牧场1500个,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在平安区洪水泉乡、循化县孟达山等地区逐步打造饲养规模10万头(只)以上的12个区域性现代生态大牧场,把现代生态牧场做成引领示范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品牌。

  韩兴斌说:“海东市近年来出台的政策不断增多,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充满信心。‘十三五’,循化县将继续紧紧抓住‘黄河彩篮’的品牌,加强基地建设,利用循化无污染、阳光充足的生态优势,打造高品质的绿色蔬菜。在畜牧业方面,将坚持发展生态牧场和家庭牧场,利用生态牧场改善育肥牛羊的品质。同时,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当中,将利用群众建立家庭牧场的积极性,打造一批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家庭牧场,使家庭牧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