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区:五大理念谱写幸福西宁新篇章

25.02.2016  16:09

  去年,是西宁市城中区落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求,“十二五”规划全面收官的重要一年。

  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改革发展困难矛盾增多的复杂形势,在西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城中区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精准施策,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惠民生、促稳定,经济社会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顺利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城中区将在发展上以省委“131”总体要求和市委“12315”总目标为统领,全面运用新理念,落实新部署,谱写建设“幸福西宁”新篇章。

   理念一: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

  ●逐步在南部片区打造文化旅游商贸会展聚集区

  近年来,青洽会、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展、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品牌,已成为西宁发展会展业的名片,城中区也成为西宁市最大的会展经济舞台。

  今年,城中区将深入挖掘商务会展业潜力,逐步在南部片区打造文化旅游商贸会展聚集区,建设文化旅游商贸会展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深挖市场消费潜力,把商贸领域稳增长、促消费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拉动消费增长。

  ●引进国内外知名购物流通企业

  水井巷中央商务区项目是西宁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城中区全面落实“中疏南活”发展战略的主要引擎和打造核心商务区和现代化公共服务中心支撑性、前导性项目。

  今年,城中区将围绕水井巷中央商务区等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开发实施,引进国内外知名购物流通企业,积极发展楼宇经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传统商贸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引进优势企业延伸产业链,以此拉动经济增长。

  ●全力支持园区开展各项工作,让园区“轻装上阵”

  南川工业园区是城中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今年,将进一步加强协调沟通,全力支持园区开展各项工作,让园区“轻装上阵”。

  以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核心,逐步提升产业层次,为建成全国重要的锂电产业基地,提升“藏毯之都”产业发展水平,打造千亿产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注重产城融合,引进大项目、大产业,抓好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正极材料三期和青海北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电池隔热膜等重点项目。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扎实推进总寨塬设施农业示范园建设,推动农业信息化、品牌化、健康化发展。

  在总寨塬建设现代农业主题公园,完成省级标准园区创建。加快泉尔湾设施农业园区建设步伐,完成市级农业产业示范园创建。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发展“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生态旅游业,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

   理念二:扩内需、抓项目、促投资

  ●141个项目为中区发展注入动力

  重大项目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据介绍,今年,城中区政府投资项目将继续坚持规模适度、统筹兼顾的原则,积极把握省、市2016年预算内资金投向和重点,确定了总投资75.4亿元的各类项目141项。

  同时,将进一步完善项目的动态管理,主动跟进服务,完善重大项目的策划储备、上报审批、跟踪服务,严格执行“周检查、旬协调、月督查”的项目预警机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整改,以督查促进度、抓落实。

  ●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领域

  城中区将突出项目多元化投资,着力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领域。

  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积极创新融资方式,不断拓宽融资途径和规模。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吸引和撬动更多的民间及社会资本参与经济社会建设。通过培育和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快社会组织建设,努力把养老服务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健康养老消费。

  理念三:抓改革、增后劲、促创新

  ●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今年,城中区将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确保权力责任清单制度全面实施,推进行政权责依法公开,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和制约,加快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依法保障的政府职能体系。把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能够很快显现效果的重点领域或权责事项摆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权力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提高网上登记办证效率

  将不断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提高网上登记办证效率。稳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实行市场主体网上登记注册。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探索设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推进社会服务领域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继续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推进社会服务领域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推进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环卫作业市场化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深化医疗卫生领域改革。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突出并有效保护生态,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

   理念四:优环境、严治理、促生态

  ●持续开展家园美化行动

  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平衡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协调发展。一要持续开展家园美化行动。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垃圾集中处理能力,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深化“垃圾不落地”模式。

  ●让绿色成为中区的永久底色和特色名片

  扩大增绿面积,提高植绿造绿水平,统筹搞好南绕城高速公路沿线、辖区内河道两岸、城区公共区域等位置的绿化美化,真正形成大绿大美的城乡景观,让绿色成为中区的永久底色和特色名片。提高园林绿化整体养护管理水平,对绿化率低、影响观瞻的庭院、公园、道路沿线等区域进行绿地景观提升改造。

  ●加大环境问题整治力度

  形成社会整体合力,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河道治理工作,切实抓好南川河和湟水河城中段河道综合整治。计划投资3000万元,对辖区老旧楼院和破损人行道进行修复,方便群众出行,努力提升城市形象。

   理念五:兜底线、惠民生、促和谐

  ●继续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继续实施政府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成果及福利更多地惠及人民,带着感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继续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坚持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托底作用,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就业引导、社会保障等工作。

  ●实施医养结合的老年人专业养护机构项目

  完善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功能,健全困难群体、困难家庭帮扶救助体系,发挥好临时救助作用,努力编织扶助困难群众的安全网,兜住民生底线。计划投资1800万元,实施医养结合的老年人专业养护机构项目。

  ●初步建立大中型餐饮企业远程非现场电子监控系统

  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实行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建成覆盖“四品一械”的监管基础信息数据库,并与省、市实现数据对接。初步建立大中型餐饮企业远程非现场电子监控系统。加快食药监领域“四有两责”落实,监督检查频次和抽检监测覆盖面明显提高,确保群众“吃得放心”、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