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藏乡育英才——记互助县“师德标兵”万有成
他,45岁,汉族,一直在偏远藏族聚居山区教书育人,把自己的职责、学校的命运、学生的成长,看得比什么都重。他就是互助土族自治县“师德标兵”,巴扎藏族乡中心学校柏木峡村民族小学高级教师万有成。
1993年3月,万有成一参加工作就来到了柏木峡村民族小学任教。
早听说学校条件不好,万有成有一些心理准备,但一到学校,他还是吃了一惊:学校孤单单地坐落于半山腰,周围连棵树都没有,学校连个像样的厕所也没有,通往学校的路是羊肠小道,大家说:“夏天泥泞,冬季湿滑,雨雪天不摔上几跤到不了学校。”
于是,他自己买了一把铁锹,天刚亮就起来挖,午休和晚休时间接着挖,整整用了一个月时间,靠一把铁锹和一辆借来的手推车,硬生生开辟出了一条长约100米、汽车能通行的校路,并铺上了砂石。
于是,他四处张罗树苗发动学生在校园植树,如今,一到夏天,校园里绿树成荫。他用泥砖和从村民家要的木料修了厕所,自己筹资购买水泥和钢筋修建了乒乓球案,积极奔走让学校有了电脑和幻灯机……
柏木峡小学是一个完全寄宿制民族小学,有5个年级,仅有他和同事李成才两位老师,繁重的教学工作,还要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真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为了解决住校学生的吃饭问题,发动家长凑来清油、面粉,他和同事李成才既种蔬菜当“菜农”,又要给住校生当“炊事员”、“管理员”。一个冬天的晚上,天刚黑,三年级藏族女生李南措突然肚子疼痛难忍,万有成二话没说,背起李南措就走,当时刚下了一场一尺多厚的雪,在黑夜中深一脚浅一脚走了约三公里山路,终于把学生平安送到家,看到气喘吁吁累得不成样子的万老师,李南措的阿妈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一个奉献者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支持的好家庭。2014年的一天,万有成接到家里邻居打来的电话,说他母亲病得很重。他急忙赶回家送母亲到医院救治,脱险后他问母亲:“妈,病这么重为什么不跟我说?”母亲说:“你有那么多娃娃要操心,事情多,不忍心打搅你。”听完这话,万有成哽咽了。多年来,他把主要心思都用在了学校和学生身上,自己的孩子却交给老人带,很少顾及,到今天,只要一说起孩子没能考上大学,万有成便满怀内疚。
所有这些,附近的藏族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多次被上级调往别的学校,却一再被藏族群众苦苦留住,直到今天。
21年,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21年,为藏汉民族间的团结贡献力量。他自己成了一名西部农业小学复式教学课堂创新模式教师培训项目优秀复式教师,也为62户家庭的柏木峡村培养出了76名合格小学生,其中出了10名大学生,让小山村的明天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