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五四之二:在时光里回味青春的影子

06.05.2014  18:44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刘志强 报道)“说起青年时代,闭上眼睛仿佛还在昨天,但又好像很遥远了,是这样吧!”4月22日,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关家山村石怀鑫在记者说明采访的意图后,他有点兴奋地说。

  石怀鑫是一名退休乡村教师,今年60多岁的他已经离开教师岗位多年了,但是对学生们的关心和青年人的成长,他的眼里还是一直没有改变。“离开讲台这么多年,很怀念在学校的日子,但更怀念自己上学的那段快乐时光。”说完,石老师停顿了半天,仿佛在回忆一个时代的记忆,也仿佛在感叹生命的赞歌。

  石老师是一名民办转为公办的教师,自踏上教师岗位那时起就一直奋斗在教育战线上,这一奋斗就是一生。“其实,你不知道,我刚参加工作时,那时候还是很快乐的,因为那时候我也很年轻,所以,和学生们一起过着快乐的日子。”石老师高兴地说道。

  “我们那时候的学生不像现在的学生这么聪明,很单纯的,上课不敢过女同桌的线,下课也不敢和女生单独说话。但是,我们那时候一起劳动的时间比较多,只有在那时候,我们才能和女生讲话,并且帮女生干一些农活。”说到青年时代的生活,石老师很幸福地说道,“这种幸福里有苦涩的味道,大家都知道,六七十年代的日子很不好过。”

  石老师还告诉记者,他那时候还是团干部,每次组织班里的学生表演节目,搞课外活动。“青年时代,留给我们的印象太深了,确实有快乐,也有泪水,想想,那时候经常吃不饱,还要干活,上课。”

  在说到爱国时,石老师说,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浓厚感情,一种对祖国的崇高责任,也是一种理想信念,对于人生会产生巨大的激励和推动作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以身许国、以死报国的千古佳话,形成了优良的爱国传统,流传至今。“今天的年轻人更要爱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智慧。”

  有位学者说过,一个人只有一个祖国,就同一个人只有一个母亲一样。在记者采访时,众多已过花甲的老人们纷纷说道,不管在世界什么地方,华夏儿女都会心向祖国,乡思缕缕,都有割不断的同胞情谊,血浓于水;都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也无论是在祖国遭到外敌入侵的危难时刻,还是和平建设年代,散落世界各地的广大同胞,都是一支重要的爱国力量,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石老师的家里,记者还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报纸,被折叠的快要断了,这些报纸中,尤其是《中国青年报》最多,其次还有《人民日报》、《青海日报》,“这些都是他的宝贝,是不让别人碰的。”他的爱人说道。

  石老师说,“那时候通讯设备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唯一获取信息的方式就是看看报纸,我们小时候连电视是什么样子都没有见过,几乎到了90年代,才有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回忆过去的岁月,真的有许多的感叹和泪水,我们那时候的爱国,不像现在这么简单,我们经常背毛主席语录,还经常到田地里进行学习农具等,这些现在的孩子们是无法感受到的。”石老师一边回忆着过去的峥嵘岁月,一边感叹着今天的好日子。

  春天的脚步已经来到,新搬迁到平川里的关家山村处处呈现着一片绿色,而石老师看着这些绿色的植物说道,又是一年春来到,我们的青年时代已过,而现在的社会是留给青年人的。

  在谈到现在的年轻人时,石老师说,现在的年轻人有想法,也有个性,只要他们稍加努力,就会为祖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是的,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是科技时代里成长起来的高水平人才,只要在老师和前辈们的指引下努力创新、大胆进取,那么他们就会实现在青春的旗杆下许下的若言。

  “青春是岁月的一个短片,阳光般灿烂,花儿般鲜艳,高山般伟岸,流水般甘甜。岁月能带走青春的年华,却带不走青春的心态。五四青年节,愿你快乐青春!”其实,离“五四青年节”还有几天,但是这样的短信已经在朋友们之间相互转发了。

  青春是一支不老的歌,这歌声里有快乐,也有痛苦,更有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