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五项措施补短板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改革

08.11.2016  20:09

  “全力组织好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全面、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认真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前,省经信委、省国资委召开专题会议,深入传达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并结合两委工作实际对下一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

  今年以来,我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要素保障,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7.6%,环比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实现增速8.1%,环比提高1.3个百分点,全省工业运行好于预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重点是补短板。为此,我省将围绕工业发展短板,把技术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新的增长动能,努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强化经济运行综合协调。保障电力、运输、金融等要素支撑,确保工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针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市场和产业链配套协作市场,扩大上下游产业对接,支持企业抱团取暖。将着力打造省内企业特色优势品牌,支持企业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深化与省外具有核心技术和资源企业的合作交流,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优化供给结构,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技术升级、产业链延长、资源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等举措,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加快培育盐湖化工、有色冶炼、能源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着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特色新兴产业,构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千亿元锂电、光伏光热、新材料产业集群,使新兴产业成为带动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现代物流、信息消费、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和信息应用新业态。

  引导特色优势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坚决控制增量、优化存量,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长效机制,加快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今年,要压减钢产能50万吨,全面完成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到2020年,累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76万吨,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把创新驱动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支持企业加强研发机构、研发能力建设,突破一批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落实中央财政奖励政策,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充分发挥财政杠杆撬动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支持大企业设立产业创投基金,为广大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活力。将推动铁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直接联系,实施公路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同时,将多措并举,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用地成本、生产成本,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吴亚春)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