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次探测到恒星爆炸激波

23.03.2016  10:49

  图为大恒星爆炸发出激波的视频截图。

  最近,一个由美国圣母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多家单位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借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拍摄到两颗恒星爆炸最初几分钟的景象,并第一次看到从较大那颗恒星塌缩的核内产生的激波。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理解这些复杂的爆炸,正是这类爆炸产生了构成人类、地球和太阳系的多种元素。

  据NASA网站介绍,该团队由美国圣母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皮特·伽纳维奇带领,他们过去3年来一直在分析开普勒捕获的来自500个遥远星系的光,每30分钟分析一次。发现的这两颗星属于“老年”恒星——红巨星。第一颗KSN 2011a大小相当于近300个太阳,距地球7亿光年,第二颗KSN 2011d大小约500个太阳,距地球12亿光年。

  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22日报道,当恒星的燃料燃烧殆尽,它们就会爆炸向核内塌缩,形成超新星,比所在星系的其他部分更亮,会持续发光几周时间。人们早就知道超新星爆发,但对其早期阶段还知之甚少。该校天文与天体物理学研究院博士布雷德·塔克说,它就像原子弹爆炸的冲击波一样,只是更大而已,也没人受伤。

  当超新星的核塌缩成中子星,能量会以激波的形式从核反弹出去,速度达到3万—4万公里/秒,并导致核聚变而产生重元素,如金、银和铀等。

  NASA网站称,研究人员只在较大的超新星上探测到激波暴,较小的超新星上没有。他们猜测可能是因为较小超新星周围环绕气体,遮住了所产生的激波暴。NASA将这一发现称为天文观测上的一个“里程碑”。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观察有助于天文学家掌握更多关于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情况,理解恒星的大小和组成在其爆炸式死亡的早期有什么影响。塔克说,超新星造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重元素,如铁、锌和碘,可以说,我们正在探索人类是怎样产生的。

  这一研究结果将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记者 常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