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凝聚历史与未来的水电交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长途跋涉中,黄河水以其磅礴的气势,在路经高山峡谷之时,咆哮万里,触动龙门,形成水能开发的黄河上游黄金水道,这天造地设的优势孕育了黄河水电,也造就了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青铜峡……
一串串闪光的名字,一座座雄伟的大坝,从上至下将雪山之水截成台级,在万里黄河上架起了一部巨大的“电梯”。这些“电梯”成就了黄河水电奉献绿色能源,治理黄河、造福公众的伟业。作为全国13大水电基地之一黄河上游大型水电基地,蓄起万顷碧波,安狂澜,灌沃野,送光明,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确保黄河安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丰碑,见证成长
黄河上游是我国水电资源的“富矿”,这一河段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力资源丰富,从鄂陵湖出口至青铜峡坝址,可布置37至38座梯级水电站,装机容量能够达到2500万千瓦,雄居西北之首。正是凭借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上游成为我国西北开发清洁能源的前沿阵地。
伴随着黄河的惊涛骇浪,黄河水电人削山凿石,开洞筑坝,征服了无数艰难险阻,越过了无数急流险滩,克服了黄河上游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实际困难,创造了我国水电建设史上多项新纪录,建成了一批精品水电工程。目前,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公司拥有黄河班多、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苏只、积石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水电站和大通河流域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79万千瓦。
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龙-青段规划中第一座大型梯级水电站,是西北电网的主力电厂,承担着主要调频、调峰厂任务,电站水库总库容247亿立方米,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库。龙羊峡水电站也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水利枢纽,代表着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水电工程的最高水平,当时以大坝最高、水库库容最大、水轮机单机容量最大闻名于世。
拉西瓦水电站是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突破8亿千瓦的标志工程,是黄河流域大坝最高、总装机容量和单机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水电站,工程建设创造了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诸多“第一”,2013年被评为“中国美丽电厂”。
李家峡水电站大坝为三心圆双曲拱坝,厂房为坝后式双排机厂房,该工程获得“鲁班奖”,是我国首次采用双排机设计、也是世界最大双排机布置的水电站。电站4号机组采用蒸发冷却新技术,在国内尚属首例;采用的滑坡体大吨位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公伯峡水电站是公司成立后投资兴建的首座百万千瓦水电站,从浇筑混凝土到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工期仅为27个月,在同类型电站建设中工期最短。是我国水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的标志工程、全国水电建设的样板工程。在工程建设中成功探索出的基本建设“八条经验”得到中国水电行业的普遍认可和推广,先后荣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中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中国土木詹天佑奖”、“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等诸多荣誉。
距公伯峡电站下游仅12公里、装机22.5万千瓦的苏只水电站,是黄河公司实施“以大带小”开发建设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苏只水电站从主体工程开工到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仅用了25个月时间,在工程进度上创下了全国同类水电站建设的新记录,安全事故、质量事故实现了“双零”目标,被列入中国企业新纪录榜,并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
一座电站,一串荣耀;座座电站,辉煌闪烁。
超千万千瓦的水电装机发挥着巨大的能量,为青海乃至辽阔的中国西部源源不断输送着绿色电能,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水电,惠润万家
亘古以来,黄河流域之水不仅滋养着华夏民族,成为真正的“母亲河”,还在新时代经过水电开发,以各种不同的形式造福于民,利泽万物。
水电之“善”,首在发电。黄河上游水电的开发、千万千瓦的强大电能,形成一个有极大调节能力的梯级电站群,在电网中具有供电质量稳定、可靠性强、运行方式灵活等优点。
水电之“善”,也不仅仅在于发电,而在于综合利用。黄河水电的梯级建设开发,使各水库冬季出库水温明显升高,凌汛破坏率从86%—100%降低到11%—18%;使黄河上游河段两岸的防汛标准大大提高,减少了下游防洪压力,千年“害河”变“利河”,实现了中华民族“黄河平、天下宁”的千年夙愿。
龙羊峡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达13.1万平方千米,直接控制着黄河上游近65%的水量和主要洪水来源,是黄河上游第一梯级水电站,故有“龙头电站”之称。相对于偌大而又寂静的库区,龙羊峡坝下的泄水口仅有40米宽,站在这里人们可以切身体会到母亲河的桀骜不驯。作为黄河上游水库蓄水量最大的水利工程,龙羊峡的库容达247亿立方米,它对于控制黄河上游的水流、调节下游的水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顺势而下,直到青铜峡,排列着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八盘峡、青铜峡等一批举世闻名的大型水电站。这些水利枢纽,在为国家提供着强大的绿色能源的同时,还形成了年调节、季调节、日调节等多种调节方式的水电梯级群,通过流域梯级调度中心的优化调度,增强了单一水库对天然来水的调节性能,让水能资源更为充分地造福社会公众。
一般情况下,兰州河段流量在4000立方米每秒以下时基本无影响,大于该值即有淹没损失。正是由于龙羊峡的防洪调度,使兰州市10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洪峰流量,由天然的8110立方米每秒减至6500立方米每秒,可有效减轻兰州市洪灾损失。
从黄河全流域总体而言,黄河梯级电站的整体综合效益的增加非常可观,基本实现了“堤防不缺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的河流管理终极目标。
在开发黄河上游水电的同时,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公司积极保护黄河珍稀鱼类资源,在苏只、积石峡水电站率先建成了土著经济鱼类增殖放流站,先后放流鱼苗200多万尾。
黄河梯级电站使黄河下游不断流的保证率从54%提高到80%,为实现黄河多年不断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使黄河枯水月的纳污能力提高31%—48%,输沙量降低了约61%;使龙青河段增加600平方公里的湿地面积。黄河上游大型水库每年为宁蒙灌区灌溉,使灌溉区灌溉保证率由31%提高到86%,受惠耕地的达47万公顷,有效保障了沿黄省区农业生产。
据统计,黄河上游水电站多年平均为宁蒙灌区增加有效供水17.08亿立方米,为下游省市增加有效供水7.13亿立方米。在拉西瓦水电站5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之后,黄河公司又斥资建设了拉西瓦灌溉工程建前及引水枢纽工程,它的建设解决了当地87个村8万人牲的饮水难问题,也为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的灌溉,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与此同时,黄河公司加大资金投入,黄河各梯级水电站在今年春季合理安排检修,并在龙羊峡上游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进一步抬高梯级电站运行水位、提高运行负荷率、减少空耗水量。这些措施的实施,在提高电站出力的同时,也为明年的流域灌区春季抗旱留足水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好造福沿黄民众。
大河,保民安澜
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公司把企业发展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同舟共济,共同发展。成立16年累计完成投资700多亿,通过电站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商业、服务业、旅游业发展,加速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有效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和经济发展成为地方百姓奔小康道路上重要的“反哺”力量。
团结村是班多水电站附近的一个小村,这里的景象与电站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相对应,家家户户几乎都拆了土墙垒砖墙,拆了土房盖瓦房。与此同时,许多人嗅到商机,投奔这方热土,开餐馆、百货店、美发厅,邮政、电信、银行也纷纷设置营业厅,一幢幢楼房相继拔地而起。从村口望去,俨然一个新兴小城镇!
因为水电站的建设,昔日寂静的山村热闹起来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变化都在发生。
在海拔2700多米的黄河龙羊峡谷北面的山洼里,有一个小小村落,居住着150多户藏族人家。这里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曲沟乡瓦里关村,一个原始的藏族纯牧业村。
1987年10月,龙羊峡水电站第一台32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强大的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西北电网。而在几公里外的瓦里关村,藏族同胞依然使用着羊毛捻子酥油灯。1990年9月,由龙羊峡水电站出资15万元,将输电线路架到了村里,彻底结束了这里千百年来酥油灯照明的历史。为解决瓦里关村人畜饮水问题,龙羊峡水电站出资兴建了瓦里关村上水工程,将龙羊峡谷的黄河水通过修建的四级泵站,提升540米后引到了村里,彻底满足了牧民日常用水需求。
“龙羊峡电站建设后,电厂投资为牧民解决了吃水、用电、学校学生桌椅三大问题。特别是拉上了电,我们再不用点油灯了。这在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瓦里关村党支部书记十分感慨。
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绝非虚言。一位早年参加过龙羊峡水电站勘测设计的水电专家在水电站发电十年后撰文写道:“没有黄河上游龙青段的水电开发,青甘两省特别是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怎能快速发展到今天的局面!”
据测算,黄河上游所有电站建成运行后,装机容量达到2543.95万千瓦,每年向社会提供950.92亿千瓦时电量,如果按国家出台的西北地区新建水电上网标杆电价0.227元/千瓦时和各电站的发电量按多年平均发电量测算,年产值将达到216亿元,将每年向地方上缴37亿元以上的税收。同时水库维护费和后期扶持基金的上缴,都将极大改变电站所在区域的财税收支状况,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如今,站在黄河上游任何一座水电站的坝顶,俯瞰整个峡谷,碧水奔流,俊秀风光尽收眼底;走进任何一座水电站厂区,处处绿树碧草;在库区,一湖碧水映照着蓝天白云,巍峨的山峰倒映水中。黄河上游水电坚持“生态、综合、可持续发展”的开发理念已成功打造出黄河上游大型水电基地,黄河宝贵的水资源在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通过上游水库的有效调节,为黄河安澜做出巨大贡献。(刘法营 唐婧)
视点短评
穿行在黄河中的理念
黄河,被喻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是因为它在纵横华夏大地中,塑造了千里沃野,养育了万千民众,并以其奔腾的豪迈,博大的胸怀,在挽起高山大海中,缔造了华夏文明。而在其一路向前的行程中,又清晰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黄河才从曾经泛滥中肆虐的“害河”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黄河才真正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水道”。
一条黄河趋利避害的沧桑巨变,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这条亘古流淌至今的大河巨川,曾今有过“三年一小害,五年一大灾”的水患经历,之所以能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奋力托举中得到根治,这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才能产生这样的盛世辉煌。龙羊峡、李家峡、青铜峡等一座座大型水利枢纽的相继建成,国家之所以不惜巨资“砸”在黄河水里,是把谋求发展的理念注入到黄河里,其出发点和立足点依然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正因有了这样丰厚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做保证,黄河水电才能在劈山开路、筑坝安澜中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在背靠强大的国家力量,拿出使命、责任和担当,为共和国的锦绣画卷挥起如椽大笔,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生活输入绵绵深情厚意。
从偏远农牧区的酥油灯、煤油灯渐渐被一盏盏电灯所替代,从一个个侧影里,它辉映的是进步之途,发展之路。黄河水电人在创造一个个发展奇迹,为国家富强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对于地广人稀、发展滞后的辽阔西部,尤其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急切呼唤中奋起赶超的青海,给予了这块黄河发源地的高天厚土和生活在这里的广大群众巨大的“反哺”。靠着“反哺”的激活力和带动力,黄河边上“水文章”,在一派和谐中风生水起;黄河水搭起的国际赛事舞台,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欠发达省份声名鹤起;新能源拉动新产业的崛起,黄河如长袖,带起呼啸的发展劲风,舞向国内外……在新的历史起点,黄河水电正翻起巨澜,在大潮鼓荡中扬起风帆,冲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潮头浪尖。(刘法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