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粮农到菜农的蝶变

27.08.2014  10:17

  青海新闻网讯 当我们来到共和县高科技生态示范园区时,秋日里的园内瓜果飘香,各类蔬菜长势良好。梁祖忠是共和县恰卜恰镇次汉苏村的蔬菜大棚种植户,去年他家种植的蔬菜获得了大丰收,仅采摘的辣椒就挣了两千多元钱,一年能收入近5万元。像梁祖忠一样,当地靠温棚蔬菜种植发财的村民还有很多。在生态示范园区的带动和鼓励下,许多农民群众也开始转变观念,不断尝试转产。

  在次汉苏村,就有许多当地村民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传统作物的种植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村子里的一部分农民已由粮农转变为菜农。村民们不断学习先进管理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大棚内的种植品种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辣椒、黄瓜等精细蔬菜面积不断扩大,大棚蔬菜的效益逐年增加。如今,次汉苏村式的“温棚经济”,已成为当地农民新的增收点。

  我们从共和县农牧局了解到,共和县实行菜篮子工程行政首长负责制,将其纳入州、县、乡政府及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为菜篮子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为扩大菜篮子种植规模和培育基地,共和县依托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已建成日光节能温室207座,“CL”体系标准温室218座;年供应700万株无公害蔬菜苗,可辐射示范带动周边10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年产3000吨无公害蔬菜,使共和县蔬菜自给率从原有15%的基础上提高到27%,蛋鸡生态养殖示范区已建成鸡舍3栋3180平方米,日均产蛋1400余公斤。以此形成了以示范园为核心,冷水鱼养殖、獭兔养殖、西门塔尔良种牛繁育养殖、薄皮核桃种植、枸杞种植等特色种养殖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