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难从严苦砺精兵谋打赢

05.05.2016  08:55

   ——武警海东市支队立足实战展开“魔鬼周”训练

              青海新闻网讯 狂风渐起、暮色四合。突然,一声紧急集合的哨音划破夜幕的寂静,刚刚结束极限体能训练、正准备埋锅做饭的特战队员又接到营救“人质”的命令,他们随即投入新的战斗……

  近期,武警青海总队海东市支队将30名特战队员拉到荒郊野外,展开为期7昼夜的“魔鬼周”训练。他们按实战要求设置扛圆木行军、战地伪装、山地捕歼、夜间奔袭等训练内容,提升部队在高原环境下体、技、智、战综合作战能力。

  挑战极限

  夯实胜战根基

  泥泞、布满砂石的山坡上,特战队员正负重30公斤爬行前进,他们刚刚经历了连续13个小时高强度训练,身心的疲劳度接近极限。可偏偏天公不作美,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队员们,每前行一步,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穿越灌木丛时,一根长达3厘米的尖刺深深地扎进了列兵刘洪能的手掌,锥心的疼痛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只见他迅速用随身携带的针挑出尖刺后,顾不得休息片刻,又紧紧地跟上了队伍。

  支队刘参谋长介绍,此次魔鬼周训练始终以实战化条件为背景,立足实战,服从实战,从难从严让特战队员在复杂多样的环境下接受未知挑战,在超越极限的情况下激发潜能。

  谋定后动

  掌握战场主动

  平安区湟水河畔,一场反恐战斗演练激战正酣。1名狙击手潜伏于落叶之中,迅速锁定目标,一枪毙“敌”。正当队员们欢呼雀跃之时,指挥组却判定“任务失败”。原来,敌方将自己的衣服穿在了“人质”身上,诱使队员做出了错误判断。

  “能否掌握战场主动,指挥员的谋略水平是关键因素之一。”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穆军峰说,针对当前恐怖袭击手段的新特点和高智商犯罪的新动向,他们将临危反应动作、复杂环境快速记忆、伪装侦察等科目引入“魔鬼周”训练,培养队员依据战场情况定决心、找对策、练谋略的能力。

  “敌人永远不会站在原地被动挨打!”他们摒弃那种把发文书、搞推演当成谋略训练的低水平训练模式,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组织队员观看中外处突反恐战例影像资料,结合国际国内反恐热点问题开展研讨,以红蓝对抗营造逼真、复杂战场环境,让参战双方斗智斗勇,相互砥砺过硬实战能力。

  同样在湟水河畔小树林内,3名“恐怖分子”劫持1名“人质”躲藏于此,中队长王永成奉命带领5名队员实施抓捕。侦察到2名“恐怖分子”方位后,王永成依据现场地形迅速判定另一名“恐怖分子”极有可能藏匿于一处芦苇丛内,果断利用现地条件,迫使其暴露行踪,以零伤亡的代价将敌一举擒获。

  推陈出新

  决胜一招一式

  夜黑如墨,寒意袭身。担负宿营地警戒任务的队员杨智勇保持着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周边动静。忽然,身后传来一声轻微的异响。“谁?不许动!”伴随着一声低吼,杨智勇迅速转身、隐蔽、出枪、瞄准,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20米外,欲伺机“偷袭”的对手呆立原地,被缴了械。

  谈起这次成功处置的经验,杨智勇亮了亮枪背带前侧的按压式卡扣说:“别看它小,它可是我们的‘大功臣’!”一年前,在支队组织的一场实战化执勤演练中,哨兵小李因出枪动作稍慢而延误了战机,导致“监犯”成功逃脱。在复盘总结中,支队发动全体官兵集思广益,想出了在枪背带上安装卡扣的办法,使出枪速度成功缩短了1-3秒。

  尝到了甜头后,支队掀起了一场“小创新、小发明”热潮,他们结合反恐处突需要,边训练、边研究、边创新、边升级,还联合装备生产厂家一同改进、提升装备性能,努力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