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科研环境正当其时

05.02.2016  10:00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提出落实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减少对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的直接干预、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等要求。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高校专家学者,他们表示,优化高校教学科研环境正当其时,要把国办的《意见》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官本位”使大学渐离 学术本位

近年来,高校一直在倡导“去行政化”,但时至今日,这一现象仍然存在,且呈现悄然蔓延的势头。

天津某高校教师告诉记者,大学目前实行与政府机构类似的职务级别,所以不可避免地受到官本位的影响,渐渐背离学术本位。几年前,关于“去行政化”的探讨推动了大学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支配教学科研资源的行政权力,但其作用还是抵不过多年行政化思维定式的影响。

一些高校和教师中出现了‘拉关系’、‘跑项目’的怪现象。”“科研课题申报时,有些课题只有居于特定的责任岗位才能申报,尤其是教学改革项目。”“官越大科研经费就拿得越多,而真正做科研、搞学术的却很难获得资金支持。”“一位教师带两名学生赴香港参会,要填6份表格,经7人审批,而这才是报销的第一步。”在采访北京、黑龙江、上海等地高校教师时,他们对记者表示。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政学一体的现象。”西安一位受访学者表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现象较为常见,最终衍生出一种潜在的逻辑——将行政级别与学术能力相提并论,导致一些大学不按照教育科研规律办事,反而用行政手段和思维来解决学术和教育问题。

     

学术创新精神遭侵蚀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部分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多遵循量化指标体系,这不仅体现在职称评定和课题结项上,还体现在各种评奖上,有的高校甚至简单地将论文数量与其薪酬待遇挂钩。

但在考核教师时,教学的价值却得不到应有的体现。1月7日,河南大学聘任一位讲师为副教授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位被学生形容为“用生命在课堂上舞蹈”的教师,虽课堂常常爆满,但至退休时仍是讲师。“像这样的老师在高校并非特例,但这种聘任仪式却是非常少有的。”浙江某高校教师这样感叹。

在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上,尽管各高校在宏观层面都强调人才培养,但对教师的评价中,实际执行的却是‘重科研成果’的政策。”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戴锐说。这导致了高校教师项目化生存现象严重:没有项目就没有话语权,在职称奖项评定中就处于劣势。

高校与教师每年拿到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多少,已经成为衡量教师与学校业绩的一个重要标准。”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刘尧提出,在现行学术评价体系里,学术成绩的大小与项目、专著、论文、获奖数量等结合在一起,这是典型的粗放型学术,追求的是学术成果数量上的GDP。

学者表示,现行的评价机制对自由的学术表达和探索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挤压和束缚。尽管高校对科研十分重视,但创新精神却遭到了一些潜规则的侵蚀。在研究成果评价或鉴定中,还存在“四平八稳”的成果容易通过,创新水平高、争议大的成果难通过的现象。

创造更为科学的制度政策环境

种种不利于学术健康发展的现象对大学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形成了严峻挑战。学者表示,创造更为科学的制度政策环境,方能更好地推动大学教学科研工作水平提升。

学术生命力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因素。”刘尧表示,为科研人员创造出宽松的科研环境,使他们潜下心来真正搞科研,必须推进更为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完善体制与机制,强化相关立法、执法和科研监督,优化科研奖惩体系,使科研经费真正用于提升科研水平。

我国大学‘去行政化’要从依法自主办学、回归学术本位、实施官学分离、实现行政服务等方面入手。”北京某高校一位教授对记者表示,“去行政化”要完善高校内部治理架构,大力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的水平;逐步规范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服务意识和资源分配机制。

而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王建华认为,两者应协调统一,科研为教学启示方向、教学为科研提供动力。

高校要以大学精神为基准,对现行规则进行梳理和反思。”戴锐表示,在高校管理中,要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和政策对接,防范高校出现教学、科研相疏离或“一家独大”现象。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