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

21.04.2016  19:34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我国国家安全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营造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要求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关键是要处理好五对关系,即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其中,处理好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对于任何国家而言,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任务都是如何应对内忧外患的问题。所谓忧患意识就是要对内部风险和外部挑战时刻保持警醒。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

  在处理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的关系上,关键是要办好自己的事,强大的国力、和谐的社会、凝聚的党心民心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与此同时,有效化解各种外部风险,将极大地促进国家安全的总体质量。历史上,中华民族屡遭外患,尤其是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一度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国家割地赔款,人民生灵涂炭,教训惨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这一关键时刻,我们应更加殚精竭虑、善为善谋,绝不能让外部的风险、挑战打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当前我国外部安全环境的主要特点

  进入21世纪尤其是第二个十年以来,我国所面临的外部安全环境正在经历复杂、深刻变化。首先,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各种不确定性在不断累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所上升,大国博弈加剧,局部动荡频繁发生,各种思想、思潮交融交锋,恐怖主义肆虐,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其次,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与世界互动的频率加快、力度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抵御各种外部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各种矛盾、风险、挑战也在不断向我聚集,可预测的风险和不可预测挑战同时增加,其中一些风险和挑战尤为突出。

  美国为了维护世界霸主地位,加快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断在我国周边加强军事部署,强化同盟体系,介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领土争端。台海局势有可能再现波澜。随着民进党的上台,2008年以来台海地区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局面可能遭遇挑战。来自海上的威胁日趋上升。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背景下,部分国家调整海洋政策策略,不断挑战我国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东北亚地区局势充满变数。朝鲜半岛形势日趋复杂,不稳定性增大。同时,日本右倾化趋势明显,追求摆脱战后体制,并调动各种资源,充当制华遏华急先锋。西方大国不断加大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力度,不断加大实施和平演变的强度。

  同时,我国还面临着一系列新型安全风险。中亚地区“三股势力”活动猖獗,给我国西北边境地区乃至内陆地区安全稳定带来不利影响。网络安全形势更为复杂。随着各国竞相加强网络空间攻防部署,加上网络犯罪和网络攻击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我国已成为遭受各种形式的网络攻击最多的国家之一。生态安全面临双重挑战。生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一方面中国遭遇到诸如全球气候变化、厄尔尼诺现象、沙尘暴、雾霾等侵害,另一方面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多责任的声音也很大。海外利益保护问题凸显。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与外部世界深度互动,中国的海外利益以罕见的速度和幅度在世界范围内拓展,与此同时,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明显滞后于海外利益蓬勃发展态势。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对外安全工作

  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安全环境,我们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根本遵循,加强对外安全工作的顶层设计、底线思维、策略运筹和统筹协调,化解各种风险,塑造有利态势。

  首先是高举和平发展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要在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同时,他还指出,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这一精彩阐述深化了我们党对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规律性认识,为拓宽我国和平发展的空间指明了方向。

  其次是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各国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政治上相互尊重,经济上互利共赢,文化上包容互鉴,倡导合作安全、共同安全,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携手应对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气候变化、网络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各种全球性挑战。

  三是运筹大国关系,维持全球战略稳定。大国是主导国际体系和国际事务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我国家安全的重要外部因素。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大国间的协调,减少各大力量间相互猜疑、增进互谅互信。同时,要善于利用大国间的分歧矛盾,拓展回旋空间,保持世界格局总体稳定平衡。

  四是经略大周边,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奉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政策,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推进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尤其是要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地区国家间发展战略的对接,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坚持维稳与维权的统一,筑牢边海边防铜墙铁壁,防止各种周边安全风险向内传导。

  五是以正确义利观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外交的基石,始终是我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可以依靠的战略力量。同发展中国家发展关系时,要树立正确义利观,政治上要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六是参与全球治理,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更加积极有为地维护世界和平,更加积极有为地参与国际事务;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发展;积极维护和弘扬国际公平正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与合理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积极打造制度性话语权,积极向世界宣传自身安全理念和主张,力争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七是打造“海外民生工程”。为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安全及合法权益,要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公民自救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管理体系,建立目标明确、任务明晰、分工清楚的责任制度。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人民日报》(2016年04月19日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