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西宁一个个难题

19.11.2016  01:33
来源:西宁晚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是开出的一剂对症良药,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则意味着从改革释放的红利中,获取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西宁市委书记王晓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检验真改革、深改革、敢改革的重要标准,必须坚决打赢这场硬仗。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思想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构建“去、降、补”统筹推进的政策体系,做到去得坚决、降得有效、补得精准;着力构建“点、极、带”有机统一的供给体系,打造若干经济增长点、三个经济增长极、三条千亿元经济增长带;着力构建“党、政、企”协调联动的动力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努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面对新挑战、新常态,自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提出并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西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提出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个“西宁难题”,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为引领,建设“幸福西宁”。

  形成“1+N”的顶层设计和工作格局、统筹推进“去、降、补”的政策体系,加之“点、极、带”有机统一的供给体系和“党、政、企”协调联动的动力体系,当前,西宁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加快,经济发展结构持续调整,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西宁长期存在的消费需求外溢、输入性物价波动、产业路径依赖等难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

  淘汰落后产能、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降低企业税费成本、推进脱贫攻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系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让老百姓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愿望实现得越来越丰满。

  去产能:

  带给企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良机

  【改革现场】

  “对企业而言,去产能势必带来阵痛,但这也是企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良机。只有通过去产能才能促使产品价格恢复到比较合理的水平,这样企业的经营状况才会好转,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恢复”,在采访中,力同铝业、云天化等一些企业对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获得实惠感同身受,他们认为,企业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寻找新动能,扩大有效供给。

  【直面难题】

  近几年,西宁市积极培育发展轻工业,轻工业比重虽然逐步提升,但是重工业比重仍高,产业结构偏重仍然突出。做好新增产能和存量产能之间的加减法,是考验着当前产业结构调整这盘大棋如何落子的一道复杂“算术题”。

  【改革成果】

  去产能作为西宁市“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大力的推进,带给企业的是更多的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良机和寻找新动能的动力。今年西宁市在去产能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淘汰落后产能5万吨组织实施71项工业节能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深入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拆除青海东胜化工密闭电石炉生产装置,淘汰落后产能5万吨。封存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50万吨粗钢生产线,安置职工650名等。

  处置“僵尸”企业对常年停产、长期闲置、连年亏损、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对珠峰锌业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技术改造,对长期停产的高源特殊硅实施重组并向高纯硅铁转型,关停青海西部化肥有限公司等。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进“百项改造提升工程”和“百项创新攻坚工程”,引导和支持青海鲁丰等企业进行产品升级等。前三季度,高原生物医药和动植物精深加工、装备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兴建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4%、26.8%。

  去库存:

  商品房库存减少百万平方米

  【改革现场】

  “对当前处于艰难境地的房地产企业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房地产去库存有效药方,采取措施减库存助推着企业的发展”,许多房地产企业认为,鼓励房企将部分商品房转化成保障房,加大去库存力度,引导开发企业优胜劣汰,这样能更好地促使房地产企业扩大生产力、创新产品、提升质量。

  【直面难题】

  库存量大是抑制企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症结之一。自去年以来,去库存成为楼市的主基调,而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改革成果】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改革的成效也逐渐显现,单就房地产来说,商品房待售面积的连续下降和销售面积的持续增长,就是最好的佐证。

  挖潜力去工业品库存西宁市积极搭建企业产销对接平台,至10月底,全市上下游产业完成对接金额达210亿元。同时,积极推动藏毯绒纺等走出去,有效减少企业库存。至目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销率97.23%,电解铝、钢铁等重点产品库存处于合理区间。

  商品房库存减少百万平方米全市房地产行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10月底,全市商品房库存面积较2015年底减少101.16万平方米。

  鼓励农民进城购房以合法稳定住所和稳定职业为基本条件,不断调整放宽西宁市户口迁入政策等,有效保障乡村人口向城市聚集。

  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提出20条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至10月底,全市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280.97亿元,同比增长12.73%。

  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进一步强化对租赁合同备案的监管,出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等,实行租金差别化,逐步扩大公租房保障范畴。

  去杠杆:

  加大金融支持助企业渡难关

  【改革现场】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正如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在发现杠杆原理后所写的一样,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去杠杆方面的实施,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不过,适度的杠杆对经济有益,但如果杠杆率过高,债务增速过快,反而会产生巨大的债务风险,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能有更好的引导”,不久前上市的正平路桥公司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效应感受明显,也充满了新的期待。

  【直面难题】

  融资难一直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困扰,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控制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对于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资金需求适当予以“撬动”,而对于落后产能等增大经济风险的杠杆则需要坚决加以去除。

  【改革成果】

  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全面激活金融市场活力,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引导企业优化内部资本结构,防控金融风险,提高经济效益……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入,今年西宁市在去杠杆方面的改革也全面展开,并取得初步成效。

  金融助力企业渡难关西宁市积极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全面激活金融市场活力。西宁民间投融资服务中心转贷资金900余万元,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全市26家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52.27余亿元。

  控制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合理控制新增债务规模,在公共服务领域积极探索和推广PPP模式,多巴新城热电联产等项目列入全国第三批和全省第一批PPP示范项目;海绵城市等项目初步完成咨询机构采购工作。

  降成本:

  提升便民服务为企业松绑减负

  【改革现场】

  “近年来,制度性交易成本、用工成本、企业融资成本、税费负担等越来越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挤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今年,西宁市六家电解铝企业获得了直接交易购电等支持,他们认为,降成本这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力实施,对企业来说,意味着厚植根基,推动创新,以新动能抢占经济制高点,把蛋糕做得更大。政府能减则减、能降则降、能低则低的做法,推动着实体经济一身轻松施展拳脚。

  【直面难题】

  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减免企业税费负担,一直以来是企业在发展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西宁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降成本任务中为企业解决的主要症结。

  【改革成果】

  2个工作日调整为“马上就办”、降低企业税费成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今年,降成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系列措施,提升了便民服务水平,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促进了社会就业等。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目前西宁市已完成“商事登记审批服务”等模块的整合。流程优化后,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压缩到11个部门的27个审批事项;施工许可证办理时限简化为5个阶段40个工作日;将市级88项工商登记前置许可经营事项目录精简到17项。同时,加快推进“五证合一”换证,至目前,共发出“五证合一”16867户。

  降低企业税费成本对西宁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今年取消、免征、降低收费标准、缓征和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与政府性基金项目13项。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至9月底,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费16439万元。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从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由市财政给予贴息支持。积极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提高信用良好企业的抵押物折扣率,降低担保费率等。

  落实企业奖补政策对企业新增就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残疾人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每人4年以内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补贴和一次性奖励等。为西宁市1251名创业者落实补贴327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自主创业积极性。

  补短板:

  针对民生领域对症下药

  【改革现场】

  “医疗、养老、住房、就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对症下药、补齐短板,这是我们广大老百姓从改革中获取的最大福利”,采访中许多市民告诉记者,政府把补短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是切切实实为了让老百姓通过改革措施的实施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直面难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同领域发展呈现“长短板”在所难免。针对医疗、健康、养老等服务行业资源有限,地下管廊、停车场所等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西宁市严格落实补短板任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民生福祉持续增加。

  【改革成果】

  构建“点、极、带”经济发展新格局,推进脱贫攻坚和棚户区改造,改善生态环境,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西宁市这一系列在补短板方面的改革任务的实施,让全社会各族群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切切实实获利,促进了建设“幸福西宁”的进程。

  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多点”“三极”“三带”新格局初步形成。9月底,三条经济增长带实现工业总产值686亿元,增加值452亿元。

  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大力支持大通、湟中、湟源三县产业发展,有力推动市、县区协同发展。三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带动区外工业实现由负转正。

  合力推进脱贫攻坚落实专项扶贫资金6.5亿元,实施“一户一策”产业发展项目,易地搬迁3344户。建设扶贫产业园区1处,8个村实施旅游扶贫项目。全市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全市912个村,市县“双帮”工作实现全覆盖。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引导全市商贸流通网点设施升级和建设,不断提升商贸流通业发展。争取到涉及电子商务等多个服务业新兴领域和新型业态项目22个,落实资金5574万元。

  推动外贸优进优出推进“大通关”合作机制,加强与西宁市传统进出口港口上海、青岛等沿海、沿边地区的合作对接等,加快境外营销网络和进口商品展销平台建设步伐,积极融入青海“西融两廊、东联一带”开放新格局。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放宽和调整户籍迁入政策,成为全国落户门槛最低的省会城市,全面落实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全面启动“畅通西宁”外环内网道路建设,规划实施市政道路项目94项,新增道路里程276公里。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着力提升城市供、排水管网及设施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序发展城镇管道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等。

  推进棚户区改造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打通商品房和保障房通道。推进棚户区货币化安置,至10月底,完成货币化安置3760户。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以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为统领,努力构建“一芯两屏三廊道”城市生态屏障,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全力打造“美丽夏都·清洁西宁”品牌。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力推进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等改革。加快推进教育三期布局结构调整和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10类278个项目,进一步加快了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基本医疗需求有效保障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由2009年的220元和154.3元提高到2016年的610元;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参保率均达99%以上,建立了重特大疾病政策范围内常规报销等“四道保障线”,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积极开展创业创新在全省率先实施科技项目投入机制改革。大力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积极鼓励大众创业,全市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创业孵化基地25家,累计入驻创业实体232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