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服务为青海“三农”导航
“动动手指,看看手机短信,最近的农资信息、招聘信息、病虫害预防……这些信息全都有俩,用处大的很!用手机可以和老师直接联系,种菜、种庄稼、施肥……你看,这是老师前两天刚发来的病虫害预防的短信,有了老师的指导,方便的很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斜沟乡业坝台村的村民祁永春一边操作手机一边高兴地说。
近几年,青海省科技厅依托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所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将农村牧区科技信息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多种服务通道,预先、主动地将农牧业生产技术、林业培育、病虫害防治技术、市场交易、气候预警、社会管理等信息精准推送给农牧民和农牧业龙头企业、农牧业生产基地等,有力推动了全省农牧业新技术、新成果在农牧区的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信息化对青海省农牧业产业以及农牧区社会管理与民主保障的水平。
如今,青海省深入推进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通过建立具有个性化、智能化、精准化的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快构建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以专家团队和科技特派员为技术支撑的新型农牧区信息化科技服务体系,让广大农牧区群众尽早享用“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大餐。
2015年,青海省科技工作重点推动食品质量安全溯源和电子商务相结合,实现了电商产品可溯源,溯源产品可电商,改变了传统食品质量安全追溯链条短、内容少的现状。该系统已入驻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近60家, 98个品牌,1800款产品,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2000万元。目前,主动推送平台已覆盖17个县区, 1651个行政村,17.6万户农牧民,380多万亩耕地,并为1029个涉农协会、企业等经营主体建立了信息服务站。
2015年,“1020”生态农牧业科技支撑工程重点围绕青海省十大农牧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43项,总经费4.64亿元,省科技经费资助792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3.85亿元。
尤其在油菜、马铃薯、青稞、蚕豆、小麦等五大类农作物高产田创制、枸杞高效栽培及水肥耦合技术应用、牦牛一年一胎繁育以及衣原体病防治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解决了一批农牧特色优势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项目实施后预计建立示范基地60个,培训农牧民35900人(次),新增就业9361人,带动农民增收3.43亿元,新增产值18.36亿元,净利润4.35亿元,利税1.65亿元。
全省加强粮食作物综合增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重点围绕油菜、马铃薯、青稞等作物7个主推品种,集成适用丰产栽培技术挖掘生产潜力,提高单产水平,平均亩产提高10%以上……
将设施蔬菜重点依托西宁、海东市农业科技园区开展设施蔬菜土壤肥力管理,进行高效施肥技术集成推广,建立高原设施蔬菜生产标准体系。通过项目实施,节肥10-20%,增产10-15%以上……
在高寒地区高产优质牧草种植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重点围绕海东市粮改饲和青南及环湖地区禾豆混播模式下的人工草地种植,主推更符合营养均衡需求的全价饲草品种和栽培模式,混播后的饲草蛋白达10%以上……
大力推广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模式,重点开展牦牛犊牛培育、母牦牛补饲、天然草地合理利用等关键技术集成的牦牛高效生产模式推广……
2015年青海省科技工作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搭建了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安排重大科技专项4000万元搭建集“天然草地合理放牧、优质高产饲草地智能化管理、饲草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高原特色家畜健康养殖、畜产品增值加工营销”于一体的“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实现信息技术支持的天然草地保护与精准放牧,构建放牧和可追溯制度,为三江源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青海省智慧生态畜牧业发展新模式提供科技支撑示范。以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建设的“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青海省第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填补了青海省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