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帮扶暖山乡——海东市扶贫开发见闻

11.02.2015  11:20

  青海新闻网讯 2014年,全省扶贫攻坚取得实效。强化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建立精准识别和帮扶机制,在全国率先将财政扶贫资金及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减少贫困人口20.9万人,解决了27.7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拓宽产业扶贫之路,强化区域攻坚和精准扶贫,更加注重智力扶贫……我省扶贫开发不断传递出好声音——“抓关键、求精准,奋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冬日的阳光和煦温暖,行走在河湟两岸的搬迁新村,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硬化到每家每户,一排排崭新整齐的农家新居拔地而起,一个个农畜产业发展项目办的有声有色,贫困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在得到极大改善……

  在海东,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干旱、高寒的浅、脑山地区。那里的困难群众,要脱贫,更要致富。

  为此,海东市将扶贫开发的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通过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类扶贫开发项目摆脱贫困,点燃了走向致富的梦想与激情。

   整体搬迁让困难群众住得安心

  一栋栋漂亮的小楼沿着公路两侧整齐排开,庭院、路灯、健身设施一应俱全,一幅新农村美景映入眼帘……

  这个冬天,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李二堡镇牙儿山村的村民可一点也没闲着。他们告别了大山里的生活,整体搬迁到了气候宜人、交通方便的川水地区,住进了亮堂堂的新房子。

  “以前,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山上,下个山得走1个多小时,娃娃上学、老人看病都不方便。现在可好了。”村民王起义满脸欢喜地说:“政府不仅帮助我们搬出了深山,还资助盖起了新房,路也好走了,村卫生室就在家跟前,啥都方便。”

  正是受益于整体搬迁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村里50户贫困农民过上了新的生活。为孩子准备午饭的村民张玉俊对记者说:“搬到新村后,离县城近了,媳妇还在附近找到了新工作,给家里多挣着一份收入。如今,最让我们欣慰的就是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去了新学校,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

  同行中,县扶贫局的同志告诉记者,对于有着“八条大沟九道山,两大谷地三大垣”之称的民和县而言,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活生产环境严酷的贫困山区,易地搬迁一直是民和县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扶贫举措,2014年,全县投资5880万元在全县8个乡镇10个贫困村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安置了502户农户,2280人的生活环境得以彻底改变。

   “雨露计划”让困难群众生活充满信心

  扶钱扶物只能解决一时一事,扶智扶技才能解决一生一世。

  政府的扶贫开发政策让乐都区高庙镇的刘桂林也看到了生活的改变,土木结构的四间平房如今换成了安居小区的一套两居室。跟过去生活彻底告别的她也开始有了一些新想法:“以前住的很偏僻,想外出打工却担心家里孩子、老人没人照顾,现在条件改善了,就想找点事儿干,要是能学点手艺该多好啊。”

  帮助贫困群众搬出大山,还要“授之以渔”,名为“雨露计划”的项目就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滋养了每一个渴望摆脱贫困的农民的创业梦。

  “今天上午我们的最后一道菜是学做红烧丸子,首先……”在安居小区的活动室,来自平安县明达职业学校的老师正在教授烹饪技能,社区里的40多名家庭妇女闻讯而来,纷纷报名参加。“我们都是农村妇女,没什么一技之长,就想在这多学点东西,自己开个小饭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不到一个月我们就学会了40多道菜的做法呢。”刘桂林也如愿以偿的学到了新本领。

  去年,乐都区下达了近百万元的“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项目资金。通过开设包括汽车驾驶员培训、民族刺绣、民族舞蹈、农家乐、烹饪等科目在内的12个班,让555人有了一技之长,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新道路。

   产业扶贫让困难群众走上致富路

  深冬时节,记者在平安县石灰窑回族乡业隆村看到,昔日荒废的山坡如今已种植满了一株株树莓苗木,这是该县去年通过土地流转,实施产业扶贫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的又一个“新点子”。

  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最好的出路就是增强造血功能。村党支部书记王昌发告诉我们,眼前的这500亩树莓,成活率已经有95%以上,今年就能看到收益,农忙的时候,村民仅在树莓地里干活的收入每天就能有100多元,如今,不用出“家门”就能挣上钱。

  对于村民张显梅来说,种植树莓的经济效益已经在去年夏天就让她尝到了“甜头”,农忙的那一个月,在树莓地里干活收入了三千多元。这让平时因为操持家务难以外出打工赚钱的她欣喜不已。像这样的树莓种植基地在平安县还有1000多亩,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了解,海东市还在32个村实施了产业示范村建设项目,并通过政府融资平台担保,群众联户担保等形式,扶持牛羊养殖、特色果品、家庭牧场、苗木种植等项目,壮大了产业,形成了规模,让更多的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