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创客”也骄傲
视野
随着创业浪潮在青藏高原的土地上席卷开来,从高校校园内也传出了阵阵呼应声。受条件所限,学生们要在创业之路上走出第一步是不容易的,但是学习赋予他们的知识和精神却让他们之后的创业路走得非常坚实。近日,记者走近一群这样的年轻创业者,记录下他们创业故事中的酸甜苦辣。
李丙传:磨练意志
李丙传。25岁,12岁开始学画,从在小学墙壁上试着画画,一路画到今天,放弃了到山东济南发展的机会,以“墙绘”为生。
初见李丙传,随意散乱的短发,黝黑的皮肤,一米八的个头,军绿色的外套搭配牛仔裤和运动鞋,散发着山东大汉的气质,由于常年在室外工作,李丙传似乎要比同龄人成熟很多。
2012年7月,考取了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数字媒体专业,上了大学的李丙传,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利用周六、周日在西宁的大街小巷搞市场调查,有一天,在回学校的路上,看到一所幼儿园没有装饰,只是零零散散的画了几笔,觉得很惋惜,突然有一种想法,“如果幼儿园经过我的装饰设计肯定会大不一样,我会把童趣和生趣体现得淋漓尽致”,他鼓起勇气与园长洽谈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竟然谈成了。最终,在他的画笔下,幼儿园变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海底世界”。这是他第一次靠画墙画挣钱,10000多元,让他无比兴奋。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墙绘’,只是小打小闹,也没想到把它发展成今后的事业。一天,李丙传在电视里看到了“墙绘”介绍,他眼前一亮,试着在网络上搜索,“墙绘”在北京,在上海非常流行,而在西宁还几乎是空白。也许是遗传了父母做生意的细胞,他找到和本专业的舍友,想把墙绘做成一份事业。
说干就干,2014年9月,青海第一家以墙绘为主要业务的工作室——青海苦川墙绘工作室成立,李丙传担任经理。万事开头难,每一个业务的开展都需要整个团队上门亲自洽谈,有时候需要七八次才能达成合作协议,有时候与合作方达成协议施工完成时,合作方故意迟迟拖欠工程款,在一次次困难面前,李丙传没有气馁,用自己的真诚和信誉赢得了客户。
回想创业的那段日子,李丙传掰着手指头算起来:“仅仅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工作室的业绩已达到20多万元,这中间更多的是我们勤奋的汗水换来的,是我们靠着诚信做出来的,是靠着口口相传得来的……”现在,李丙传的苦川墙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座城市的住宅区、幼儿园……
小试牛刀,李丙传选择在青海创业。“2015年12月,青海拓青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成立。“现在我们每天都很忙!”当上老板的李丙传开始招募全国美术院校毕业大学生来青海创业,还为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学生提供实习平台。他说,只要基本功过关,不怕脏,不拍累,欢迎加盟。
毛毅波:永葆热情
“我们的学校是对孩子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心理问题还是智力问题,哪些知识点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而非知识的堆砌……”毛毅波侃侃而谈。
今年30岁的毛毅波,出生在陕西一个贫穷的山村,父母都是农民,家庭生活窘迫。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毛毅波从小就渴望通过上大学改变家庭现状。2007年,考上了青海大学昆仑学院,由于学费太高,母亲一直反对,父亲却赞同,踏入大学门,懵懂的他被学长介绍到创业者协会。
2008年初,创业者协会组织了一个辅导班,毛毅波帮着代课和招生。“每天挨家挨户发宣传单,从一楼到六楼,不知疲惫地工作着,到晚上回到宿舍身体都要散架了,但不能休息,还要温习第二天要讲的课程。一个假期下来,人瘦了,但学会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给未来的创业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毛毅波说。
经过两期办班经验,毛毅波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2009年3月开始第一次创业,7月,第一期辅导班如期开班,由于经验不足,只赚了4000元,但毛毅波没有气馁,他几乎放弃了课外所有的休息时间。“我自己也算不清穿破了多少双鞋,我鼓励自己,认准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到底”在毛毅波年轻的头脑里,充满着激情。
有了第一期的经验,第二期辅导班选在交通方便、有名气的幼儿园,这次开办了5个分校,没想到这期辅导班赚了6万,轰动了整个大学,这更加坚定他创业的信心。
“一路走来,我经历了太多,也收获了太多。但我从未忘记母校对我的栽培,我之所以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得感谢在大学期间社团的工作经验以及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如果没有他们不可能会有今天的我”毛毅波说。
三年的打拼,毛毅波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2012年5月,西宁新思路学校诞生了,目前,已经有3所长期固定写字楼校区,20多所教学合作点的规模,校区遍布5个州,10多个县。
2015年9月,毛毅波又成立西宁环球优学教育,目前有41个高级VIP教室,5个2-8人班组课教室,1个心理咨询室教室,2个教师办公室、1个高端人力资源室、1个高端家长体验区,形成了以中、高考为核心的全方位的提分课程体系,总投资280万元。
对于未来,毛毅波充满信心,“今后的道路可能会很艰难,但是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承载着家长们厚重的期许,我有责任把事业继续做下去、做大做强。”毛毅波说。
刘兆云:吃得苦中苦
走进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新宁路17号的青海启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电脑桌前紧张忙碌地为客户开发微信平台,他们娴熟的技能,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29岁的刘兆云,山东郓城人,是一家从事网站建设、网站维护、微信营销、微信推广等信息技术为一体网络公司的总经理。2012年他从青海师范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由于不适应工作环境,毅然辞职开始创业。“我喜欢大家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相互鼓励的氛围”谈吐间透露出刘兆云做事的沉稳、冷静。
2013年8月份,在政府的扶持下刘兆云选择了互联网创业。10月30日,当他领到公司的营业执照时别提有多兴奋,像抱着自己的孩子一般。兴奋之余,他也意识到了责任的重大,未来日子里还需付出很多很多。
公司有了,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就是客户的开发。“记得有一天我们沿街去找打字复印店谈合作的事情,那天下着雪,满天飞舞的雪花肆意拍打着我们的身体,行走起来非常艰难,但大家没有因为天气恶劣打退堂鼓,干得反而很起劲,也就在那一天我们成交了两个客户。”刘兆云回想着当年创业经历。
两三个月过去了,公司业绩并不明显,公司团队在发展思路上出现了分歧,最初靠一腔热情组建起来的团队,在现实面前出现了瓦解。当时,刘兆云才真正意识到一点,在轮船将沉的时候,所有的船员都有权利跳船逃生,唯独只有船长会与船共沉亡。
“创业者的确是孤独的,因为要忍受很多、掩藏很多。尤其是创业最初缺乏有力的技术和资金支持,需要经受很大的考验。”刘兆云感慨道,“创业实在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但我觉得也很光荣。”
为了解决公司技术上的困难,公司不惜花万元月薪进行招募,招来的要么没经验,要么什么都不懂,最后留下了一个据说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但在工作中发现,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开发没问题,遇到一些大的项目,特别是牵扯数据量大的时候,直接卡壳了。“那段时候,差点把自己折腾死,所有的困难和问题只有自己扛着……”刘兆云说。
经历了一番风雨,刘兆云的抗压能力更强了,公司也由最初的“蒙着打”能赚钱的就赚,向“瞄着打”转变,确立了公司的主营业务,将公司的全部资源用在开发“青海生活服务”平台上。先后与“青海生活广播花儿调频”“青海农牧厅”“西宁市城北区城管局”等多家单位合作,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在信息资源上实现互通、对接,公司前景一片光明。(赵静)
[1] [2] [3] 下一页